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课程背景下体育与学生健康人格之间的关系
2020-09-10武赠然
武赠然
【摘 要】多数的体育教学都是通过让学生先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之后才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放在首位,并通过有效地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来健全其人格。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 体育教学 健康人格 相互关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0.074
在多年体育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多数人都感到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单纯地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将不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身体的素质。如果没有充分挖掘体育内部的精神,自然也就不能够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于是,多数人都在考虑如何在小学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让体育精神更好地影响学生。这也是小学体育教育追求的更高目标。
一、新课程背景的要求
在新课程背景下,专业人员对课程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也会对学生的“自主参与”、“社会发展”和“文化基础”提出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学生只学好文化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多数教师也在探讨体育与学生健康人格之间所存在的关系。
在新课程背景下,老师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如下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要坚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并有效地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最终也就能够将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贯穿其中[1]。第二,充分注重时代性。在新课程标准下,多数要求都反应出了新时期经济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并体现出了更加先进的思想,最终也就能够使得成果有很大的前瞻性。第三,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学生需要将核心素养根植在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土壤中,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二、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所有的体育教师都是体育工作和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体育教师也只有先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并在工作中充分地为人师表,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健康成长。
可以看出,体育属于一种综合性的学科。与其他文化课的老师有显著的不同。体育教师自身的素养一定要到位。一方面注意按照体育教学的大纲进行教学。另外一方面也一定要真正做到“一专多能”。这样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从事体育教育,另外一方面则能够更好地指导各类群体活动。注意在教学的过程中正确地讲解相关的动作,之后也就能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在第一时间就发现和纠正学生上课过程中的错误动作。
另外,注意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并全面培养学生本人的人格。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精神素養、文化素养和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也算是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三、培养体育与学生健康人格关系的策略
(一)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小学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包含诸多方面的内容。在课余的时间,老师可以让小学生之间开展各类对抗赛和邀请赛,各种各样的运动会更会为学生参加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2]。一方面,体育运动符合小学生竞争的心理活动,很多小学生也非常热衷于这样一种形式。体育比赛的存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更能够让更多的小学生参与到课余活动中来,更多的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
虽然体育教学活动都是以身体的活动为主要的形式。但是它的内部也饱含着一系列的知识信息和心理活动。因此,在实际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多学生也可以通过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变得更加机智果断。多数学生也能够在体育活动中更好地表达内在的感情,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陶冶学生的情操。诸如韵律操、健美操和其他活动就是能够提升学生的气质。很多成绩不是很好的小学生更喜欢在体育课中收获成功感和成就感,最终也就养成了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现代的生活模式。此外,更多复杂的技术动作也能够让学生感知外部的形态,并让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最终,小学生的智力水平也会有所提升。
(二)参加体育活动增进学生的友情
多数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在完成紧张功课的过程中,体育活动一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很多小学生会为了追求生理和心理上的放松而参加更多的文体活动。多数学校当地体育活动需要将教育、健身和娱乐集中在一起。多数学生可以在参与体育活动之后获得一种心理上愉悦的感受。因此,在实际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掌握有关技能之后更好地提升其他各方面的素质,并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充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适合小学生本人的体育活动有很多。无论是个人的体育项目还是集体的体育项目。学生在参加之后都能够更好地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并有效地规范个人的行为[3]。学生在参加完各类体育运动之后也能够更好地学会独立观察和判断。于是,不同种类的体育运动自然就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的精神和独立的人格。
(四)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在有关规定的约束下,学生可以通过遵从相关的规定来认识问题。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也会形成爱憎分明和态度鲜明的人格精神。多数学生更能够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形成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之后也能够更好地调节个体行为。从本质上看,体育运动属于一种对抗的游戏,不仅是人身体和意识的对抗,更属于一种技术和战术的对抗。因此,每个学生都要学会辩证和客观地分析问题和观察问题,并学会依靠自身的实力去追求体育真正意义和价值所在。
(五)借助体育活动树立学生的成功观念
在实际进行体育教学时,学生本人的思想、能力和意志等因素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例如,在跳高和跳远的过程中,在面对一个新的高度和一个新的距离时,学生一般都会想着是否能够有所超越。但是这样引发的一连串心理特征却给人很大的变化。成功者往往会有很强的喜悦感。失败者经常会被沮丧、冲动和急躁等负面的情绪所包围。因此,体育教师作为一个教育者,必须要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正确地看待成功和失败。并让他们学会在顺境中不骄傲,在逆境中学会成长[4]。这样自然就能够激励他们用于战胜困难,并在今后养成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学生会不断地经历失败和成功的磨炼,并在之后获得成功。其抗挫折的能力会大幅度增强,情绪也会变得更加稳定,最终才能够在逆境中成才。
(六)借助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正因为体育教学活动有着特殊的形态。因此,小学生都能够以个体或者群体的方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他们自身的身心也会投入到活动中。在相互接触、切磋、活动和对抗的过程中,学生的个体与个体以及集体与集体之间,其人际关系的交流变得更加直接和广泛,最终也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课堂,这其实会在某种程度上满足学生进入启蒙社会的心理需要。作為一名老师,可以充分地利用这种模拟社会的环境去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学生在此过程中也能够交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朋友。最终也就在正确处理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之后更好地适应社会。
学生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出属于自己的行为规范。人和人之间一定要注意团结友爱和关心鼓励。这样,到了日常交往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成为集体中的一分子,并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并在日常生活中热爱祖国和关心集体。大家在协同配合之后就能够增强彼此的凝聚力。学校、班级和老师在充分展现属于自己的爱心之后也就能够得到来自社会同等的信任和友谊。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也能够更好地学会在集体中生存,今后上了社会也能够更好地融入集体。
(七)借助体育活动调节学生的情绪
只有将学生的情绪和认知充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够让更多的事物刺激学生,从而形成不同的评价。好的评价容易衍生出积极的情绪,坏的评价容易衍生出消极的情绪。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成功观,另外一方面要让学生自己去学会调节情绪。在积极引导学生之后,学生就能够将消极的情绪转化为积极的情绪,最终都能够对社会全面地进行适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处理消极的情绪,从而让自己取得更大的发展。
四、体育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可塑性非常强。体育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并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去爱护学生,并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一)热爱之情才能够为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基础
只有教师真正地热爱体育事业才能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来,并更好地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体育教师在关爱学生的过程中自然能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这样不仅会直接增强学生本人学习体育的兴趣,更能够直接提升学习的效果,最终也就能够更好地保证师生关系。例如,如果天气较热,老师要让学生少穿些衣服,如果天气较冷,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加衣服。如果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身体不舒服,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休息。这些看上去很小的小事,学生往往能够从点滴小事中去感受到温暖,从而更好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
(二)期待之情为培养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必要条件
正因为小学生自身的阅历较少,所以经常会依赖老师的判断来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估。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体育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教师尤其要从心灵上支持学生,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获得自信、力量和勇气。对于小学生而言,某些体育活动的难度较大,在锻炼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诸多困难,学生在锻炼的时候就会产生畏难和退缩的情绪。很多学生也会因为自认为做不来而不愿意去努力[5]。如果此时教师能够对学生抱有一定的期待,甚至认为他们一定能够成功,自然也就会给学生很大的鼓励。如果教师本人首先就失去了信心,甚至对自己的学生感到失望和厌烦,学生自然会在之后彻底绝望。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期待能够让学生有更大的勇气去战胜困难,也就会更愿意去上进。
(三)以愉悦之情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
如果教师能够在愉悦的情感下进行工作,自身的思维自然会变得更加敏捷,语言也会更加富有情感。例如,老师在进行示范的过程中能够配合丰富的面部表情,自然也就能够创设出轻松、欢乐和较好的教学情境,也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住学生的心,更多的学生会愿意进行体育学习。又因为教师本身和学生接触的较多,所以自然能够激发他们更好地去进行体育锻炼。
例如,很多学生在进行跳高和跳远的过程中屡次达不到目标,在进行投掷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违法乱纪的现象。如果教师不能够以平和的情绪去处理问题,自然也就让学生在遇到困难之后不想进行体育锻炼。这些所谓的突发事件不能够成为新的契机。有些老师在学生犯错之后会直接发怒,最终也就影响了原本良好的教学氛围。
有些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本身心情就烦躁和压抑,如果不能够及时处理这种情况,就会直接失去理智,最终会因为走火而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于是,师生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紧张,最终也会严重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任何一名体育教师都要学会带着自己的欢笑走进课堂,并注意用自己愉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于是学生就会在愉悦的环境中接受体育教育。
(四)宽容之情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条件
多数体育教学活动都显得较为复杂,更多的学生因为一直都在活动,所以难以集中在一起。很多学生甚至会借着上体育课的机会干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因此,教师在遇到这种情况之后,应该第一时间去了解事情的真相,并注意用能够和学生产生共鸣的教学方法卸去学生的心理负担[6]。尤其不能够一直去指责学生,注意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他们想一想,最终也就能够采用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改正。这种宽容而大度的情感让学生觉得教师会很有人情味。后来,更多的学生会愿意去亲近自己的学生,最终也就能够唤起学生本人的激情。
五、结束语
只有让更多理性的认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才会更加愿意去行动。另外,体育教师更需要重视自身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和示范作用。注意在有效地完善自身人格精神的基础上去挖掘体育精神内部的要素,这样就能够使得我国的体育教学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也会是我们体育教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徐龙国.浅析体育教学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J].大观周刊,2017(5):69-74.
[2]欢浅析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J].神州(上旬刊),2017(5):129-134.
[3]李金钟,杨团结.浅析体育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J].才智,2016(5):63-69.
[4]殷晓辉.创造性思维的自组织理论与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福建体育科技,2017(3):156-63.
[5]缐步正.中学体育教学对健全学生人格作用之浅析[J].科技资讯,2017(5):96-104.
[6]邵桂华.对我国体育教学目的论的梳理与评判:自组织体育教学目的论构建[J].体育科学,2017(3):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