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开展策略

2020-09-10李晶晶

南北桥 2020年24期
关键词:开展策略合作学习初中数学

李晶晶

【摘    要】合作探究教学是合作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的有机融合,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探究教学法要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研究者身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实践探究中学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  合作学习  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4.076

伴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小组合作”已经普遍出现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主要指的就是利用小组或者团队完成共同的既定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按照学生的能力、兴趣以及个性,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进行明确分工,相互学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开展小组合作活动。但是就目前小组合作的应用情况来看并不乐观,据此,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低效的原因,探究其下一步的应用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非常的重要,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去引导学生,才能转变学生对小组合作的基本认识,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小组合作意识。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教师应结合教材中的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设计“重走历史之路,发现勾股定理”的合作活动。让学生分组,通过组内合作,在网络、课外教辅资料中寻找勾股定理的验证过程,并在课堂进行展示讲解。教师要善于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来解决数学问题。教师或者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逐步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品尝到合作学习的甜头,慢慢的学生会爱上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也会慢慢地培养起来。

二、合理分组并制订小组合作原则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科学合理地建设学习小组是达到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许多教师在建设学习小组时考虑不够充分,仅仅是按照位置或者成绩来对学生进行划分,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爱好、知识层次和性格特征等多方面的因素,以至于小组内的合作氛围不够浓厚,小组之间的综合能力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后续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分组时要保持组内的多样性和组间的均衡性,使小组内部的成员在能力、性格、知识水平上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而各个小组之间在综合能力上要相对平衡,从而使小组间能够展开公平、合理的竞争。其次,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要互相监督,不能小组成员一起走神而不讨论学习。

总体来说,教师要遵循相对均衡、相对固定化和自愿的原则建组,从而在课堂上营造出友好、稳定、平等的合作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使他们互相学习对方身上的优点,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三、改变课堂结构,以学生为中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成一个引导者,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拟定恰当的学习主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教师也要耐心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交流状态。

如教学“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有学生会提出问题:“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中为什么不包括重合呢?”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和看法,教师不要急着去给学生分析和讲解问题让学生立刻知道答案,而是要让学生根据“重合”这个关键词去探讨,然后引出“相离”“相切”等数学概念。围绕“重合情况下我们是否可以把两个圆看成是一个圆”這一话题展开分组辩论。因为在初中数学中,重合这种关系在几何中不被强调甚至刻意回避了这个概念,所以在讨论过程中,结论已经不再重要了,这样的情况下,每一组的学生经过辩论,对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的研究会更加深入而具体,有利于培养其思考、质疑、创新等学习能力。

四、合理地设置合作探究的问题

合理设置所要探究的问题也是合作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如果教师设置的问题太过简单所有学生都能理解的话,那么合作探究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倒不如让学生独立学习。如果教师设置的问题连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都毫无头绪,那么小组合作探究也很难有一个好的结果。因此,教师一定要严格把控问题的难度。例如,在进行初三的复习工作展开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就“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这三种方程之间的联系、区别进行探讨、总结,这三种方程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而有一部分学生常常把它们的概念混淆,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成立合作小组一起去进行探讨、研究,这样既不会失去合作学习的意义,也能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有所收获。因此,从这方面来讲,教师一定要合理设置问题,提升合作探究的意义。

五、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反思

合作探究学习成果评价可采取多种方式,不但要让教师评价,同时要进行学生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评价的范围也应该大一些,不但要评价学习结果,也可以评价学习过程、学习态度、探究方式、合作能力等方面。同时要注意的是评价必须公正,评价要以宽容和鼓励为主,不应该盯着学生的错误和缺点。初中生年龄较小,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阶段,数学知识储备不足,数学应用能力还在培养阶段,在探究中出现错误、存在不足也是正常现象。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多鼓励表扬学生,放大他们的优点,弱化他们的缺点。学生在探究中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会更有成就感,这样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探索精神

合作探究式教学主张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能力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和培养,但是如果缺乏正确的指导,很可能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即让课堂成为好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以及缺乏一定能力学生的“避难所”。这样的状态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两极分化的趋势只会愈发严重。因此,在开展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让学生愿意参与其中。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实现:其一,教师一定要注意设计问题的层次性和包容性,给每个学生都留有思考的余地;其二,做好组内的分工,争取每一个人都有职务和任务。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初中的数学教学模式应当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优化,数学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改革课堂讲解的模式,引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之中,发挥课堂主体的地位,进而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之中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树立数学学科学习的自信心,综合提高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慧琴.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策略分析[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12):42,48.

猜你喜欢

开展策略合作学习初中数学
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策略研究
空手道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展价值与开展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