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与技能:新媒体时代的创意写作教学实践
2020-09-10邓素娟
摘 要:新媒体时代下,创意写作被认为能解决传统写作教学痛点,培养文化产业紧缺的创意写作人才。本文立足于对高校创意写作教学的实践探究,提出思维与技能并重的教学模式,秉持聚焦创意思维激发、紧抓写作技能训练的教学理念,注重成果导向,培养学生创作出符合时代需求、兼具人文审美的作品。
关键词:新媒体;创意写作;教学实践;思维;技能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4-0203-02
创意写作(Creative Writing)指以写作为样式、以作品为最终成果的一切创造性活动。其兴起于19世纪末美国高校文学教育改革,为美国乃至英语国家文学的繁荣、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及创意国家/城市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创意写作自2010年引进中国,历经10年,中国学者对创意写作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已经越过了“写作能不能教”的阶段,进入高校集中讨论“创意写作如何才能教好?如何才能切实对接时代需要和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阶段,目前如何将具有本土化特点的理论研究应用于实践教学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议题。
一、新媒体时代与创意写作教学
麦克卢汉曾指出:“每一种文化,每一个时代都有它喜欢的感知模式和认知模式。”在新媒体时代,写作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亟待改革的传统写作教学
新媒体时代下,人人皆可创作,任何个体或集体均可发布上传信息,拥有自己的传播路径,以写作为出发点的信息网上每个节点都可以是一位写作主体,新媒体作为传播媒介连接这些节点,各个节点信息互通、信息互联、资源共享,增强了创作者的动机和受体意识,创作生产内容的即时公开和强化互动使得创作的指向性更加明确。新媒体时代的写作具有写作方式灵活、素材丰富且收集便利、写作平台多样、写作时间和空间自由等特性,受众对写作内容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基于媒介素养的写作能力日益得到重视。
传统写作类课程教学方法重“教”而非“学”,教学内容注重写作理论和知识的讲授,实践过程中写作命题形式多是单向的、被动的,教学大多缺乏趣味性,启发性也不强,导致学生学完动辄一整年的写作课程后,写作的热情和动机几乎完全没有提高,写作能力提升也非常有限。教学过程中众多师生依然停留在“写作文”“套格式”的固态思维和写作训练中,导致学生的作品一直停留在“作业”的层面,不符合时代的需要,更无法与市场接轨。
(二)紧跟时代的创意写作教学
创意写作的根本理念在于承认每个人都有创意写作的能力,突破了文学创作是个体的天才灵感的传统观念,将其发展为在群体教学反复实践中的技艺提升,倡导写作能力可以靠后天学习而获得。创意写作教学具有创意性、实践性、商业性特点。创意性要求注重思维的训练和拓展,实践性強调创作技能实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商业性要求的是创意写作在文化产业中实现效益。
随着自媒体的崛起和普及,每个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自媒体平台,如今的大学生,无论是微信、微博、知乎、豆瓣还是QQ空间,至少有一个以上的账号可供使用,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其写作大多是随机和随意的,在无系统、无营养的写作中随意发挥。[1]创意写作注重“自我表达”,鼓励观察生活,感受现实,深入探索,发现并积累生活素材,将熟悉的材料写成文本,寻找想要的表达方式。这样的写作并非单纯的情绪宣泄,而是指向有创造力的内容生产。
新媒体时代下大量泛娱乐、缺乏原创性、空洞低俗的作品充斥网络,影响着群众的意识形态。创意写作教学在符合时代需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并非一味迎合市场,而是守住人文基础,注重作品的精神内核,确保审美的高度,有效促进创意文化发展。
创意写作契合了新媒体时代的写作诉求和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创意写作教学能切实培养服务文化产业经济的创意写作人才,学生可选择从事影视编剧、创意策划师、新媒体编辑、游戏策划、网络写手、自由撰稿人、文案工作者、作家等多种职业。
二、创意写作教学实践探究
新媒体时代的创意写作教学实践以创意思维激发、专业技能训练作为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由教师引导,逐层强化训练内容。
(一)创意思维的激发
1.挖掘创意潜力。新媒体时代下挖掘创意潜力,为写作注入有价值和意义的内核,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创意写作是一切“以创意为特点的写作类型”,创意是核心。创意思维是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资源,我们必须挖掘自身的创意潜力,才能更好地创作。创意大师赖声川以其“创意金字塔”图表详细剖析了创意的来源、创意的本质与创意的机制,他认为,创意是可能学、可能教的,并且每个人都具有能被激发的潜在创意能力。在开展此部分教学时,可从“初探自我创意潜力”的环节开始,利用“创意测试”“组合创新”等游戏和工具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创意潜力。鼓励学生多提问、分享观点、尝试新事物等,明确创意能够通过学习和培养获得的理念,循序渐进的训练可有效帮助学生形成自信,减少畏难情绪。一个人的创作可能是比较孤独艰苦的,而一群人的创作能使事情变得容易得多,互相激励,共同创作,能在写作的路上走得更远。集体创作也是美国好莱坞编剧和广告界创意团队非常热衷的一种方法,因此,团队创意潜力的挖掘也很重要。可以运用“激发问卷”“共建人物”等互动教学方法,有效帮助学生实现团队创意的激发。在这部分教学过程中,需要创建一种轻松自然的训练环境,才能更好地交流学习、挖掘创意。
2.加强内外双向的思维训练。没有内在世界观支撑的写作是空洞和不可持续的。写作的本源都是从自我出发,如安东·契科夫所言:“我所学到的有关人性的一切都是从我自己这儿学来的。”[2]个人的经历是有限的,而人类群体的感知和情感模式却有共同之处。新媒体的出现使创作者感知世界的方式和途径发生了变化,改变了以往获取经验的方式,创作者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广的空间去接触更加多样的思想和情感,在无限的信息世界和真实世界之间,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创作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创意写作教学需致力于加强内、外双向的思维训练。“向内”即自我观照,重新认识自己的经验、情感、习性与智慧,“外向”则是构建自我与世界、社会、他人之间的关系认知。在教学中要让写作者适应创意写作中“打开自己”的状态,可以对自我和家庭故事的挖掘作为训练起点,鼓励学生不断自我探索,增加对人性与世界的认知。
3.打通想象、联想和发散思维的通道。想象是人脑创新活动的源泉,联想使源泉汇合,而发散思维为这个源泉的流淌提供了广阔的通道。想象力是创作者在头脑中已有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改造和重新组合创作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使用音乐、画面、文字等设计训练帮助学生激发想象力。联想思维是开启脑中已有记忆进行资源重组实现创新的钥匙,而发散性思维则是在一个观点或答案的基础上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发散出无数的思路,且可以不断向外扩展多角度思维空间。在打通想象力、联想和发散思维通道的教学过程中可借鉴多个学科的积累和成果,将心理学、教育学、广告学甚至哲学等学科的方法纳入教学环节,可借鉴的方法有脑力激荡法、心智图法、强制关联法、曼陀罗思考法、逆向思考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其积极参与到训练中。
(二)专业技能的训练
1.系统性的专项训练。技能的培养和提升,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系统性的专项训练,系统性的专项训练一般应包括创作技巧、修改技巧的训练。创作技巧包括搜集和选择写作素材、列提纲、提炼主题、确立故事发展主线、确定主视角、设计情节、塑造人物、场景描写、对话描写、文体的选择和转换等。修改技巧的训练对应在任何一个写作环节,促使作品不断完善和提升。每个环节的技巧都要结合思维训练部分的成果,开展有效的真实训练,从而实现学会技巧到对实际技能的掌握应用。
2. 结合课堂内外训练。课堂内外训练应注重利用课中与课后的不同教学引导方式。课堂上重点激发写作兴趣、开发写作创意、讨论写作技巧和解决写作难题,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开展针对性、特写式的小练习,帮助学生将创意具体化,并构建初步写作框架。课后注重学生技能的转化,引导学生有效利用课堂上得出的创意和素材形成完整作品,并发布在微信公众号、简书、知乎等自媒体平台,教师随时通过网络进行反馈和互动。同时,教师不仅要会教,还应会写,可利用自媒体平台发布作品与学生交流,不断拓展学习边界,实现课内课外、线下线上互动的有机结合。
3.注重学习成果导向(OBE)。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针对行业文本体裁和内容需求,基于学习成果导向,逐步实现作品向产品的转化。作品的转化既能有效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又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教学环节应增加大量与市场接轨的实训项目,可积极对接新媒体平台资源,如腾讯推出的“谷雨计划”、知乎推出的“故事大赛”等项目,均可结合教学计划纳入实训内容。鼓励学生挑战市场真实需求,主动反复打磨作品以符合市场要求,使学生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和不足,主动学习提升写作技巧和水平。建立既能写又能教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并依托双师型教师团队的行业经验与资源,开展与市场接轨的实践活动,打造校内实训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学、服务、市场的结合,以实战模式,形成实务演练、拓展训练为特色的机制,构建“学研产用”“教学做”密切结合的培养模式。
在探索和实践的過程中,实施以“聚焦创意思维激发,加强专业技能训练”为中心的教学方案,课程坚持创意写作能力培养为主导,注重过程考核和学习成果,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与实作水平,结合多种评定方式,增加反馈激励措施,把课堂内外的成果均纳入考评内容。实践的成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积极参与写作活动,课堂氛围好,课后实践主动,学生发表多篇作品,获得多项奖励,部分作品逐步转化为产品,逐步实现了与市场的接轨。
三、结语
通过探究新媒体时代的创意写作教学,明确了创意思维训练是决定作品内核与价值高度的关键要素,而专业技能训练决定了作品是否能够准确表达与还原作者意图,两者紧密结合,方能使写作适应新媒体环境,避免写作流于俗套或成为空中楼阁。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新媒体时代下创意写作教学创意思维训练和专业技能训练并重,逐层强化交互结合的教学模式,丰富多元真实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创意写作人才提供了颇具实操性的方法和思路,进一步促进了创意写作的本土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俊飞,黄德志.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意写作能力培养特征分析[J].文学教育,2017(1):74-76.
[2] 许道军,葛红兵.核心理念、理论基础与学科教育教学教法——作为学科的创意写作研究(之一)[J].写作(上),2016(3):3-13.
作者简介:邓素娟(1984—),女,云南昆明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文学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