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案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2020-08-21朱锦秋

关键词:教学原则导学案教学效果

朱锦秋

摘要:导学案着力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作为综合培养目标,并能够为学生设计出清晰明确的学习思路,促使学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对此,本文将结合实际,对物理导学案的教学原则、教学步骤及其对物理教学效果的影响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导学案;教学原则;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4-006-2

导学案不是教案,也不是学案,更不是教辅书,而是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它就像一个指南针,指引着孩子们学习的思路,促使学生们能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取得自主学习效果。对此,教师要看到导学案的实际意义,并依据相关原则,完成导学案的制作,并能够清楚地看到导学案对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一、物理“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原则

1.对教学目标进行分解

目标是促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因素,在教学目标指导下,学生们可以有效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并及时取得相应的学习效果。对此,教师要依据“分解目标”原则,对初中物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并针对不同教学板块,设计出相应课时,当教师把系统知识进行细化,便能够有效地使学生感受到各个知识板块的重难点,从而高效开展学习活动。比如在学习《光现象》这一章时,我们可以将本章中“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这六节内容分解成9个课时来进行教学活动。并为每个课时设计出具体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们在目标指引下进行学习活动。

2.设计相关教学问题

在设计导学案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学习。问题可以贯穿于课堂的方方面面,首先是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复习旧知识,并设置一些生活化问题,例如在学习《光的反射》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反射现象?你能列举一些实例吗?同时,还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根据课本内容,设计一些具体问题,比如在学习《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如下问题:噪声的来源和危害有哪些?怎么防治噪声?学校周围有哪些噪声源,学校应该采取哪些合理措施进行噪声防治?通过引入具体问题,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考逻辑,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活动。

二、导学案教学模式对物理教学效果的影响

1.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导学案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设计导学案过程中,教师要切实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教材内容,设计出教学目标、问题情境、典型例题和相关拓展资料。并在学生们开展自主学习过程中加强引导,而非主导着物理课堂。同时,导学案也能够切实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出来,比如在学习《弹力》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在课前对教材进行分析,了解到本节课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从而知道力的概念,通过探究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接着,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设计如下导学环节:(1)设置生活化情境,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大自然里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力。通过感知和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力的概念。(2)引导学生构建学习小组,并进行实验活动,使学生知道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形变和弹力。(3)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使学生知道物体弹性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4)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和小组合作,使学生了解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的结构和正确使用方法。在相关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把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让其获得充足的学习机会,感受物理知识。

2.有效运用导学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对学生们进行知识传递,使其高效吸收物理教材内容,还要落实新课程改革方案中“素质教育”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交流能力、合作能力、思考能力、逻辑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等等。对此,在设计导学案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入一些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相关能力。比如在学习《重力》一课时,要了解到本节内容的重点是:讓学生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重力的因素。基于此,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导学环节:(1)使学生先对“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图示”等内容进行复习,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重力”的概念,分析重力产生的原因和施力物体,使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3)构建合作小组,3人一组,共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学生们可能会想到重力大小可能会和物体的体积、物体的质量、物体的形状、它相对地面的位置、物体的密度等等有关时,再组织其分组实验,开展具体探究活动,最终得出相关结论。这样的环节设计,使学生先学习了理论知识,然后循序渐进地指导其完成对重难点内容的探究,从独立学习到合作学习,从理论知识到动手实践,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还可以帮助其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发展了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3.运用导学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传统物理教学过程中,大多是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们只能被动参与,教师注重对知识的传输,不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当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局面,会大大降低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的方案,教师会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和指导。这样的教学形式,有效增加了学生们参与课堂的机会,促使学生各方面素养也能得到增长。同时,学生运用导学案开展物理学习活动,也可以真正实现教师教学的“减负”和学生们学习的“增效”。比如在设计《浮力》这部分内容的导学案时,教师可以在其中加入如下内容:(1)使学生提前预习,通过看书和搜集网络资料,了解什么是“浮力”,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为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2)观看微课视频中的实验活动,促使学生掌握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同时提升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3)分组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浮力的产生原因”。使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得以全面发展。在这样的导学环节中,让学生们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归纳,能够有效帮助他们提前了解学习内容,同时为其提供自主探究计划,能够有效使他们获得积极探索的动力,另外,在活动引导下,孩子们能够感受物理和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体会物理知识的魅力,从而迸发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在进行导学案设计时,教师要注重构建一个良好的评价体系,促使学生通过回顾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积极进行自我点评,从而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同时,还可以带领学生们进行生生互评,在观察彼此间学习动态的过程中,找到其他人在学习过程或学习方法上值得自己借鉴的地方,从而开阔自己的思路,提高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另外,还要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正面鼓励,只有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来自教师的肯定,才能促使其不断迸发物理学习兴趣。

三、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方案的不断发展,导学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是一种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看到导学案的积极作用,并为学生们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学习内容,促使其能够根据教师的指导,自觉且高效地完成相关学习环节,真正达到以生为本、素质教育和轻负高效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曹东霞,侯万胜.初中数学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雏议[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5(4):32-34.

[2]王荫培.试析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新教育,2018(28).

[3]李福荣.用好导学案,打造高效课堂——有效课堂教学实施浅见[J].锋绘,2019(1):90-91.

(作者单位: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大鹏中学,广东 广州 511300)

猜你喜欢

教学原则导学案教学效果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浅谈现代中职英语教学方法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小步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