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0-08-21任晓英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初中数学培养

任晓英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深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目前教学在前进道路上的重要指路明灯。以此为背景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對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地优化与创新,改变传统以学生学习成绩为唯一评判标准的教学观念,将更多的教学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全面发展能力上,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与培养,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初中数学教学价值,更好地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4-101-2

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所以这个阶段是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最好阶段。为了高效完成素质教育所下达的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任务,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从实际教学为出发点,合理的利用各种时代发展的优秀产物,制定多种符合学生学习的优质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优质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优质的学习环境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以此为初中数学取得阶段性的教学胜利增添一份坚固的力量。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行,学校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提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高效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还可以开阔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提升学生开展数学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以更积极地态度与状态开展数学知识的深度探究,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的学习思路,顺利地完成数学探究学习任务,以确保学生在学习前进道路上的不断突破。为了让学生今后能够更好地开展数学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势在必行。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从实际教学为出发点,落实更多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搭建坚固的前进阶梯,以推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一步步前进。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全面的运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就可以将一些抽象复杂的数学概念知识与数学问题以更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样不仅能够更便于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积极性,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基础。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反比例函数》一课时,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按照教材上的内容给学生进行按部就班的讲解,不仅没办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还非常容易消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以动画的形式为学生展示之前所学习过的正比例函数图像,让学生通过动画图像更直观地了解到x值在增大与缩小时y的变化,这样就可以初步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师再由此引导学生想一想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性质应该是怎样的?试着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总结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性质。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不仅可以改善传统数学教学的枯燥性与乏味性,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探究与学习的能动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引导下循序渐进地开阔自身的学习思维,以此更进一步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加快初中数学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

2.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都是由教师直接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灌输,但是这样的教学就很难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思维得到有效地散发,会从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而问题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就改善了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弊端,通过问题情境教学的合理运用,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相对自主地思考空间,进一步突显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地思考与探究中打开自己的学习思维,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也能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搭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逐步实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更深刻的记忆与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将更多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提出相关的课堂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对课本知识的探究与分析进行解决。如什么是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有哪些?等等,通过相关的问题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究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地思考与分析进行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思考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探究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以此达到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实现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全面发展。

3.开展生活化教学,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剧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数学知识它既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服务于我们日常生活。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数学教学内容与数学和生活之间这种取自于回归的关系进行有效地融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寻找到生活中的各种数学知识,深刻地认识到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学会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以此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实现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二元二次方程和方程组》一课时,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就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进行融合,给学生列一个生活化的问题来进行课堂教学的导入。如,在元旦晚会上学校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更优质的观赏体验,便对大礼堂的座位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已知,原来学校大礼堂有500个座位,每排的座位数一样多,现在学校在每排减少了2个座位,并减少了5排,现在学校大礼堂的座位数相应减少为345个,那么学校大礼堂原来的座位排数是多少呢?每排有多少个座位?通过以这个生活化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二元二次方程的探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二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知识,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开阔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引导学生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学会灵活的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从而让数学教学的价值意义可以得到有效地散发,高效完成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任务,以此更进一步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

三、结语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在教学体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则是保证数学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性因素。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确保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教师就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落实有效地数学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空间,以此实现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李娇娇,杨闻起.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

[2]梁丽丽.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 2019(15):78-79.

[3]郑荣.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数学大世界旬刊, 2018(010):24.

(作者单位:广西贺州富川瑶族自治县富阳镇初级中学,广西 贺州 542700)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能力初中数学培养
浅谈初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