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体验学习,构建魅力课堂

2020-12-14郭乃建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体验教学初中数学策略

郭乃建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体验式教学引领学生探究规律,实现知识的建构。本文主要从创设真实情境、提出启发问题、开展实验操作、运用当堂检测这四个方面入手,探究了建构体验式数学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体验教学   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增进学生体验,促使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思考,还要引导学生亲历教学情境,参与数学活动,探究数学规律,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和动手操作,获得感悟、情感、认知体验,实现知识的内化。另外,教师选择的素材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促进学生理解知识。

一、创设真实情境,促进直觉体验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能实物展示的,不用图片呈现、文字叙述,能动手操作的,不依赖于视频,从而让学生获得最真实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依托教材,将案例改成操作体验,让学生记时间、比数据,感受其中的变化规律,抓住数学的本质。如在教学《一次函数的图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点蚊香,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蚊香的剩余长度,感受燃烧过程中蚊香长度与时间的关系,学生写出表达式,再通过列表、描点、连线等方式,加深了对一次函数图像的理解,抓住了数学知识的本质。

二、提出启发问题,促进抽象体验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浅层次的问题,而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串,让学生的思维由简单走向复杂、由浅表走向深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在教学《不等式的性质》时,笔者在黑板上写出不等式-3x-

5≤-4,让学生思考在两边同时加5,可以转化为,根据是什么;由a

教师要设置悬疑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新知的学习产生期待。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教师以故事“棋盘上的麦粒”引导学生,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和探究心理。

三、開展实验操作,促进探究体验

教师要通过数学实验,引领学生感受数学、体验数学,让数学与生活有效连接起来,实现做与学的有效融合。教师可以把量角器、尺规、实物作为实验器材,探究数学规律,解决生活问题。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借助实验探究天平两端相等的规律,并抽象出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师拿出4个质量相等的米袋,在左边托盘上放3袋,右边放1袋,并在右边托盘上放两个5克的砝码,此时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学生上台操作,在左右两个托盘上同时拿掉1个米袋后,学生会发现两个米袋的质量正好等于两个5克的砝码,以此求出1个米袋的质量。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米袋质量为x,列出操作中相关的三个方程式:3x=x+10,2x=10,x=5。学生通过小组实验,归纳出等式性质,称出一个米袋的质量,其实也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实验,经历思考、解决的过程,促进技能提升、方法内化。

四、运用当堂检测,促进反思体验

一堂课结束后,教师如果仅问学生“有何收获”“有何疑问”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内化知识。如在教学《合并同类项》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①求代数式2x3-5x2+x3+9x2-3x3-2的值,其

中x=。②求代数式5(x+2y)-

3(x+2y)+8(x+2y)-4(x+2y)的值,其

中x=、y=。”解题时,学生

可以设x+2y=m,将原式简化成5m-3m+8m-4m=6m,再代入求解。仿照以上方法解答①问题,我们可以合并同类项:3(x-y)-6(x-y)-8(x-y)。课堂检测可以让教师获得反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促进学生反思,帮助他们内化知识。

总而言之,数学教师不能简单地教授,而要通过有效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经验,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听、做、想等能力,提出递进性的问题,增进学生数学学习体验,促进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模型。

参考文献:

[1]龚成松.初中数学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J].数学大世界,2016(11).

[2]贺宁馨,罗佳.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体验式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5(6).

[3]董林伟,魏玉华.浅析初中数学实验的基本特征[J].中国数学教育,2013(9).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五汛中学)

猜你喜欢

体验教学初中数学策略
抓住方法,实施体验教学
优化体验教学,创建高效英语课堂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