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环境监察的网格化管理

2020-10-21王学军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意义

王学军

摘    要:在当前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环境问题愈发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进步空间。因此,应重视环境监察工作,网格化管理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的相关内容,包括意义以及针对性的措施等,旨在提升环境监察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意义;措施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在环境监察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逐步引进网络化管理模式。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违法情况,还能提高网络区域内的环境质量,增强当地区域内的环境水平,有效控制环境违法情况。另外,应明确环境监督人员的责任,采取规范化的手段和方法,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很好地依靠群众力量,有效解决相关性问题,减少相关问题的弊端,实现环境治理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一、实施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落实监管责任

网格化管理的环境执法机制是在2012年的环境保护执法会议中得以进一步明确,并提出了在实施过程中要建立全覆盖、层层履避及责任到人的环境监管管理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在当前环境监察工作中实行谁管理谁负责的责任,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积极调动执法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实施网络化管理,进一步明确了环境监察员的责任,明确了监察区域,为环境执法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有利于促进环境监察人员工作作风的改变,并能够促进环境保护职责的落实,实现环境执法监察的全面覆盖。

2.有利于提高环境监察工作效率

借助于网格化管理手段,监察人员、企业和民众之间能够实现良好互动,这对于环境监督人员做好自身的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环境监督人员还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资料,根据群众监督及时发现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快速对环境违法事件进行响应。另外,及时回应群众的诉求,还能够进一步提高环境监察的效能和工作效率,加大环境违法事件的查处力度。

3.有利于实现环境监察工作的规范性和精细性

通过实施网络化重审,能够落实环保部门相关人员主体责任,对环境监察工作进行规范,增强环境监察工作的科学性与精细性。同时,结合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在环境管理的高危目标上,合理放置有限的执法资源,不断细化环境监督工作,提升环境监察工作的实效性。

4.提升了环境监管工作的工作能力

通过凭借网格化治理的方式,能够落实工作人员、公司和民众的良好交流,能够树立起更好地工作联系。在这种背景下,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做好对应的监督和管理方面的工作,能够在最早的时候了解最新的资料,而且凭借人民的监管也能够更快地察觉各种相关的违规行为,能够对相关的案例更好地做出回应。同时经过在最早的回复群众的要求,能够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安稳,提升了相关工作的效能与作用,也提升了相关工作的质量,使不好的现象不再出现。

二、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的措施

1.科学布局网络,落实监管范围

在进行这一管理中,要建立有關的监管中心和调度中心,前者能够凭专门的监管人员来做好这一工作的责任,后者能够调整相关的单位,来解决相关的违规问题。一般来说,都是依据行政方面来作为这一计划的基础,目前,通常的网格划分方法是依据当代的区域划分方式,借此来设置相关的机构;还可以依据要求对地区进行区分,有针对地增加工作的力量。

2.注重网格的布局,确定监管范围

在网格化管理模式下,需要建立具体的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以其作为各网格之间联系的枢纽。监督中心承担着监管的职责,指挥中心则现环境保护部门针对违法现象进行沟通、交流,严格按具体制度规定的流程进行解决。通常情况下按照地区来进行网格划分,也可以根据轻重程度来划分,这样的划分方式通史更了的反映出监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实际网络布局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对网格级数的数量进行合理确定,在全面设置的基础上,保证级数设置的合理性。一般情况下,空间与级数存在着正比关系,即空间越大存在的级数越多,但信息传递的速度也将变慢。因此,应对监管范围进行明确,将工作范围逐步缩小,实现监察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与合理化开展。

3.落实好网格化管理的模式

确定好网络布局后,需要做好日常监管模式的落实。一般情况下,需要设置至少两名环境监察人员在每个网格中,并逐步向基层倾斜和安排,在实施的过程中,使工作责任制度逐步完善和落实。

4.健全社会监督体系

现阶段人们的个人环境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但是还是存在许多人以及单位没有很好地履行这个责任。因此,要加强对《环保法》的宣传,提高人们和社会各界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实例来向他们讲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让他们明白自己生活的环境是需要每个人共同维护的。同时企业部门、相关政府环保部门要加强沟通,积极举办一些有关保护环境内容的讲座,营造出一个和谐的氛围,引导公众积极监督和参与对环境的保护。

5.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这一制度关系到组织内每个人民的日常生活,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相关的工作中,要主动吸收社会的力量加入。譬如,可以建立举报违法排放有奖的制度,可以主动地将组织中的各个级别的干部吸收到这个队伍中,把他们作为工作的特别人员;实现对关键区域相关问题的信息汇报制度,同时还能够调整关于相关问题的其他工作,实现对于工作人员的监管。在大家积极地参加下,可以鼓动工作人员开展相关的巡查检查活动,及时看到和察觉到内部的各种有关问题,尤其是对于人民遇到的关键问题,应当按时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解决。通过建立相关的志愿者队伍,强化对关键区域的周围巡视和监督工作,不断提升相关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切实维护好内部的生态环境。

三、结论

针对于传统的环境监督模式而言,网格化的环境监管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实现监察人员的分工,将监管区域进行分隔,增强相关工作的规则性,实现管理方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有助于提升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同时,在管理的过程中,环境监察机构和人员应积极配合,尽可能精细化与可视化,及时回应各种方面的问题,逐渐完善管理体系,积极改善我国现有的环境问题,全面提升环境监察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立希,郑秀亮.用“网格”管住污染——佛山市推行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初见成效[J].环境,2014(2):99-100.

[2]李荣军.金华:探索环境监察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新路子[J].环境经济,2013,5(1):104-105.

[3]刘之杰.我国环境监察执法的现实困境与对策思考[J].环境保护,2014,6(20):61-63.

猜你喜欢

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我国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试述提高基层环境监察执法能力
基于网格化管理的职业院校顶岗实习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网格化管理在市场营销工作中运用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环境监察工作的几点思考
如何在环境监察工作中实施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