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追问“套路”激活历史课堂
2020-08-20沈美莲
沈美莲
(江苏省如东县新区初级中学,江苏南通 226400)
引 言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因此,追问技巧成为“真学”课堂研究的重要切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历史课堂的追问已形成了一定的“套路”。
(1)依据“两课”——课标和课文,将课标要求转化成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2)目的“双导”——导读和导学,学生根据问题提示,阅读课文并归纳答案。
(3)内容“三基”——了解基本史实“是什么”,找出基本原因(背景)“为什么”,归纳基本意义或影响“怎么样”。
(4)方式常规——包括阅读课文归纳、根据材料概括、图说历史、表格说史等[1]。下面笔者以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教学为例(见表1)。
表1
诚然,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下,师生都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或者准确地说,能基本实现知识教学的目标。然而,课堂生态却非常“平静”,究其根源如下。
(1)有预设,少生成。教师跟着课件“走”,追问跟着课文“走”,学生跟着教师“走”,一切都按预设的程序,没有意外,也没有惊喜;没有波澜,也没有激情。
(2)有史味,少趣味。设问非常专业化,有历史史实,也有因果分析,但缺少与学习者自身的关联;学生只是被动跟随,师生一起冷眼旁观历史上的人和事,鲜有心灵触动、情感激荡,课堂生态平静、平淡。
(3)有模式,少个性。正如丰子恺先生漫画中所表现的那样,设问仿佛一个个模子,课堂俨然一座加工坊。设问的格式具有普适性,不同的课堂只要换成具体内容即可;问题的答案一般都有唯一性,大部分问题只要在课文或材料中查找即可。
可见,合理未必合乎学情,有效未必有趣,有预设更要留足生成空间。如何改善这种困境呢?仍以“早期殖民掠夺”教学为例(见表2)。
表2
续表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是课堂的真谛,课堂提问只有随着学生的认识、兴趣、情绪而推进,既基于学情,又高于学情,游走在学生的思维最近区,这样才能推动学生“真学”。教师应优化课堂追问的“套路”,以课本为课堂教学的依据,但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课堂追问不必受课本约束,既要有阅读,又要有推理;既有归纳比较,又有辩证分析;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要有一定的思维度。
(1)直觉生疑,理性求证。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目前的课堂不患“无疑”,而患学生主动“生疑”。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直觉出发,在思维最近区发现问题,经过主动求证、理性思考,从而形成新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史料证据意识,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故弄玄虚,曲径通幽。历史教学不仅要重现历史史实,还要还原历史真相、追寻因果必然和内在规律。由背景到史实、由经过到影响的设问“套路”,固然符合历史认知规律,也符合一般的认识常规,但课堂总是如此“规律”,必然陷于平淡,不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生好奇心强、耐心不够。教师不妨适当设置悬念,给学生“意外”的惊喜,以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欲望。
(3)设身处地,换位自问。历史是过去的现实,也是曾经的生活,揭开历史的神圣面纱,从历史人物的视角看历史,就会感同身受。例如,上述课例中的“三角贸易”,当学生从英国奴隶贩子、非洲黑人的不同角度,体验不同的心态和感受,就能理解“三角贸易”对英国、非洲的不同影响,也能学会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提升对历史全面、客观的认识能力,形成辩证的唯物史观。
(4)发动“内战”,互相提问。课堂提问不是教师的“专利”,相反,来自学生的提问,更有生成性和挑战性。教师应将历史课堂提问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提问和回答都成为“真学”的一部分。例如,“这一历史材料,你觉得可以用来考查什么内容?怎么出题?”“你觉得这部分内容最难理解的是什么?说出来,看哪些人能够回答。”“你对刚才同学的回答,有什么不同意见?”“如果你是一名记者,将如何向他提问?”……
结 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问”有“套路”,更要有“惊喜”。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优化追问的“套路”,激发历史课堂的活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让追问多一点意外和生成,让历史多一点血肉和真情,让课堂多一些活力和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