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思路突破,反思破题方法

2020-11-06许伟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范围圆锥曲线

许伟

[摘  要] 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其问题具有综合性强、知识关联、解法多样等特点,考题设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深入探究可有效提升学生的解析能力. 文章对一道圆锥曲线综合题进行思路突破,开展解后反思,拓展延伸,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 圆锥曲线;相交;范围;代数法

问题呈现,思路突破

1. 问题呈现

问题:已知椭圆的解析式为■+y2=1,点F■和F■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试回答下列问题.

(1)设点P是第一象限在该椭圆上的一点,若■·■=-■,试求点P的坐标;

(2)设直线l过定点M(0,2),与椭圆交于A和B,连接AO,BO,若∠AOB為锐角(点O为坐标原点),k为直线l的斜率,试求k的取值范围.

2. 思路突破

上述考题为圆锥曲线综合题,主要考查直线与椭圆相交的位置关系,以及曲线方程的计算. 问题共分两问,第(1)问融合向量数量积求解椭圆上点的坐标,需要把握几何向量对数量关系及位置关系的内在表达;第(2)问分析直线与椭圆相交所构角为锐角时直线的斜率,同样可以结合向量数量积的相关知识求解.

(1)该问的核心条件为“■·■= -■”,可设出点P的坐标,综合该条件与点P位于椭圆上来构建方程,具体如下.

根据椭圆的解析式可知a=2,b=1,c=■,则椭圆焦点坐标:F■(-■,0),F■(■,0). 设点P的坐标为(x,y),点P位于第一象限,其中x>0,y>0,■·■=x2+y2-3=-■. 又知点P满足椭圆方程,可得方程x2+y2=■,■+y2=1,可解得x=1,y=■,所以点P的坐标为1,■.

(2)该问的核心条件是∠AOB为锐角,需要将该几何条件转化为相应的代数关系,可以采用如下解题策略:根据题设条件,结合几何特性与向量之间的关联进行转化破解,具体如下.

分析可知直线为x=0时不满足题设要求,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2,点A和B的坐标分别为(x■,y■),(x■,y■).

若∠AOB为锐角,则等价于■·■>0,有x■x■+y■y■>0,点A和B均满足直线l的方程,故y■y■=(kx■+2) (kx■+2)=k2x■x■+2k(x■+x■)+4,所以x■x■+y■y■=(k2+1)x■x■+2k(x■+x■)+4>0①.

联立直线l与椭圆C的方程,整理可得(4k2+1)x2+16kx+12=0,由韦达定理可得x■+x■=-■,x■x■=■,由Δ>0可得k2>■②. 将根与系数的关系代入①中,整理可得x■x■+y■y■=■>0,解得 -■

问题评析,解后思考

上述对一道圆锥曲线综合题进行了方法剖析、思路突破. 问题涉及向量数量积的相关知识,其中求点坐标和斜率k的取值范围属于圆锥曲线的典型问题,下面对其进一步思考.

1. 问题突破的关键

考题以椭圆与直线相交为背景,融合了向量数量积相关条件,是圆锥曲线与向量融合的代表. 第(1)问求解满足向量数量积条件的点P坐标,实则设定了点P与焦点之间的数量及位置关系,突破的关键是通过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来构建方程;而第(2)问探讨直线与椭圆相交形成几何角为锐角时的斜率取值,属于几何与函数的综合问题,突破的关键是把握锐角与函数之间的关联,实现形与数的转化. 把握突破关键、合理转化问题是破解综合性问题的基本策略.

2. 解法突破的剖析

深入剖析圆锥曲线典型问题的解法可以深入认识考题,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上述考题的第(1)问采用的是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法,将点坐标问题转化为相应的方程问题,该方式适用于曲线与直线的相交问题. 第(2)问考查常用的代数转化法,即把握两线相交成锐角与向量数量积的关系,从几何特性出发来构建数式,该方法适用于数形关系明确的问题,同时该问题可以从两线斜率角度来构建方程.

问题延伸,解法拓展

第(2)问考查圆锥曲线中的取值范围题,在求解时采用了根据题设条件,结合几何特性与向量之间的关联进行转化的策略. 圆锥曲线中的取值范围问题类型较为多样,解析方法不一,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如下两种常用策略,下面结合实例具体剖析.

策略1:建立目标问题表达式,结合参数或几何性质求取值范围

例1:已知椭圆C的解析式为■+■=1,点A和B为其左、右顶点,点F为其右焦点. 点P是圆x2+y2=4上的一个动点(异于点A和B),直线PA与椭圆C交于点Q,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解析:该问题为直线与曲线相交的斜率比取值问题,求解目标明确,需要联合直线与曲线的方程来构建斜率比的表达式,故可以采用“建立目标问题表达式,结合参数或几何性质求取值范围”的策略.

根据题意可知A(-2,0),B(2,0),F(1,0),PA⊥PB. 设点Q的坐标为(x■,y■),则k■·k■=■·■= =■,所以■=-■=■=■1+■,其中x■∈(-2,2),且x■≠1,所以■1+■<0或者0<■1+■<1,则■的取值范围为(-∞,0)∪(0,1).

策略2:利用判别式或韦达定理建立不等式求取值范围

例2:已知直线l的表达式为x-my+m=0,圆C的解析式为(x-1)2+y2=1,若直线l与圆C的两个交点均位于坐标平面的不同象限上,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解析:本题目求直线参数m的取值范围,设定了直线与圆两个交点的位置关系,不需要对目标问题进行转化,只需根据限制条件来分析即可,故可以采用“利用判别式或韦达定理建立不等式求取值范围”的策略.

联立圆C与直线l的解析式,整理可得(1+m2)y2-2m(m+1)y+m2+2m=0,由直线与圆有两个交点可知Δ>0,则有Δ=-8m>0,解得m<0. 若要使圆C与直线l的交点位于两个不同的象限,则需确保交点的纵坐标符号相反,即交点分别在第一和第四象限,则有y■y■<0,联系上述方程可得y■y■=■<0,可解得 -2

上述對圆锥曲线中常用的两种方法策略进行了举例探析,所选策略是由条件特征和目标问题共同决定的. 总体而言,圆锥曲线问题有几何法和代数法两种,对于条件与结论显现几何特性的问题可考虑采用几何法求解,而对于条件与结论具有某种函数关系的问题则可以采用代数法.

教学反思,学习建议

圆锥曲线中的求点和取值范围是高中的典型问题,上述对其解析方法和思路进行了深入探究,同时对取值范围问题的解题策略加以拓展,下面对其开展教学反思,提出相应的学习建议.

1. 把握问题特征,合理构建思路

圆锥曲线问题的突破过程需要经历问题分析和思路构建两个过程,其中分析过程中需要把握问题特征,条件特性,这是思路构建的基础. 如上述考题第(1)问直线与椭圆相交中,给出了向量数量积的条件,该条件设定了相交直线的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 又如第(2)问求夹角为锐角时直线斜率的取值,条件具有鲜明的几何特征,而目标问题显然需从“数”的角度探究. 问题的这些特征可为解题策略的确定提供参考. 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读题,把握问题特征,挖掘问题本质,辨析解析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解题策略.

2. 开展专题探究,总结归纳解法

高中数学含有众多的经典问题,例如上述的交点问题、取值范围问题、向量数量积问题等,开展类型问题探究有助于整合问题,归纳解法. 例如上述对取值范围问题的几种常用策略进行了归纳总结,在举例探究中形成了“特性决定方法,策略反馈问题”的解题方针. 因此在复习教学阶段,应将教学重点转移到专题探究中,通过对典型问题的整合、常用方法的归纳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在整合归纳过程中还应侧重对关联知识的巩固,完善知识体系,形成系统的方法策略.

3. 关注解题思想,发展数学思维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发展学生思维是高中教学的核心任务,而在实际教学中应从思想方法入手,即通过解题思想的渗透传达来逐步完成. 例如上述圆锥曲线问题的探究中,应渗透方程思想、化归转化思想,引导学生基于问题条件来构建方程,或结合相应的解题策略来转化问题,另外还可以引入问题图像,指导学生通过数形结合来简化问题. 总之,学生的思维发展应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范围圆锥曲线
公安机关刑事侦查行为与治安行政行为的界定
关于小学朗读教学的几点建议
圆锥曲线中定点问题的常见方法
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研究
翻译条件与翻译标准之间的关系
我国当前主要医疗旅游纠纷的法律分析及对策
探究发散思维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解析高考数学圆锥曲线的复习策略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
高中圆锥曲线综合题求解之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