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新闻的创新生产路径
2020-09-10刘昕怡
摘 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着力点已从新闻宣传转向了新闻舆论。如何利用好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工作,实现党的声音深入人心,是我们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类获奖作品为例,从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两个方面探讨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新闻的创新生产路径,以期为主流新闻扩大影响力,更好地发挥其引领作用带来启示与思考。
关键词:媒体融合;主流新闻;中国新闻奖;创新生产路径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4-0001-02
2019年是媒体融合类奖项被列入中国新闻奖的第二年,相比2018年,委员会将原来的“融媒短视频”“融媒直播”等奖项名称改为“短视频新闻”“移动直播”“新媒体创意互动”“新媒体报道界面”“新媒体品牌栏目”“融合创新”6个部分,突出了作品的网络性与新闻性。在媒体融合发展势不可挡的大环境下,此类奖项的设置,不仅肯定了获奖作品在融媒转型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且为主流媒体以及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创作与传播提供了借鉴和思考。
一、媒体融合——主流新闻传播的新环境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社会建设全面推进,互联网日益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新媒体逐渐成为主流新闻新的重要阵地。这就意味着,主流新闻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更加及时、全面、具体、多样地传播到大众身边,满足受众对新闻内容的多样化需求,更好地发挥主流新闻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作用。因此,创新主流新闻生产传播策略,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任务刻不容缓。面对势不可挡的融媒体大环境,我们要立足形势发展,坚定不移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使主流新闻以更及时、更广泛、更全面、更高效的姿态面向大众,从而进一步提升主流新闻的影响力。
二、贴近群众——主流新闻创作的新内容
在之前的新闻传播环境下,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主要着眼于新闻宣传工作上,注重宣传效果,而我们党的新闻工作也主要是围绕党的方针政策展开。从党的十八大以后,主流新闻的创作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创新,新闻生产内容也更加贴近群众,向平民化转变。
(一)理念创新——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中提出,主流新闻要兼具党性和人民性,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一等奖作品《父亲·我们·时代》,是新华社为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推出的重磅新闻短视频。作品以37年前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开篇,通过父亲的眼神穿越,回望40年来为改革开放作出贡献的父亲们,从而致敬改革奋斗者。与此同时,作品暗藏着父亲对春苗破土、春风化雨的新中国的见证以及目送中国人迈向新时代的历程,在不知不觉中勾勒出改革开放40周年的奋斗图鉴。结尾处“老羚羊舍命为小羚羊打开一条生命通道”的故事,也恰如其分地点出了共产党人的改革初心和历史担当,实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由此可知,党和人民不可割裂,并且无法相互取代,新闻生产工作必须既能阐释党性的基础性,又能实现人民性的利益诉求,唯有如此才能推动新闻事业的进一步长远发展。
(二)选题创新——国家大事与生活小事相统一
一个好的新闻作品,不仅要有深度,而且要有温度。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仰望星空,关注国内外政治大事,还要脚踏实地,留心观察身边民生小事。从获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主流新闻的选题已颇为广泛,不仅有展现我国大好河山、美丽景色的《海拔四千米之上》,还有展现少数民族旧貌换新颜的《苗寨“十八”变》;不仅有第一时间报道国际事故的《直击7·5泰国普吉游船倾覆事故现场,救援仍在进行》,还有跟踪报道身边突发事故的《生死时速!患者心脏骤停,桂林女医生跟着病床边跑边做心肺复苏》;有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政策的《百天千万扶贫行动》,也有关注身边企业运营状况的《ofo迷途》。可以说,正是主流新闻选题的不断创新,才造就了新闻内容的丰富多彩,使新闻媒体赢得了更为广泛的受众。
(三)话语创新——主流话语与大众话语相统一
在之前的传统媒体环境中,主流新闻的宣传内容更侧重于主流话语与精英话语的表达方式。而随着大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在新媒体崛起后,大众的信息接收习惯发生改变。新闻中的大众话语表达方式逐渐占据主体地位,形成了主流话语与大众话语相统一的局面,新闻的传播效果也随之增加,更能引起百姓共鸣。
首先,新闻的话语表达主体发生了改变,在专业的播音员或者记者进行新闻讲解之外,还邀请了各个民族各个阶层的普通百姓,以他们的视角分享新闻故事。例如,一等奖作品《臊子书记》,以扶贫干部宋鹏本人为话语表达主体,通过他的自述讲述了自己带领村民挖掘地方特色,打造电商产业链,铺设出一条带不走的幸福路的故事。作品在接地气的同时,侧面展示了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卓然成效,让我们不禁对祖国的成就感到骄傲。其次,对新闻的话语表达内容进行创新。一些新闻并没有将讨论定于宏观叙事,而是找准话题的微观切口,强调个性化叙事,从而更好地展现个人对现实问题的看法和回应,以增进大众对国家各方面变化与发展的理解。一等奖作品《ofo迷途》,调用了11个城市的记者在街头采访调查ofo小黄车的运营情况,通过采访对话各地区ofo公司工作人员、政府部门人员、交警部门人员以及街头路人,展现个人对ofo运营现状的看法,从而还原了这家企业真实的衰落面貌。这不仅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權,还为共享经济行业带来借鉴意义。
总而言之,我们不是说要完全摒弃国家大事的报道,完全抛弃主流话语表达,这样做只会失去主流新闻的引领作用,而是在媒体融合时代,用更加创新的方式将国家大小事有机结合,创作新闻新内容。除此之外,新闻内容也要更加贴近群众,新闻舆论工作者要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1]只有平民化的新闻内容,才能引起群众的情感共鸣。
三、创意互动——主流新闻生产的新形式
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新闻的传播改变了以往严肃无趣的单向传播模式,进而转向人人都可互动的沟通模式,受众不再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而是强化了自身主动参与的权利。这就促使新闻产品在生产时进行创意设计,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调动受众的积极性,吸引受众参与,从而加强受众的参与感和沉浸感。
(一)互动技术创新
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类获奖作品融合了多种科学技术,创新了新闻作品的表达形式,最大限度还原了新闻现场,激发受众多感官体验作品,加强了他们的互动沉浸感,从而提升了主流新闻的社会价值。
具体来看,短视频新闻作品的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视频拍摄技术和视频制作技术方面。移动直播作品主要应用4G多链路聚合无线传输技术、航拍技术、全景拍摄技术、多屏联动技术等融合技术,力图最大限度满足受众第一时间了解事件、获取信息的需要,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新媒体创意互动作品和新媒体报道界面作品以H5技术为主,利用H5技术天然的场景搭建优势进行新闻生产创作。这其中又涉及多人脸融合技术等多种新兴技术,通过游戏、抽奖、答题等创意方式促进用户参与互动。新媒体品牌栏目获奖作品主要运用动画制作技术、HTML搭建技术和多种视音频制作技术来进行内容生产,在创新中不断增强栏目的生命力。最后,融合创新类作品的技术运用比较广泛,CG特效技术、人工智能技术、H5技术、360度全景拍摄技术、航拍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等在其中都有运用。其中,人工智能技术还集智能采集、人脸识别、语音合成、版权监测、用户画像等多种技术功能于一体,真正展现了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为新闻内容的生产打好了基础。
(二)互动设计创新
有了科学技术的支撑,互动设计的类型就变得多种多样了起来。新闻工作者们利用集体智慧和头脑风暴,力图让新闻变得更加简单易懂,生动有趣。除此之外,他们还努力引导用户深入参与,加强用户与媒介之间的关系,试图为主流新闻的深入传播打造一条更为亲和的实现道路。
除了上面提到的《幸福照相馆》是创意互动最典型的例子以外,一等奖作品《改革开放40年·长沙有多“长”》也凭借深刻的主题、高远的立意和令人耳目一新的互动形式获得大家的喜爱。作品开头以设问的方式激起了受众的点击欲望,后又将文字、音乐、图片、短视频与720全景技术和航拍技术等进行跨界融合展现,将极简的文案融入绚丽的场景展示中,真正做到了将新闻“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了“键入用户掌心里”的霸屏效应。为了调动用户积极性,制作组还在作品最后加入了拼图游戏的元素,在观看新闻的过程中收集拼图,并在观看结束后拼好拼图,就会出现彩蛋短视频。这不仅给予了观众游戏通关的满足感,还给主旋律作品在无形之中找到了入眼入耳入心的传播落点。
(三)互动形式创新
除了屏幕互动这种常见的新闻传播方式外,广大新闻工作者还积极探索传播的新形式。他们不再满足于将新闻编辑加工好后传递给大众,积极探索诸如线上直播、线上线下联合互动的形式将新闻实时展现给大众,并及时收获大众反馈,促进大众对新闻的深度参与,提高新闻的影响力。
例如,移动直播类二等奖作品《益阳南洞庭下塞湖拆围收官战》报道了湖南省的南洞庭下塞湖矮围,严重危害洞庭湖生态安全的新闻。在拆围期间,记者三赴现场,以多视角、多场景、多维度直播的形式对拆围工作进行全方位报道,叙事衔接紧凑,画面强烈震撼,语言接地气,后续配以航拍短视频加文字报道的形式,进一步扩大了新闻的传播力和引导力。再例如融合创新类二等奖作品《时光博物馆》,采取了线上主题报道与线下创意体验相结合的新闻模式,通过五大场馆、九大互动创意体验的形式,将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最深切的变化进行具象化呈现。[2]其将线下沉浸式体验与线上多媒体融合互动结合在一起的新聞生产模式,是新闻媒体融合报道的一次创新性尝试。
四、结语
随着媒体融合进程的不断推进,媒体融合类新闻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新闻类型。第二十九届新闻奖获奖的媒体融合作品,为今后主流新闻的创作生产指明了方向,带来了借鉴意义。我们要利用好眼下的有利环境,从新闻的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扩大主流新闻的影响力,发挥其主流舆论思想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DB/OL].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n1/2016/1107/c64094-2884 2465.html,2016-11-07.
[2] 人民日报社.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参评推荐表《时光博物馆》[DB/OL].中国记协网,http://www. zgjx.cn/2019-05/24/c_138083032.htm,2019-05-24.
作者简介:刘昕怡(1997—),女,山东烟台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