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0-08-09汤学宏
汤学宏
摘 要 本文从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理解审题的重要性;学会提炼要点,划出重点词句;巧用线段、图、表工具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四个方面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提高进行探讨,以期对学生审题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数学;审题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C931.1,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1-0172-01
目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对教学创新的探索,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这对于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已经有了一定的难度,不再像小学中低年级的那样,只是表示单纯的数量关系,而是将几何图形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另外学生们还将首次接触涉及到分数和比例的应用题,难度比较大,所以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一、端正学习态度,理解审题的重要性
态度决定一切,应该让学生理解做什么事情之前,必须要有一个端正的态度,这样做事情才会有一个良好开端,让学生理解审题的重要性,就好比打仗前的战略分析,只有做好了分析与预判,才会知己知彼,战无不胜。审题是学生见到数学题目首先要做的事情,题干中罗列着已知条件以及需要求解的未知参数。审题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解题方向,准确定位考点,如果考点定位出现了错误,那解题思路就南辕北辙,学生无法正确解读题目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导致答案出现偏差。因此教师和家长都应該重视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明白审题的重要性,只有重视了,才会仔细认真。
二、学会提炼要点,划出重点词句
审题不光是眼睛看,嘴里读,心里想,还要手上动,从开始审题,就要边看边用笔圈划出关键数字和词句,这样起到提示作用,明确所问的问题和要求,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度。例如六年级圆柱内容的一道填空题:把一根长20dm的圆柱形木料截成3个圆柱,表面积就增加31.4m2。原来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m2,体积是()m3。对学生们做这道题的结果来看,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在第二个空都答错了,都填写的是157,而正确答案应该是15.7,分析原因就是在审题的时候,未将20dm的单位换算成m。所以,在做这类题的时候就应该提醒学生,审题时发现题干中所给出的单位与填空的单位出现不一致现象,那么在读题过程中,就要及时把关键的20dm划出来,并在其上面标明2m,这样就避免在读完题后忘记或忽视的情况发生了。对于较长的题干,也可以反复读两遍或三遍,第一遍略读,了解题干大意,第二遍细读,确认关键数字或词句,边读边写,做到心中有数。
三、巧用线段、图、表工具
数学问题都是以文字方式描述出来,因此在理解关系复杂的问题上,可以借助线段、图、表等比较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有助于理解问题,同时可以理清所给条件的内在关系。例如,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驶15千米,乙每小时行驶10千米,两人相遇时距全程中点5千米,求全程长多少千米?教师可以教学生用画线段法来理解题干,即画出一条长线段表示全程,甲乙分别位于两端,将甲乙相遇点和中点标示出来,这两点间距离为5千米,这样就清晰的看出来甲走的距离减去5千米等于乙走的距离加上5千米,也即是全程一半的距离,找出这个等量关系,就可以列方程进行计算。所以通过线段等图形就可以很清晰明了地给人以直观印象,方便快速的理解题意。
四、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数学从生活中来,同时要运用到生活中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将数学学习贯穿在生活中,设置与生活相关的题目和场景,避免枯燥感和陌生感。如五年级公因数内容的例题:一个酒店大堂,长30米,宽24米,需要铺设正方形地板砖,需选用边长多少米的方砖,才能铺的既整齐又节约?这道题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向学生们讲解如果要做到最整齐,就必须取24和30的公因数:1、3和6;要做到最节约,用的砖块就必须取它们的最大公因数6,因为用的砖面积越大,就可以用少量的砖块,如果用边长是1或3米的方砖,那么使用的方砖就越多。因此,通过设想生活场景,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题目的要求,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加强对题目的理解。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以上四方面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审题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还有助于学生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广泛的学习兴趣,为即将到来的初中阶段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芮菲.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培养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197.
[2]车亚平.小学数学学生有效审题能力培养研究[J].科教文汇,2020(7):147-148.
[3]田军.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J].学周刊B版,2014,(2):16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