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2020-12-18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华学校刘婷玉

亚太教育 2020年20期
关键词:教材数学过程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华学校 刘婷玉

从新课程改革角度出发,当前的小学教学提倡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本要求。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应当有所改变。传统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注重学生课堂学习兴趣,而是以学生的分数作为课堂效率的评价标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会使得学生厌恶学习。因此,要想促进小学生更好地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就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创设有趣的数学课堂教学,而不是在课堂上以知识和理论讲授为主。创设多样的教学模式,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以新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主动钻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学生思维能力和逻辑概念建设为基础,帮助学生拓展创新思维,才能为更深层次的数学理论学习做好准备。

一、学习兴趣的概念及重要性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某种事物,愉快地接受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引发学生由内而外行为的主要动力,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浓厚,不需要经过教师和家长的严格督促就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照本宣科,按照教材上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讲授则很难引发学生的兴趣,还有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尤其是在当代,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种信息围绕着学生的生活,吸引着学生的兴趣。如果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将有趣的知识引入课堂教学中,必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实际生活经验的感悟和理解,引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教师仍然只是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进行书本知识的传授,学生的知识得不到有效更新,教学内容重复且死板,非常容易让学生感到学习的枯燥,产生厌学的想法。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将小学数学学习和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做到因材施教。另外,教师应该积极参加教学培训,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知识是不断变化更新的,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融入新的知识内容,不应仅停留在教材之中。对于简单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自学的方法,尽量做到节省课堂时间,为学生多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教师为引导者,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应用题讲解时,教师除了针对基本步骤进行讲解之外,还会在课堂结束的时候以简便算法的方式收尾。在学期末的数学课堂展示课上,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一学期的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对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应该多鼓励、多欣赏,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翻阅小学数学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教材知识点多以算数、思考、解题为主。虽然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很多基础的概念,但是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的时候并不是以枯燥的概念知识为主,而是以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结合为主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数学基本算法远远没有教材插图吸引人,因此单纯地对小学生进行数学解题思路和步骤的讲解,枯燥的数学题很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可能会使数学知识掌握能力较强的学生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一部分数学知识掌握能力较差的学生又跟不上教学节奏,逐渐也就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小学第一节数学课,教师在授课中要充分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愉悦活泼的学习环境中形成对数学课堂的初步认识。当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并不以枯燥的知识灌输为主,而是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进行知识内容的教学。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了创新性的想法,教师不要因为怕耽误课程进度而打断学生使学生丧失兴趣,也不要因为学生拒绝小组合作学习就加以批评,而是应该通过现象看本质,明确学生为什么不喜欢数学学习。在最后的课堂讨论展示中,教师要保存学生的初次讨论成果,然后一点一点教授学生数学工具的使用方法,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

(二)丰富教学方法

丰富教学方法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如果在教学中晦涩难懂的术语过多,学生很难提升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教师以“寻找”“连连看”这样基于小学生生活经验的语言,将抽象的知识简单化,便能够让小学生迅速找到话题点,积极投入学习活动。教师也可以实现数学课堂的多媒体教学,以丰富教学形式,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为了能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以适当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另外,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趣味视频,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视频的播放要与教学相结合,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巧妙设计教学任务

如果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巧妙地设计教学任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生的兴趣方向设定教学内容,制订学习计划,收集与教学相关的延伸资料,在帮助学生学习教材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外部知识。教师对每一个学习任务都十分明确、合理、科学地进行设计,巧妙地将知识点蕴含于学习任务中,将对学生来说较难的任务进行分解,学生在完成教师分配的教学任务时既完成了相关知识的学习,也促进了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学生带着真正的任务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极大程度地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扮演引导的角色,引导学生完成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任务,帮助学生逐层深入完成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让小学生体验数学学习带来的喜悦和快乐。

(四)推进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并不普及,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大满贯式”的教学,所有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和内容相同。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身心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这一阶段,学生的智力发展处于差异化的状态。在对相同内容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接受程度较高,很快就掌握了知识,有些学生接受程度较低,反复地练习也许还是无法掌握,就会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由于学生学习环境和背景有所差异,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不一样,有的学生基础非常好,有的学生基础较差。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来说,在课堂教学之前,学生可能就已经对知识有一定的掌握,而基础较差的学生确可能胆小、畏首畏尾、不敢操作。于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进行分组,合理科学地分配小组成员,由基础好的学生带动基础差的学生进行学习,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这样不仅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也能使基础好的学生综合能力得到锻炼,从而使所有的学生有效提升学习兴趣。

对于新时代的学生而言,只有全面掌握数学思维才能够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结合教材编排特点不断进行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探索和总结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进而使数学课堂教学与大环境相适应。

猜你喜欢

教材数学过程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