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角下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建设的定位与实践研究

2020-09-10蔡晓静徐福义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文化自信立德树人

蔡晓静 徐福义

摘要: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建设必须从教育根本任务出发,立足于语文课程特点,从学生学情实际着手。高职语文课程建设要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充分研究教材、授课方式、学生接受能力等要素,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程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课程建设要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为学生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做好文化自信视角下的高职语文课程建设的定位十分重要,而后续如何投入实践更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旨在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对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建设的定位与实践进行探索。

关键词:文化自信;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0)48-0055-03

文化强国是重要战略。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建设必须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导下进行。课程建设事关语文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在具体建设中还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实现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教材与资源相契合。

一、文化自信背景

当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文化自信便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的重要标志和象征。“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自信加以阐释:“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个人对自身的高度认同,这种认同是凝聚力的强力体现,同时,文化自信又能把个体的精神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强大的民族共同心理。“坚定文化自信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自觉的心理认同,即对自身文化价值、内涵的充分肯定,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奉、坚守与自豪。”[1]

二、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建设做好定位是关键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语文作为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学科,在发展和建设中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语文是基础学科,同时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代表,它饱含着历代先进的文化美德。语文只有坚守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才能让一代代学子沿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不断前进。

(二)教材内容应关注当下

教材作为文化的载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兼顾教师的“易教”和学生的“易学”。语文课程内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如何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吸引力,这是语文课程建设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应关注学生兴趣所在,把文本与学生关注的热点相结合,让学生愿意主动阅读、学习,教材的内容和形式都需要编写者下狠功夫去研究。

(三)课程形式应多样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也层出不穷,学生学习的方式同样也更多元化。学生的学习绝不仅仅是被动式的接受学习,他们在学习上更加主动,更有选择权。语文课程建设必须实现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语文。教师答疑解惑和学习指导不应仅在课堂面授之时,更要让学生用其喜闻乐见的方式主动学习,最大效率地提升语文素养。

(四)应注重加强资源建设

五年制高职学生在校时间相对较长,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课程建设中,学校要充分考虑如何利用好学生的自习时间。这些时间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以老师的指导或答疑为辅,因此,课程建设需要考虑根据课程标准做好教学资源的建设工作,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更优质的教学资源。

(五)要为学生职业发展服务

职业教育的立足点是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所有课程都可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语文学科同样如此。“这就要求在课程内容建设上,突出语文本位、多元一体、服务专业、特色鲜明的原则。”[3]课程建设必须注重从学生职业未来的实际需求着手,前期做好职业教育的研究,然后研究将语文与职业相结合,语文为职业打基础,职业为语文谋发展的实施策略,探究语文与职业融合的新路径。

三、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建设的实践

(一)线上线下“双线”教学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它不但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视觉与听觉冲击,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这为语文教学也带来了机会,其中,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师把学生容易理解的内容放到线上,学生通过自学或者教师的适当辅导和点拨,即可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把重难点放到课堂当面讲授,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可以反复观看线上内容,随时随地学习,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线上的讨论、分组、抢答、测验等也更灵活多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资源库建设不断创新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自身积累的过程,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储备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营养。资源库建设是语文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资源库内容丰富,可以纳入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教学所用的课件。每一个课件都凝聚着教师的心血,每一页的课件内容都渗透着教师对文本的思考,制作课件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更是其研究学生、钻研教法的过程。二是储备音视频。教师可以把自己创作或者学生参加竞赛的优秀作品进行归类,鼓励学生不断对文本進行不同形式的演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可以借鉴别人的优秀作品来启发自己的学生,资源库内容越丰富,学生见多识广,学习就能不断深化。

(三)坚持贯穿传统文化内容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巨大的精神财富。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语文课是育人的重要载体,而能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的就是优秀传统文化。虽然语文课不能完全等同于传统文化课,但语文学科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最紧密的。因此,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建设必须要把传统文化的内容作为重要的一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以前的教材和教科书中是有所体现的,但系统性不够,内容丰富度不够,呈现程度不够,这都需要在语文课程建设中加以改进。

(四)依托社团提升素养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好语文仅靠课堂内容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学生社团,开展语文的“第二课堂”,对学生来说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跟语文有直接关系的社团,如文学社、读书会、国学堂等,都能够让学生把课堂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读书写作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社团的学生能真正把语文、传统文化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如社团成员可结合学校当地特色传统文化,自己动手撰写剧本,到最富诗情画意的古镇去拍摄古镇的生活,完成一部介绍古镇的解说视频,在学到文化知识的同时,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五)通过专题培养情感

传统的教材编写最初以文体为单元,后来又流行以主题为单元,无论哪种编写方式,都有其积极的作用。语文课程建设要求语文教师有整合文本的能力,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和授课对象,灵活运用教材和文本。例如,对于初入学的学生,教师可以“人生理想”为主线,整合课文内容。中职语文教材增加了“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读”的相关内容,五年制高职课程建设也可以进行借鉴。通过一个单元的“特定目的”的熏陶,让学生把相关内容吃透、悟深,这样逐渐陶冶情操,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考试的评价方式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考核可以多种形式并举,传统与现代结合。“从考核措施上看,大学语文课程基本采用过程性考核方式,一方面,它符合科学的教学测量评价标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意识到,学习结果不是最后的分数,而是学习的整個过程与学到的内容。”[4]

四、结语

总之,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涉及很庞大的教学和学习群体,其有效教学备受关注,课程建设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接受新思想,探索新方法,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5]。高职语文课程的建设更是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向,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充分研究教材、授课方式、学生接受能力等要素,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具体语文课程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敏.文化自信视域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J].管理观察,2020,768(25):119-120.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6.

[3]周翠英.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路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2):23-25.

[4]李恒.教学设计视野下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3):68-71.

[5]嵇云霞.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知识,2017(21):28-30.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文化自信立德树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