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

2020-12-14万军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万军

摘要:校企合作招生方式是高職院校常用的招生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吸引适龄学生报考该学校。实际上,这的确能够规范招生流程,加强学生所学课程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但现阶段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并不成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探究了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改革

学校开设的各类专业都与企业相关,具有超强的专业性和超高的技术性。而企业通过投资办学,能开拓人才市场,为企业本身的发展壮大培养新鲜血液。从学校的角度来看,校企合作不仅可以为学校的日常运作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还可以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投资办学不仅可以扩大企业的影响力,还可以为企业提供稳定的人才来源。所以说,校企合作,其实是双赢。

一、当前培养模式下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不成熟

校企合作办学的教学理念很符合当前的人才发展趋势,但仅有教学理念仍不足以支撑日常的教学活动。有关企业只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生产技能的训练,而不能给予学生足够的文化课程教授和辅导,导致学生虽然生产技能娴熟,但是必须要接收的文化知识远远不达标,渐渐的,学生的“三观”得不到正确引导,做人做事的格局与眼界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故而,企业对生产训练的热衷和学生应受到的文化教育之间的矛盾,是现阶段校企合作模式中最大的问题之一。

2.产业培训效率低下

在现阶段,企业没有专业的教学经验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学生毕业之后就直接上岗。因为很多岗位不需要高深专业的职业技能加持,只需要熟悉日常操作流程即可。因此,这些企业不明白教学任务分配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一味地让学生进行轮班岗位实习,不仅耗费了大量的金钱,还浪费了学生的时间。

二、改革措施

当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校企双方应尽早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让校企合作办学的理念更加贴合实际情况。

1.平衡产业学习与文化学习的时间

学龄期的青少年倘若不进行文化课程的学习,只进行产业课程的学习,就不能称之为学生,只能称之为实习生。企业虽然给予了学校办学的经济支持,但并不能完全决定学校日常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模式。事实上,企业与学校是在互惠共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办学的,双方应互相平等、互相尊重,还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果校企双方能够平衡学生产业学习与文化学习的时间,将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产业技能的相关知识,还能使学生在不同类型的科目学习中,保持课程学习的新鲜感,提高教学效率。

2.提高产业培训效率

在日常的产业教学活动中,学校聘请来自企业具有深厚技术功底的专业人员进行课程示范,固然能够给学生带来专业的、实用的课程体验,但技术人员不是职业的教学引导者,他们虽然有强大的专业知识,却没有办法将这些专业知识转换成学生能够接受的语言,这就是企业工作人员与职业教师的区别。故而,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学校和企业应尽量明确职责划分,使学校有一个能够完全自主的教学空间,以指导学生的日常学习。

三、结语

总而言之,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是一种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很好地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还能够使学生脱离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徐梅玲,王云利.“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视野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19).

[2]周叶林.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湖北农机化,2019(21).

[3]钱红兴.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影视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9(31).

※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研究”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93535;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18-GX-428。

(作者单位: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