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美育人 立德树人
——对于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思考

2020-12-18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第二中学

亚太教育 2020年20期
关键词:美育艺术学校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第二中学 冯 敏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美育能够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的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显然,新时代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件非常重要又非常必要的事情。

在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必须着力于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因为公共艺术教育是学校美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教学水平和开展情况直接影响着美育工作的成效。近年来,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学校对公共艺术教育功能认识不清,因而对学校美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课程设置没有按规定开齐开足,特别是毕业年级未开设艺术课;艺术师资队伍缺额较大,一些专业教师长时间抽调集中排练演出节目,长时间不到课堂教学;艺术教师热衷于部分艺术考级学生、竞赛节目的指导,忽视了大众性教育,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影响了学校美育工作的质量。下面,笔者从学校管理者角度,谈一谈解决学校公共艺术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提高认识,准确定位,回归艺术教育本质

做好学校公共艺术教育,首先要明确定位,从美育的高度来认识其价值与意义。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其目的不是培养少数专门艺术人才,而是扩大艺术教育的受益面,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让每个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并获得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公共艺术教育要找准定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在立德树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高度,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的原则,让所有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搞好惠普性公共艺术教育。要反对“重应试轻素养、重比赛轻普及”的功利化趋向,践行正确的美育理念,使公共艺术教育回归美育的轨道。

二、抓好师资建设是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关键

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如何,教师是关键。为此,学校要根据美育课程的开设需要,加快公共艺术教师队伍建设。一是配齐配足艺术教育专业教师。即使没有或者专业教师不足,也要调剂本校有艺术特长的教师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兼职教师,或者与相关专业机构合作,购买美育教学服务,缓解美育师资不足的问题,确保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正常开展。二是要全面提高公共艺术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教学素质、育人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加强对现有师资队伍教学水平的专业提升,确保公共艺术教育有效开展。三是积极引导公共艺术教师更新观念,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以美育人。教学过程不仅要传授艺术知识和技艺训练,更要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落实课堂教学是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主渠道

(一)抓好课程体系建设

抓好课程体系建设,使公共艺术教育进课表、进课堂。2020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主要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丰富艺术课程内容,在开好音乐、美术、书法课程的基础上,逐步开设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课程。高中阶段开设多样化艺术课程,增加艺术课程的可选择性。”我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一是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美育课。在初一至高一年级每周每班各开设一节音乐、美术课,在高二年级开设一节艺术课(音乐、书法),在高三年级开设艺术讲座,在初一年级增加开设一节书法课。二是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和社团活动,推动公共艺术教育的普及。我校成立了“和之韵”艺术团,利用课后时间,开设了舞蹈、器乐、素描、剪纸艺术、书法、陶艺等课外活动课,供学生选修,以此帮助中学生掌握1至2 项艺术特长。三是建立常态化全员艺术展演机制。开展了大型艺术实践活动,诸如校园歌手大赛、“五四”文艺汇演、“一二·九”班级歌咏比赛、国学经典朗诵比赛、校园美术作品展等,并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这些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开阔了中学生的人文视野,培养了中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文化观。四是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艺术展演和展评活动。通过竞争性活动激发师生艺术热情,推动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

(二)落实课堂教学质量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确保每个公共艺术课教师按时到岗上课,并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尽量避免公共艺术课教师因参加某些节目排练、演出而使艺术课停课的现象,积极引导任课教师深入钻研新课标与教材,正确处理“美”与“术”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侧重于“美”,而不是“术”,真正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落地课堂。

(三)树立学科融合理念

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中蕴含的能够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美育资源,渗透美育,多渠道提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比如语文学科与美育具有天然的契合性,二者都是以感性的方式陶冶人的精神,提升人的气质。如王维的山水诗,历来被称为“诗中有画”,其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最好的体现。教师在讲课文之前,可以让学生闭目欣赏诗歌朗诵,体会诗的意境,在聆听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在鉴赏过程中,欣赏诗文的画面美,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初秋入夜,景物十分美妙,天色虽暝却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青松如盖。皎皎明月泻在一片片松林间,多么清幽,清冽山泉流于一块块石上,多么明净。这样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映衬出诗人心灵人格之美,也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诺言——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在语文课堂中,让学生体会了诗人的心灵人格之美,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美育。

又如沈从文的《边城》所表现的淳朴人情美,翠翠与祖父的祖孙亲情,翠翠与天保的爱情,天保和傩送的手足情……这些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我们通过语文课堂让学生深入了解那些没有被城市化,用古朴的生活方式生活的人群,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理解小说作者通过对封闭的湘西下层人民古朴醇厚的赞美,呼唤大众的怀古幽情,去发现作者“对于农人和兵士,怀有不可言论的温爱”,这种对爱的发现也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达到美育的作用。

再如通过学科考试命题,借助人类历史上的优秀艺术作品、优美生态物质等内容对学生审美观念的考查和引导,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注意审美意识的培养。例如,历史学科以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步辇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挖掘中国传统绘画作品的艺术风格,培养审美意识;生物学科展示三叶草型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缤纷多彩的配对方式,呈现微观世界的生命之美。

总之,学科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的过程。学生只有学会审美,才会按照美的标准和规律塑造自己的审美情操,建立高尚的品德。

四、努力营造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浓厚氛围

(一)着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突出艺术之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艺术熏陶,提升审美能力。如我校在校园内根据地形地势特点,建有“天天向上”和“天道酬勤”、孔子“六艺”等石刻,“奔向未来”大型石雕,古代优秀德育故事石栏杆,历代圣贤语录墙。可以设想,在一个环境优美与艺术文化和谐相融的美丽校园里,润物于无声之中,公共艺术教育会彰显什么样的新活力。

(二)形成常规把歌儿唱

校园处处皆音符,无音乐,不校园;无歌声,不青春。在人的一生中,校园的“笑声、歌声、读书声”让人回忆,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学会唱几首歌,甚至唱得很好,“经典永流传”,那是终生难忘的。但一段时间以来,校园的歌声没有了,这是让人遗憾的。让校园歌声唱起来,这是学校公共艺术普及的手段和途径,因此要加强校园的歌声。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节

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学校要多开展艺术节、文艺表演、美术作品(含美术、书法、摄影)展等活动,助推公共艺术普及教育,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总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以美育人,不可忽视学校公共艺术教育。

猜你喜欢

美育艺术学校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纸的艺术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学校推介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