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如何渗透文明史观
2020-10-14马福
马福
自从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历史教材不再按照通史的体例来编排,而是把文明史观作为新课标编写的一大主线。教材的一些具体内容,也都不同程度地渗透了这一史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同样也体现着文明史观的理念。随着史学研究的进展,文明史观日益受到重视。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在中学历史课堂上和高考复习中渗透文明史观教育呢?笔者看法如下:
一、文明史观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文明史观,亦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一词最早来自于西方史学界,代表性的著作有施本格勒的《西方的没落》、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和布罗代尔的《文明史纲》等。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历史演进的基本线索是人类文明的发展以及人类自身的文明化。历史的基本内容是人类创造文明和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
依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对文明史进行不同的分类:(1)经济发展视角:制度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2)社会发展视角:史前文明、古代文明、近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等;(3)地缘视角(区域文明):西方文明、中华文明、黄河流域文明、长江流域文明、珠江流域文明等;(4)生产方式视角:农耕文明、草原文明(游牧文明);(5)科技、生产力视角: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知识文明等等。
杨宁一教授在《文明史观与中学历史教育》一文中谈到,文明史观至少有如下几个特点:从现实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去追溯历史,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而来的;从长时段重点考察历史当中比较稳定、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以生产力为标准把人类文明历程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统一;把中华文明纳入世界文明当中去考察研究。
二、運用文明史观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历史事物与物质、政治、精神文明的内在联系。
2.注意一国内部不同民族文明的交融。如华夏文明在向周边扩散的同时汲取了其他民族的文明。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文明与华夏农耕文明也有冲撞,因此,中华文明是在各民族文明交融中形成的。多元文明不是互相灭绝,而是互相融合。
3.注意不同国家文明的交融、碰撞与发展,从多角度理解文明的交融与发展。文明史将整个世界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任何文明及其内容都不是绝对封闭的、排他性的,各种文明之间既有交流,也有矛盾、碰撞。某一文明正是在不停地借鉴其他的文明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地改变着自己。因此,以文明史观为指导复习同一历史时期的史实时,应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从多角度理解文明的交融与发展。这也正是目前高三复习中的薄弱环节。
4.处理好各种史观的关系。新课标在体现文明史观、现代化理论和全球史观同时,并未排斥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等方面,一再申明了历史教学中要用历史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要求,明确提出了关于唯物史观历史本体论一系列教学原则。
我们强调转变史学观念,并非削弱历史唯物史观对新课程的指导地位,所摒弃的只是以往那种僵化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我们在运用新的史观时应注意针对性,如对近现代史的把握应更多地体现现代化理论和全球史观,而对中国古代线索和整个人类历史的把握则应着眼于文明史观。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仍要坚定不移地恪守历史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那种把新的史学观念与历史唯物史观对立和割裂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