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思政初探

2020-08-06吴海梅

文存阅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摘要:结合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新时期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课程思政的理念和方法融入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融入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教学实践,明显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责任意识和服务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思政;全程育人

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即把学科资源、专业优势转化为育人资源,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协调统一,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是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与医学生的专业素养、人文情怀、敬业精神密切相关。将课程思政的理念和方法融入课程教学中,通过渲染爱国情愫,推送科技新知、嵌合思辨意识、渗透创新思维、点亮社会共识、浸润等六大举措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努力培养有温度、有情怀、有担当的医学专业人才。

一、渲染爱国情愫:激发爱国情怀,重塑民族自信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辉煌成就和璀璨成果。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领域,也有非常多的突出贡献。酿酒制醋、发酵酿酱以及豆豉腐乳、馒头泡菜等各种发酵食品等都是微生物发酵的典型运用。我国古代的人痘接种法是世界免疫学应用的先河,为人类健康和免疫学学科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近代我国科学家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著名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在世界上首次分离了沙眼衣原体就是典型代表。

二、推送科技新知:拓展科技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变革了产业结构,突破了传统医疗模式和健康理念,深深地改造生活和生产方式。微生物基因组学的决速发展和肠道微生物研究的如火如荼,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机遇噬菌体在解决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良好表现,让我们对这个“老朋友”又多了几分关注和期待。免疫学基础理论的不断完善,免疫学新技术新方法的突破和运用,尤其在免疫学诊断领域的广泛运用,新的快速诊断技术和产品不断涌现,体外诊断试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方便了诊断,也改造了医疗。

三、嵌合思辨意识:启发辩证思维,启迪科学逻辑

微生物在人体内外分布广泛,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一方面,正常菌群与机体达到平衡与稳定,和谐共生,促进人类健康;另一方面,机会致病菌在机体抵抗力下降、菌群平稳紊乱、寄居部位改变时会致病。微生物与人类的健康存在辩证的关系,平衡则和谐共生,紊乱则疾病发生。病原微生物、机体和抗菌药物之间也存在相似的辩证关系。细菌感染导致机体发热,温度升高则超出细菌的最适温度,不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辩证的逻辑思维蕴含其中。

四、渗透创新思维:催生创新萌芽,提高科创能力

创新教育是大学教育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育人重要环节利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相关领域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成果来渗透创新思想,运用与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相关的医学重大事件或者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事迹来激励同学们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青霉素的发现等研究灵感及过程等经典故事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融入创新思维的探索学习,且具有很好的启发性。通过这此经典案例的融入,催生学生创新的思想和萌芽,有利于科学思想的形成,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促进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另外,我们一直鼓励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五、点亮社会共识:增强公德意识,明确责任担当

课程中贯穿社会公德教育,强化公德意识,明确责任担当增强同学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的意识,一起营造和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和学习氛围,共同促进学习。实践课程中,强化实验仪器的准备、清洗、存放以及实验室的清扫等基本行为。提倡爱护实验器具、节约化学药品、保持实验秩序,营造良好的实验室节约、绿色、环保的新理念。正确回收废弃药品、消耗品,防止污染下水管道和环境,让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平衡理念成为个人基本的行为准则和公德意识。课程中贯穿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强化生物安全防护,维护自身、环境和整个社会的生物安全。

六、浸润职业道德:内化职业规范,提升职业道德

在课程教学中浸润行业职业规范,内化职业道德。微生物实践操作中,用规范、真实的标准操作规程严格要求学生的操作行为,强化规范要求、严格操作训练、夯实认真负责的科学作风,将行业规范融入到日常操作实践中。强化严谨科学、完整规范的实验操作和记录,恪守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对待基础实验和科学研究务必做到科学规范、严谨务实。在实验操作中,牢牢把握无菌操作意识和技术,强化职业规范,提升职业道德。例如微生物培养接种的环节,设立敞开放置在实验室中五分钟的空白平板作为对照,以呈现微生物无处不在,强化无菌操作和无菌技术的重要性,让同学们有更直观更清晰的认知,更加严谨地遵守实验操作方法和要求,并内化为职业规范和基本素养。

参考文献:

[1]周洪昌,郭跃,姚韵靓,王莎.在病原生物学课堂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40(12):45-48.

[2]饶玉良,李晓芳,简蓉蓉,李慧,杨智昉,程伟.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融合课程思政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02):39-41.

[3]王春燕,张好强,李培琴.浅谈《微生物學》课程思政[J].高教学刊,2019(12):177-180.

[4]于丹.将“课程思政”引入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堂的初步探索[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08):186-187.

作者简介:

吴海梅(1993年—)女,苗族,贵州黔东南人,本科,助教,贵州健康职业学院,研究方向: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