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工作融入大学体育乒乓球课堂的路径探究
2020-09-10耿楠楠刘晨
耿楠楠 刘晨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这为我国在高校实施课程思政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本文根据大学生的性格特点,结合乒乓球的项目特征,将其思政元素充分融入体育教学课堂,以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增强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最终为祖国培养有贡献精神的接班人。
关键词:大学体育;体育教学;思政元素;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0)48-0151-03
从当前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发展状况来看,他们正处在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绪日益丰富和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发展阶段,各方面发育还不成熟。正是因为他们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明显反应,因此形成了区别于中学生和一般社会青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1]。
高校公共体育课对培养体质健康、身心协调、持之以恒、永不放弃、品德优良的现代大学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其作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贯彻落实课程思政、实践三全育人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作为一项隔网对抗项目,乒乓球运动对场地的要求并不高,在室内或者室外进行都可以,并且其运动量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来制定。通过长期的乒乓球锻炼,人们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其身体素质,同时也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克服困难、单独作战的能力,以及集体主义和团队协作的精神。为解答如何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校体育乒乓球教学及其课程建设,如何实践与保障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思政”的实施,本文进行了以下探究。
一、中国乒乓球发展的历史与冠军的事迹融入
乒乓球项目是中国竞技体育中的优势项目,中国乒乓球队在每年每届的世界各类大赛中几乎都包揽了冠亚军,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这辉煌的成绩背后必然有着很多激动人心的故事,所以在乒乓球课程一开始,教师可以从乒乓球这项运动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讲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各种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与其他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乒乓球队不断打出各种各样激动人心的经典比赛,也在此过程中推出了一批又一批长期“统治”世界乒坛的“王者”,中国的乒乓球之所以能够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就是因为运动员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团队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有效的办法克服,而这种极强的团队凝聚力对新中国体育乃至各行各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载体,将这些历史讲授给学生,从而增加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可以从冠军人物的事迹着手,通过对他们成功路上的种种事迹的讲解,增加学生的兴趣,在练习和比赛中激励他们积极向上和顽强拼搏。
二、学习练习过程中的融入点
乒乓球项目作为一种技巧性很强的项目,需要通过大量的学习和练习才能够掌握基本的动作。在练习中需要两个人配合搭档,从一开始的配合不起来到配合默契,这期间可以引导同学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尊重搭档,从而达到增加学生与人交流、配合的目的。学习乒乓球的技术,从刚开始的“打不上”到慢慢上台,中间需要反复的练习和思考,在刚开始学习乒乓球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加强搭档之间的沟通。
(一)练习中的文明礼仪
文明礼仪不仅体现着个人素质和教养,而且体现着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是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因此,在乒乓球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课前讲授的方式,让同学们知道如何在练习中体现个人的素质以及文明礼仪[3]。
(二)练习中的互帮互助
互相幫助是指双方通过合作的方式而实现共赢的一种关系。国家队每年都会有一批人通过模仿国乒的主要对手被选为国乒主力的陪练,甚至还有国乒主力之间互相帮助,其目的是通过对对手的模仿帮助国乒主力对其主要对手的打法作进一步了解,同时让他们在此过程中取长补短,互相交流,共同进步。因此,在乒乓球教学中,教师可以让技术好的同学与技术差的同学配合,让他们在互相学习中,共同进步。
(三)练习中的思考
善于对问题进行反思,对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对动作和技术进行思考极其重要,这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技术的基本要领,而且能够使其在反复练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4]。
(四)练习中的强身健体
乒乓球作为一项大众基础雄厚的体育项目,可以通过运动者的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且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大学生专业课程安排紧张,因此,可以通过乒乓球练习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五)练习中的体能训练
乒乓球作为一项对体能要求较高的体育项目,对运动者平时的训练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在乒乓球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体能测试,如:跑步、蛙跳以及部分力量训练,加强学生的体能,增加其吃苦精神。
(六)练习中的意识
良好的意识在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练习中的竞争意识,对学生完成期末考核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让同学们树立竞争意识,不仅有助于同学们在期末考评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而且对他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也具有一定的作用[5]。
三、比赛中的融入点
乒乓球比赛是千变万化的,在比赛中一切皆有可能,有可能出现反败为胜的情况,领先再多也不能放松,否则很有可能被翻盘;落后多少都要坚持,不要放弃,就有胜利的希望,所以在比赛中包含的思政元素是最多的。由于乒乓球的球速快、体积小,且技术打法丰富多变,攻防之间转换迅速,因此在练习和比赛中要充分考虑到战术的发挥和运用。另外,在这种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开发智力,而且可以在比赛和练习中磨炼一个人的顽强意志品质,让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保持镇静,拥有克服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
(一)比赛中的难度
在竞技体育中,取得好成绩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国家乒乓球队每年集训之前都会到部队进行拉练,其主要目的是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以及培养他们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在乒乓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比赛和讲授的方法,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在模拟赛中体会运动员比赛时的氛围。
(二)比赛中的配合
团队配合对工作或者学习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竞技体育中,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运动员取得好的成绩。国家乒乓球队之所以能够在各种大赛中取得团体金牌,蝉联冠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每位运动员都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队员之间有着默契的配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将学生分成几个团队进行模拟比赛,拟定队长,让其负责比赛的排兵布阵,帮助团队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团队配合能力的培养能让同学们在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也树立较强的团队意识。
(三)比赛中的要求
“公平公正”无论在竞技体育中还是工作学习中,都是一种重要的判断标准和原则。不论是世界冠军还是初出茅庐的小将,只要在比赛中违纪违规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在教学中也应当如此,学生和老师也应具有“公平公正”的态度,让公平公正辅助教学顺利进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树立公平公正的意识,而且能让他们能够客观地评价事物。
(四)比賽中的体会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小将来说,他们有拼劲,而对“久经沙场”的老将来说,他们有经验,心理素质过硬,比赛中时常出现的逆转情况往往由老将创造。因此,在面对逆境时,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对个人的成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乒乓球运动作为一项对团队凝聚力要求极高的项目,要求运动员们要有极强的集体主义意识。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集体主义精神被一代代乒乓球人传承着。秉承祖国荣誉至上和心甘情愿为队伍贡献自己的力量的信念,是中国乒乓球队能够一直屹立于世界之巅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乒乓球人代代传承下来的“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乒乓球精神也在与时俱进。因此,乒乓球运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拼搏的勇气和爱国主义精神,还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和终身体育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晓冉.《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与实践———以武术选项课为例[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0(05):93-94.
[2]孙凤兰,高媛.大数据时代体育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20,4(02):105-107.
[3]王秀阁.关于“课程思政”的几个基本问题———基于体育“课程思政”的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9,3(34):188-190.
[4]胥春华.“课程思政”融入大学体育课程的思考[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80-83.
[5]杨鑫.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乒乓球教学的初步探索与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6):99+101.
(责任编辑:淳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