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0-09-10黄杰武

南北桥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读图能力初中地理培养

黄杰武

【摘    要】众所周知,对于初中地理的教学过程来说,相关知识的掌握是一个关键和重要的教学环节,而地图是初中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初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进行相关浅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读图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0.031

众所周知,地理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其中有很多的知识,而且相关的知识是很难通过文字表达清楚的,因此在很多问题的讲解过程当中,如果教师只是用语言进行讲解,那么学生很难实现对相关问题的掌握,而且长此以往还会产生一种厌倦的情绪。在此种情况下,作为教育人员,我们应该对教学方法给予有效的完善和优化,强化学生的读图能力,进而为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地理读图能力对于地理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生来说,其自制能力相对还是没有发展完善,而且其处于青春叛逆期,很容易对于大量的文字产生一种厌倦,无法产生兴趣,而通过融入地图的认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显著加强学生对于客观形象事物的感知力,从而激发其学习热情,这对于提升其智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都非常有意义。

(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地理知识多而繁杂,其涉及社会和生活中的各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此,要想简单的记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通过地理地图来帮助学生进行记忆,便于学生对于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那么在解决相关问题的时候,通过反复的阅读和自己的画图,就能够实现有效记忆,强化其对知识的基础掌握。

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

在常规课堂教学中,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在进行关键知识讲解时注重地理知识本身与地图之间的联系,尽量增加与读图相关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占比。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当提升自身在地图上进行授课与讲解的能力,在某些自然地理知识讲解时将地图作为基本载体,在地图上将课本知识进行讲解并适度进行拓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于地理知识进行准确掌握,更加能够将知识学习与地图进行紧密联系,从而使学生对地图本身更为熟悉。

(二)熟悉图表语言,掌握读图步骤

要想学会读图,学生就要掌握图表语言、弄清图表分类、掌握读图步骤。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弄清地图符号。地图符号是表达地图内容的点、线和图形。各种符号表示的地形、地物、长短、大小均有不同。因此,识图最基础的就是认识符号语言。同时,看图应有序,不能拿着图就乱看一通。图表传达的是有序的信息。学生应一步步按照步骤从图中获取所需信息。就目前的初中学习来看,经纬度、比例尺、陆地、海洋、风向风力、气温、降水、气候、人口等在图表中的符号标识需要学生认真学习并辨别,学好相关知识。

(三)激发学生识图兴趣

要想让学生从地图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学会表达和分析地图中所蕴藏的地理知识,在脑海中构建空间体系,能够进行图形和信息的自由转换,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教师要讲授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地理知识。拥有独立的识图能力,学生将终身受益。初中地理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地理植根于生活,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课本上的地理知识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同时,教师应注意讲课的方式,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自发去图表中找答案,经过日积月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较强的识图能力。如笔者在每节课后都会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PPT的作业,指定主题,但要求PPT中必须包含地图讲解。学生可以查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在自己弄明白后讲给全班同学听,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提升对地图的兴趣。

(四)精化地图内容,转变教学策略

从教学内容分析,初中地理涵盖的知识内容是有层次性的,也就是说它是一个由浅入深、有低到高的学习过程,这也体现出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综合性,例如,学生在研究人文地理方面内容时,其中会涉及到自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将具体的概念逐一概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地图中森林覆盖率的变化、发生自然灾害的频率以及大气臭氧层分布情况,然后根据观察到的数据开始研究自然环境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总结观察地图可以为我们带来哪些有价值的信息,或分析地圖的关键内容后我们还能联想到哪些领域的知识理论等,像这样的思考问题都值得我们仔细研究。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教师的教学体制和理念似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设计地理图像时也比以前更加严谨精细。再这样鲜明的对比下,我国的初中地理教育才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这也更加贴近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五)基于地图特点,提高学生解析问题能力

初中地理教材涵盖的内容不算多却比较宽泛,因为它要将具备地理特性的知识都概括在教材内容中。因此,教师要基于地图特点对不同地域时期的地理概念进行整理加工,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地理问题的解析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时,根据地图的数据显示我们发现我国年降水量具有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特点。主要原因是我国东南靠海,西北深入到大陆内部,从而使我国的水分循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弱。还有一点就是夏季风的影响,它由于受到高大山脉的阻隔和距离的制约,所以离海岸线较远的地区的降水量就偏少,距离海岸较近的城市的降水量就比较丰沛,从这我们就能看出地图教学的直观性的作用,也能体现出初中地理教育所遵循的理念。

综上所述,读图作为学习初中地理的一个必要环节,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地理学习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时,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读图技巧,加强培养学生们分析地图和图文转化的能力,同时还要让学生们试着动手画图,学会填充地图,以便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读图能力。

参考文献

[1]汪富明.试论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时代金融,2018(24):299+304.

[2]徐进伟.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资源,2018(08):61-62.

猜你喜欢

读图能力初中地理培养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定向运动制图能力与定向运动员能力提高的研究
中国现当代绘画鉴赏对高中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