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草莓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技术要点
2020-12-16刘菊才李春文
刘菊才,李春文
(1.成都市农业质量监测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2.成都金田种苗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草莓因其鲜美红嫩、果肉多汁、营养丰富且含有浓郁水果芳香受到人们的喜爱,目前我国的草莓种植面积及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成都市由于气候温和,较适宜种植草莓,2019年种植面积达2600hm2,年产量达5万t,年产值达7亿元。种植草莓不仅经济效益好,而且草莓采摘活动带动了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目前在双流、天府新区、龙泉驿、崇州、大邑、新都、简阳市等区(市)县广泛种植。双流县(目前已大部分划入天府新区)为全国三大草莓生产基地县之一,是全国最大的冬草莓生产基地,被誉为“冬草莓之乡”,且“双流冬草莓”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草莓在成都市以设施栽培为主,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保鲜剂等农业投入品在草莓生产中的使用量较大,导致草莓存在农药残留污染(植物调节剂)、微生物污染等质量安全风险。为了保障人民群众对草莓消费的安全,提升草莓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必须加强草莓质量安全风险的防控。
加强草莓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提高草莓质量安全水平,首先要增强生产主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推进草莓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发展,加强对草莓质量安全的监管和检测,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大力推广草莓标准化生产技术,在草莓生产过程中,对肥料、农药、植物调节剂、除草剂等的使用进行严格的控制。根据近年来成都市农业质量监测中心对草莓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的结果及对成都市草莓生产基地进行的调研情况,提出成都市草莓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技术要点如下:
1 产地环境符合标准要求
草莓产地环境首先符合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无工矿业、化工业等污染源,土壤环境质量(尤其是镉、汞等重金属含量)符合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要求;其次草莓种植适宜隔离条件好且生态良好的农田生产区域,壤质土壤,深厚土层,结构疏松,土壤微酸性或中性,沟渠配套、排灌方便的田块。
2 选择抗病品种
选用早熟、抗病、高产、优质的草莓品种。目前成都市草莓主栽品种为红颜、章姬、宁玉、香野、法兰地、随珠、甜查理等。
3 关键栽培技术
3.1 培育壮苗
选择品种纯正、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繁殖生产用苗的母株,建议大力推广使用脱毒苗;选择连续3年没有种植草莓的田块育苗,多品种合理布局;加强苗期管理,可采用无病基质土壤,避雨降湿,通风换气及微管滴灌等措施来培育壮苗(壮苗标准:具有4片以上展开叶,根茎粗度1.2cm以上,根系发达,苗重20g以上,顶花芽分化完成,无病虫害。);草莓种苗出棚前用枯草芽孢杆菌、藜芦碱等进行喷雾,预防红蜘蛛、白粉病、灰霉病等气传病虫,使用枯草芽孢杆菌蘸根预防土传病虫,最大程度的确保种苗无病虫。
3.2 肥水管理
草莓施肥应施足底肥,以薄施、多次追肥为原则。肥料宜选用已经登记或免于登记的肥料,限制使用含氯复合肥,肥料品种包括优质腐熟有机肥、复合肥、常用化肥、微生物肥料、叶面肥等。一般基肥使用有机肥2000~3000kg/667m2并加N、P、K三元复合肥50~60kg/667m2,氮磷钾的比例以15∶15∶10为宜;第1次追肥,顶花序显蕾时;第2次追肥,顶花序果开始膨大时;第3次追肥,顶花序果采收前期;第4次追肥,顶花序果采收后期;以后每隔15~20d追肥1次。追肥与灌水结合进行。第一批果实膨大期可叶面喷施0.2%~0.4%的磷酸二氢钾,匍匐茎发生期,可以施用一定量的生长调节剂如0.136%赤霉素·吲乙·芸薹可湿性粉剂等,以促进匍匐茎早抽生、多抽生。
草莓生长期间对水分要求较高,需多次灌水,同时要求雨后及时清沟排水,防止雨水倒灌和畦沟积水。一般要求田不发白,雨后田间沟渠内无明水,覆盖地膜后以“湿而不涝,干而不旱”为原则最好,有条件可采用渗灌或膜下灌溉技术。
3.3 大棚管理
采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以及简易小拱棚等促成、半促成设施栽培模式。
3.3.1 温湿度管理 一般通过通风和遮阳网等来调节大棚温度,草莓整个生长期大棚内都要尽可能保持较低的湿度,尤其是开花期,白天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5%左右。
3.3.2 植株管理 草莓生长期,应及时清理植株老叶、枯叶、病叶、疏除劣枝、病果,带到棚外无害化处理,防止病菌虫源传播扩散;要及时人工除草,及时捕捉地下害虫,保持园地清洁。
4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4.1 主要病虫害
草莓病害以白粉病、灰霉病、枯萎病、炭疽病、叶斑病、根腐病等为主;虫害以蚜虫、螨类、夜蛾、蓟马、线虫、蛞蝓为主。在种植过程中,多肥密植、湿度过大、雨水过多和管理粗放等条件下易发生病害,应坚持以预防为主,绿色防控的原则进行草莓病虫害的管理。
4.2 农业防治
4.2.1 实行轮作制度 实行水旱轮作或草莓与其它作物轮作,可以预防土传病虫害的发生。
4.2.2 农膜(地布)覆盖技术 农膜覆盖不仅可以保温保肥水,还具有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趋避害虫。
4.2.3 高温闷棚技术 采用高温暴晒的方式对土壤进行消毒,土壤施入有机肥(畜禽粪、油楛或秸秆等)、石灰氮等进行深翻,灌透水,土壤表面覆盖地膜或大棚膜,四周压实,同时密封棚室。在7~8月份草莓的闲茬期进行,为期30~40d。此法不仅可以对草莓种植土壤杀菌灭虫,还可进一步腐熟有机肥,改善土壤基质,提高肥料利用率。
4.2.4 土壤处理技术 草莓苗移栽前5~7d,用球孢白僵菌混合草木灰施入土壤中预防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用枯草芽孢杆菌对水浇泼土壤防除土传病虫害,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4.3 物理防治
4.3.1 色板诱杀技术 黄板或蓝板诱杀白粉虱、蚜虫、蓟马等害虫,一般可挂30~40块/667m2,均匀分布,色板粘满害虫后需及时更换。
4.3.2 性诱剂诱杀技术 根据斜纹夜蛾等害虫发生情况,选择相应的性诱剂诱芯诱杀。一般放置2~5套/667m2性诱剂,定期清理虫体,更换诱芯。
4.3.3 驱避阻隔防虫 通过在棚架上覆盖防虫网,构建人工隔离屏障,来切断蚊、蝇、虫等传播、繁殖途径。
4.4 生物防治
4.4.1 天敌释放技术 推广应用“以虫治虫”(异色瓢虫防治蚜虫)、“以螨治螨”(捕食螨防治叶螨)技术。要注意安全用药,保护瓢虫、草蛉等天敌昆虫。
4.4.2 蜜蜂传粉技术 蜜蜂授粉后花瓣自然脱落,可以降低灰霉病发生,减少化学农药和激素使用。花前一周,在大棚中央放置蜂箱,蜜蜂数量以一株草莓一只蜜蜂为宜。
4.5 科学使用化学农药
4.5.1 使用原则 化学防治需遵守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使用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环境友好型的农药,优先使用草莓上登记使用农药。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及限制使用的农药,有限度使用部分有机合成农药,严控安全间隔时间,建议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两种以上的农药,合理混用农药。
4.5.2 草莓病虫害常用农药推荐灰霉病。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氟菌·肟菌酯、嘧霉胺、唑醚·氟酰胺、啶酰菌胺等;白粉病。枯草芽孢杆菌、蛇床子素、氟菌·肟菌酯、吡唑醚菌酯、粉唑醇、唑醚·氟酰胺、四氟醚唑等;炭蛆病。肟菌·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等;叶螨。藜芦碱、联苯肼酯、噻螨酮等;红蜘蛛。藜芦碱、联苯肼酯、伊维菌素等;蚜虫。苦参碱、啶虫脒等;斜纹夜蛾。除虫菊素、四聚乙醛等;蓟马。乙基多杀菌素等;线虫。棉隆(噻虫鳞等)。
4.5.3 不推荐使用的农药 氯吡脲影响果实品质;毒死蜱、吡虫啉、噻虫嗪、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盐等农药对蜜蜂毒性高;甲基硫菌灵、多菌灵防治效果不佳;烯酰吗啉、多效唑存在安全隐患(残留容易超标)。
4.5.4 草莓上禁用农药名录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氟虫腈、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蝇毒磷、治螟磷、特丁硫磷、氯磺隆、胺苯磺隆、甲磺隆、福美胂、福美甲胂、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氯唑磷、氧化乐果、五氯酚钠、杀虫脒、三氯杀螨醇、溴甲烷、乐果、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威等。
5 果实采收
5.1 采收标准
果实表面着色达到70%以上。
5.2 采收时间
农药安全间隔期后采收,建议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采摘园等生产主体进行农药残留快检,检测合格后方能上市销售,并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
5.3 分级包装
按照草莓的安全、外观、品质、风味进行统一的等级评价,实施分级包装。不建议使用保鲜剂。
5.4 安全警示
采摘园在果实开始成熟但又未过农药安全间隔期的情况下,必须悬挂“禁止采摘”的警示牌子,严防安全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