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适优质高产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德天158的选育
2020-12-16杭淑莲张义娟赵远林余世权
杭淑莲,张义娟,林 权,赵远林,余世权
(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四川 宜宾 644600)
油菜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油菜籽是重要的植物油原料来源和优质饲料蛋白源。我国是油菜籽生产大国,油菜籽产量和油菜种植面积占世界30%左右。同时我国又是植物油消费大国,人均植物油消费量为27kg/年。促进油菜籽的生产对保障我国食用油的供给和战略安全至关重要,同时促进油菜籽生产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德天158是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配制的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在四川省联合试验以及陕西汉中、长江中下游地区多点试验中,其产量优势表现突出,增产显著。本文报告了双低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德天158的选育及性状表现。
1 品种来源与选育经过
1.1 隐性核不育系宜10AB选育经过与特征特性
2002年油菜花期,在经钴60γ射线照射的材料8593-1F2代中发现2株雄不育株,用可育株对该不育株授粉保持。2003年油菜花期选优株成对兄妹交。2004年、2005年油菜花期在各兄妹交后代组合中选不育株率高的组合成对兄妹交,收获后室内进行芥酸、硫苷含量定性检测。2006年花期对不育株系进行观察鉴定,选不育株率为50%左右,性状基本稳定一致的优良不育株系成对兄妹交保持,成熟收获后对芥酸和硫苷含量进行室内品质定性检测筛选。2007年进行不育株系决选,田间调查不育株率为49.6%。2008~2010年对稳定成型后的不育系兄姝交的同时,继续对育性进行鉴定,结果各年不育株和可育株分离比例均为1∶1左右。2011年田间调查,田间编号为10-318AB不育系群体不育株率为50.3%,农艺性状优良,定名为:宜10AB。该不育系2012年通过四川省专家田间技术鉴定。
不育系“宜10AB”属甘蓝型半冬性类型,株高186cm,生育期205d左右,植株扇形,匀生分枝,茎秆绿色,叶色深绿,有腊粉,苗期、薹期生长势强,分枝部位中等。不育株雌蕊发育正常,雄蕊完全退化,花丝不伸长或略有伸长,花药萎缩干瘪无花粉,不育度100%,不育株率50%左右。一次有效分枝9个左右,主花序长54cm左右,单株有效角果数412个,每角果粒数14.38粒,籽粒圆形,褐黄色,千粒重3.6g左右。经农业农村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不育系“宜10AB”种子芥酸含量小于0.05%,硫苷含量17.35μmol/g饼,含油量45.44%。
1.2 恢复系13-8050选育经过与特征特性
2009年春对双低油菜秦油33(陕西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育成)分离世代套袋自交,室内品质定性测试芥酸和硫苷;以后各分离世代选择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优良植株套袋自交,结合品质测试定向选择培育,2014年稳定成系,田间代号13-8050,2019年通过四川省专家田间技术鉴定。13-8050属甘蓝型半冬性类型,株高220cm左右,生育期202d,子叶心脏型,幼苗半直立,叶色浅绿,叶缘缺刻程度中,有腊粉,花瓣黄色,花粉充足。一次有效分枝8个,主花序长84cm,主轴有效角果数82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82个,每角果粒数13粒,籽粒圆形,淡褐色,千粒重3.4g。经农业农村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种子芥酸未检出,硫苷含量29.35μmol/g饼,含油量44.82%。
2 试验经过与产量表现
2.1 品比试验产量表现
2014~2016年宜宾农科院新品种比较试验(参试名宜杂13-8050),2年产量分别为3212.5kg/hm2和3037.5kg/hm2,比对照杂交油菜品种德油6号分别增产7.98%和6.53%。2年平均产量3125.05kg/hm2,比对照杂交油菜品种德油6号增产7.26%。
2.2 四川省油菜联合试验产量表现
2016~2018年参加四川省油菜联合试验(参试名宜油36),2年产量分别为2351.7kg/hm2和2465.1kg/hm2,比对照杂交油菜品种德油6号分别增产2.09%和5.12%。2年平均产量2408.4kg/hm2,比对照杂交油菜品种德油6号增产3.61%。
2.3 陕西汉中试验点产量表现
2017~2019年在陕西汉中参加鸿塬种业油菜新品种试验(参试名德天158),2年产量分别为2940.0kg/hm2和2565.0kg/hm2,比对照杂交油菜品种沣油737分别增产11.86%和12.26%。2年平均产量2752.5kg/hm2,比对照杂交油菜品种沣油737增产12.06%。
2.4 长江中游区多点试验产量表现
2017~2019年参加陕西鸿塬种业在长江中游区设置的多点试验,2年产量分别为2915.1kg/hm2和2902.2kg/hm2,比对照杂交油菜品种沣油737分别增产12.71%和9.67%。2年平均产量2908.7kg/hm2,比对照杂交油菜品种沣油737增产11.19%。
2.5 长江下游区多点试验产量表现
2017~2019年参加陕西鸿塬种业在长江下游区设置的多点试验,2年产量分别为3038.7kg/hm2和3097.8kg/hm2,比对照杂交油菜品种沣油737分别增产9.40%和8.18%。2年平均产量3068.25kg/hm2,比对照杂交油菜品种沣油737增产8.78%。
3 品种特征特性
3.1 农艺性状
德天158属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系半冬性中熟杂交品种。该品种生长势强,植株扇形,匀生分枝,株型较紧凑,茎秆绿色。幼苗半直立,叶色浅绿,裂叶型,叶片长度中等,叶缘缺刻程度中,有蜡粉,花瓣黄色,花粉充足。在四川生态条件下全生育期206.1d,株高222.6cm,每角果粒数16.8粒,千粒重3.26g。在陕西汉中生态条件下全生育期229.0d,株高141.9cm,每角果粒数21.0粒,千粒重4.07g。在长江中游区生态条件下全生育期205.5d,株高161.4cm,每角果粒数21.1粒,千粒重4.16g。在长江下游区生态条件下全生育期225.2d,株高161.0cm,每角果粒数22.4粒,千粒重4.07g。
3.2 品质特性
2018年经武汉农业农村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德天158(样品名宜油36)种子芥酸未检出,商品菜籽含油量43.32%,硫苷含量25.68μmol/g饼。
3.3 抗性表现
2016~2018年经四川省植保所鉴定,德天158(试验名宜油36)成熟期病毒病病指分别为7.25和7.5,分别比对照德油6号低1.39和2.5;成熟期菌核病病指分别为31.09和68.75,分别比对照德油6号低1.26和高17.44。2年植保鉴定结果与对照相比,表现为低抗病毒病,低抗-低感菌核病。
3.4 适宜推广区域
根据多年多点试验结果,德天158适应性强,丰产性好,适宜在四川平坝、丘陵地区、陕西汉中地区、长江中下游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地区及其它类似生态区种植。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播种期
育苗移栽以9月中下旬播种为宜,培育壮苗,苗龄30~35d移栽,直播以10月上旬为宜。
4.2 种植密度
中等肥力土壤育苗移栽0.6~0.8万株/667m2,直播1.5万株/667m2左右为宜,根据地力情况适当增减。
4.3 施肥及管理
注重氮磷钾大量元素肥料及有机肥的平衡使用,重施底肥,必施硼肥。田间管理上做到早匀苗、早定苗、早追肥,及时中耕除草,及时防治病虫害。如遇阴雨天应及时排干苗床或田间积水,防止化苗。
4.4 适时收获
在有2/3的角果成熟转色或当主序中部角果籽粒变成固有色时,适时进行收割。经过3~5d晾晒,选晴天脱粒,当含水量8%~9%时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