APP下载

把握线上作业的“真性情”,优化语文作业设计

2020-12-18厦门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王韶梅

亚太教育 2020年20期
关键词:真性情布置笔者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王韶梅

近年来,学校、教师通过微信群、QQ 群、网上教学App 布置作业,学生使用App 软件完成作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线上作业形式的使用率在逐渐上升。当前,我们倡导素质教育,教师应摒弃片面追求作业“多而滥”的错误观念,合理精巧地设计、优化线上作业,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探讨了对于线上作业的认识及优化作业设计时应注意的要点。

一、正确认识线上作业“真谛”,去伪求真

线上作业是一种依托互联网,借助先进电子设备完成作业的新型作业形式。在线作业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现代教育的特征之一。但线上作业并非是教师简单地布置学生观看网络直播、观看教学微视频、收听教学音频,而应该是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行之有效的线上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消化、拓展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若教师不能正确领悟线上作业的“真谛”,背离了作业应有的本义和初衷,只是在作业花样和数量上“贪多嚼不烂”,则会产生本末倒置的效果,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徒劳且无益的。

二、准确把握线上作业“品性”,多元设计

优化线上作业,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把握、体现以下作业“品性”。

(一)目标性

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巩固所学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作业的设计应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语文素养为导向,结合教学内容和既定的学习目标,以能突出掌握、巩固某个知识点或训练学生某方面的语文实践能力为目标。比如,教学《匆匆》一课前,笔者布置学生提前听一听本课的课文朗读录音,目的是通过示范录音,让学生能正确地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为理解文本及作者情感进行铺垫。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由于学生与本文的写作年代相距甚远,为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李大钊的形象特点,笔者布置学生课前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及李大钊和作者的生平资料。教学《为人民服务》一文,为让学生能全面了解张思德同志的革命品质,准确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教学前笔者提前布置学生在周末观看《张思德》电影,学课文时学生就会有感而发。为训练学生的听力及语感,笔者鼓励学生每天晚上观看《新闻联播》或听一听广播。总之,作业设计只有把握好作业的本质目的和设计方向,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自主性

新课程理念强调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设计作业时,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作业的设计,自行设计作业。比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一文后,为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习俗,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讨论:“你想以什么形式表现自己家乡的传统节日习俗?”学生各抒己见,有的想用美篇的方式,有的想以写作的方式,有的想以视频的方式,有的想以表演的方式……笔者建议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方式,把自己家乡的传统习俗表现出来,学生兴趣盎然。在完成这一作业时,有的学生不擅长操作电子设备,笔者同意不限于使用电子形式完成,可用纸质作业或其他形式表现。笔者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最终学生上交的作业形式各异,作业内容也十分丰富。

(三)创造性

小学生语文作业的主要内容是对字词的读写、段落文章的读背、课后练习题的理解作答、阅读课外书以及练习简单的习作,形式单一,内容枯燥。针对目前小学生的作业内容调查,结果显示:机械性的抄写、读背作业比重较大,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联系生活、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作业偏少。教师教学缺乏创新精神,作业方式一成不变、内容毫无生机,耗时低效的作业难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因此,教师布置作业的形式应有所创新,使其灵活多样,具有趣味性。比如,口语交际“学会‘劝解’”教学后,笔者布置学生课后模拟或自编情景,和家长进行“劝解”表演,录制视频,第二天在课堂上展播、评价。这一作业不仅突破了传统的在课堂上让学生互说互练的单一模式,而且能让学生主动关注生活,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

(四)合理性

2020 年春季,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国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在此背景下,线上教学与作业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与作业模式。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学校要求学生、家长完成网上知识竞赛、网上专题学习、网上纪念活动……众多的网络作业以及个别教师片面追求、盲目布置在线作业,让不少学生和家长议论纷纷。是否所有的作业都适合在网络在线平台完成呢?显而易见,教师的作业设计与布置应注意其合理性,要结合各年级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合理设计作业,让绝大多数学生乐于接受作业、完成作业。同时,合理把控作业量、作业完成时间点、完成作业时长、作业完成方式,便于家长的监督以及学生高质量地完成线上作业。

(五)实践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特性帮助教师在语文作业的设计方面打开了更广阔的思路。如教学《腊八粥》一文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作业:春节期间或节日时,你家乡有哪些风味美食?你可以找一个相关人员作采访、记录、宣传,也可以拍摄美食的制作过程,或学习、尝试美食的制作,可以用图片或视频形式进行记录,并配以文字说明。引导高年级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笔者让学生在周末设计、制作电子阅读记录卡、电子评论、说书,完成读后感;为培养学生热爱古诗词,笔者让学生每周末围绕教师给定的专题,搜集整理相关的诗句,或制作一份主题报。

因此,教师在设计线上作业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在网络空间中学语文、用语文,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切实关注与线上作业关联的“实情”,体现人文

相关资料表明,当前小学生面对的线上作业量已严重超出了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布置线上作业切忌“一刀切”,在设计作业时应关注学生实际情况。第一,学生的年龄、年级情况。既要考虑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不同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情况不一样,线上作业量、完成作业时长都应做科学合理的安排,不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教师也要考虑不同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同,有些学生自控能力差,要避免这部分学生以完成线上作业为借口,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电子产品,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第二,学生家庭能否满足线上作业完成所需的软、硬件的客观条件。完成线上作业需要借助电脑、手机、网络等辅助设备,还要下载学习作业的应用软件,并且对这些软件能熟练操作。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操作水平有限,有的学生是留守儿童,有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有的家庭经济条件差,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要按时保质地完成线上作业显然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因此在作业设计时,教师应考虑到不同家庭与家长的实际情况,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对其作业完成形式或具体作业内容可做适当变化,不要让作业成为家长和学生的负担。

总之,线上作业和传统作业二者应优势互补、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教师不能让线上作业流于形式,泛滥成“灾”,应充分把握线上作业的“真性情”,精心设计,优化作业形式与内容,真正助力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真性情布置笔者
跟真性情的人在一起
跟真性情的人在一起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假天真抑或真性情——婴宁形象之我见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