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参与 促进发展
2020-12-14钱旭东
摘 要:为了完成设定的教学任务,一些教师往往越俎代庖地以讲授来替代学生的讨论环节,无形中剥夺了他们思考的机会,这样的课堂往往是低效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借助“纠错行为”内化知识,并通过互相评价,延伸课堂讨论成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打造“活”的课堂,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讨论法;物理教学;问题引导;课堂讨论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624X(2020)42-0023-02
引 言
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解决学生在物理教学环节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短板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促使其直接将物理知识转化为可用的教学材料,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对课堂讨论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以期为培养学生的思维与智慧提供支撑。
一、营造氛围,实现课堂讨论的主动参与
当前,课堂讨论法已成为高中物理课堂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讨论法将学生个体、教学材料同步引入教学环境中,依靠物理教材的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针对物理教学的相关要求作出回应,并对学习过程、最终的学习效果等内容进行优化。依靠讨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技能表达能力都将得到有效提升。但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的教学节奏过快,没有为学生预留充足的讨论时间。在刚开始进行讨论时,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较低,对相关问题作出回应的主动意识较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往往需要额外承担发起讨论工作的重要任务,但这对学生的引导效果并不明显。
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之前,教师应积极为学生营造交流氛围,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对高中物理知识作出回应。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相关学习为例,在开展实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提出教学要求:思考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的具体方法,初步规划实验的操作流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接触的知识是自己未曾掌握的,学生很难理解相关的物理概念。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交流活动,为其创造掌握技能的机会。在“如何解决物理问题”这一思考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围绕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打点特点展开讨论,并将不同的观点收集起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学问题是促使学生作出回应的第一动力。而在完成实验展示活动之后,教师可为学生布置自由性较强的交流任务,允许学生独立发起交流活动。通过某一个问题调动学生的讨论积极性,能消除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畏难心理。如此,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便能独立发起讨论活动。
二、问题引导,激发学生课堂讨论的热情
讨论教学法强调将教学工作放在讨论活动的主体位置[1]。基于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活动之前,应帮助学生明确掌握讨论要求、讨论目的,从而保证教学的效率。但在当前的教学管理工作中,部分学生参与讨论活动的热情较低,认为讨论活动会浪费大量时间,所以对讨论活动抱有较强的抵触心理。部分学习意识较差的学生则将讨论视为“闲谈”,在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的过程中,不能结合物理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讨论。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针对教学内容提出对应的讨论问题,在对学生的思维意识进行约束的同时,促使其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课堂讨论活动。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力的合成”的相关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先要求学生独立提出所要思考或讨论的问题。部分学生在重新审视教学材料之后,会提出问题:“力是看不见的相互作用,这种事物怎么能相互合成呢?”基于该生的观点,部分学生则会提出新的问题:“如果力能够相互合成,那么不同方向、不同大小的力在合成之后,其最终的‘合力有什么特点?”在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之前,学生已经产生了大量的疑惑,而讨论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解决相关问题的机会。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可将学生所提出的相关问题作为讨论材料引入教学活动中,并要求学生结合自身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活动中,学生能将同学提出的问题整合起来,并在教学材料中积极搜集可用的资源,进而解答自身提出的或其他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学生之间的教育分工与学习分工是极为明确的:一些学生针对“合成的力是否存在”这一问题进行论述,一些学生则结合“合成力的基本特点、两种力合成的条件”展开探究。依靠讨论活动,学生能够不断巩固对物理概念的学习,进而积极解读物理知识。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学生的交流内容、所应用的教学材料必须以实际知识为核心,其对客观物理概念的解读才能趋向于明确化、精准化。
三、合理纠错,保障课堂讨论的学习效果
针对物理问题开展的讨论活动不仅仅是一个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学生通过不同智慧的相互碰撞,纠正自身或同学的认知中存在的错误,依靠“纠错行为”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的过程。在开展物理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可将纠错活动作为开展教学讨论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依靠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保障课堂讨论活动的价值,依靠学生发起的开放性交流活动,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2]。
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向心力”的相关知识为例,在教学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发起交流活动:结合你的学习经验对向心力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并思考向心力的特征。部分学生在对关键词“向心力”进行解读的过程中,会认为向心力是指向物体的重心或中心的力,从其定义来看,其应该一直指向物体的“心”。这种“望文生义”的解题思路会引发其他学生的强烈讨论,部分学生认为这种教学定义“言之有理”,部分学生则认为这种断章取义的定义方法属于无稽之谈。教师可要求学生初步阅读教材内容,根据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对向心力的定义、特点进行定向梳理,以保障教学质量。在完成资源收集活动之后,学生对各自的观点会形成一个初步的认知,这时教师可借助“纠错活动”将物理讨论推向高潮,可以针对学生提出的相关定义发起纠错活动,也可以对学生提出的错误定义进行纠正,或对教材中的“错误定义”进行修改。在这一开放性极强的讨论活动中,学生的讨论对象不再局限于自身提出的物理概念,更包含教材内容中的“错误”,所以学生会围绕个人观点、已掌握的教学知识发起讨论活动,以“其他人的错误”“教材中的错误”“自身观点中的错误”三大板块为论述对象,发起纠错及探究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课堂讨论对象比较复杂,但学生的讨论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在学生共同讨论的过程中,大量物理问题被解决,新的物理问题又不断出现。依靠在教学交流活动中形成的有机循环,学生对讨论活动作出回应的积极性会不断提升。
四、互相评价,延伸课堂讨论的成果总结
评价也是讨论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评价机制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升其学习效率。为避免学生形成狂妄自负的消极心理,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最终学习效果發起讨论活动,并对讨论内容、讨论结果进行评价,以此来督促学生不断进步[3]。
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重力势能”的相关教学为例,在这一环节的讨论活动中,教师应采取以问题导入、学生讨论为主要讨论方法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当学生结合重力势能的特点、定义完成讨论活动之后,教师可导入对应的评价机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评价,帮助其他同学或自身填补认知或理论中的不足。针对讨论活动所发起的评价应保持开放、科学的基本特点。基于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互相评价的过程中,应将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整体学习积极性纳入评价活动中,摒弃“最终成绩决定一切”的评价方式。在学生完成评价之后,教师将整体评价结果记录下来,针对出现频率较高、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再度发起讨论活动,为学生解决物理问题提供实质性支持。讨论教学法是开放性的,教师在发起讨论活动的过程中,也应保持讨论活动的开放性、积极性,将自身纳入讨论评价体系中,从学生的角度入手,对教学活动进行积极评价,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管理水平与专业知识应用水平。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教师应尝试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影响学生,从客观知识入手,结合主观意识不断优化评价活动,进而扫清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盲区。除对自身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价之外,教师也应对学生的整体交流能力进行评价,从而保障讨论活动发挥最大的作用。
结 语
总之,高中阶段的物理课程教学是基于客观的生活经验与劳动经验发展而来的,在帮助学生解读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将讨论活动与物理概念联系起来,依靠积极开放的讨论形式为学生创造表达个人思维智慧与物理情感的机会。在讨论教学法中,教师应将评价、纠错等内容结合起来,放大教学细节,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而使讨论教学法真正对物理教学活动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陈国斌.让学生的思维在讨论中闪光:高中物理课堂学生讨论活动的优化策略[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10):13.
尹伊君,刘翔.浅谈高中物理有效课堂讨论的应用策略[J].湖南中学物理,2019,34(05):4-6.
尚红福.课堂讨论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07):124.
作者简介:钱旭东(1979.12—),男,江苏通州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