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培养兴趣入手,提高少数民族高中学生阅读能力

2020-07-23梁慧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兴趣

梁慧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学工作者更加重视学生阅读能力。但是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学生的阅读能力参差不齐,尤其是民族语言较浓的学生,阅读能力相对较低。多年来,教育家们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断进行探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将从培养少数民族高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对提高民族高中学生阅读能力提出几条对策。

关键词:兴趣    民族高中生   阅读能力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而具备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是学好语文及其他学科的前提。但是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民族语言、地域文化、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在学习语文时,会遇到比汉族学生更多的困难,这势必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面对这些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去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提高少数民族高中生的阅读能力,我们不妨从培养兴趣入手。

一、合理选材,为学生创造感受阅读乐趣的条件

前苏联教育学家休金娜说:“学生的认识活动不应当是枯燥的,毫无热情和纯理性的。因为认识不仅是对现实的反映,而且也是对待现实的态度,这些态度中包含着个性情感的表现,内心感受以及带有深刻个性的意向。可见,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成为少数民族学生持久学习的内动力,是阅读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少数民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阅读心理,结合教材选择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材料,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比如许多故事性、趣味性、文辞优美、教育寓意深刻的诗歌、小说、童话、寓言故事等,能够使学生自觉投入其中,或暗自窃喜、或捧腹大笑、或急切地希望与人分享。教师也要抓住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学生的思维带到文本内容的情境中,让学生带着美感去品味、鉴赏,感受故事带来的愉悦。然后,教师再设置问题,抓住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寻求答案,让学生带着疑问主动去阅读教材,激发学生的閱读兴趣。反之,如果学生面对着教材无动于衷,毫无兴没有喜欢阅读的动力,也就不可能体会阅读的快乐。所以,在指导少数名族学生阅读的时候,学生阅读乐趣比对阅读材料认识的最后结论更重要。

因此,在阅读中少数民族学生是否获得阅读乐趣应该成为评价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二、在教学中建立平等、尊重、理解、合作型的人际关系

热爱学生,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是搞好教育教学的首要条件和保证。良好的人际关系,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兴趣的和学习主动性的基础。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精神负担,使其在教师的尊重、爱护和鼓励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习,主动地探索。所以,只有建立师生间、同学间的融洽关系和和谐气氛,给少数民族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他们才能精力集中的进行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的愉快情境中。

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营造平等、尊重、理解、合作的和谐人际关系氛围,以少数民族学生为友,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感受、理解和宽容他们知识的缺乏。尽可能地为少数民族学生创设有利条件,鼓励少数民族学生自读自悟、大胆提问,最大限度地调动少数民族学生的内动力,为每个少数民族学生提供表现自己个性与才能的机会,促进少数民族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参与、主动表现,以确定少数民族学生的主体地位,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因此,教师要发扬民主,用平等的态度、热情友好的心去对待少数民族学生,与少数名族学生一起探索、一起体验、一同感受阅读的乐趣,让少数名族学生畅所欲言,人人受到尊重和关注,这样少数民族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里和开心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每个人都受到鼓舞,智力活动处于高峰状态,才能取得阅读的最佳效果。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建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教学要求转化为学习行为和内部需要的中介。教师只有帮助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适当的具体的学习目标,知道自己在某段时间里该做什么、怎样做,应从那些方面努力,学生才能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观念,纠正少数民族学生惯于依赖老师、家长、或其他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思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少数民族学生明白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他们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可以把少数民族学生请上讲台,让他们充分享受和支配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让少数民族学生从台下走到台上,他们会渐渐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意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与少数民族学生在课前讨论学习目的和能力发展目标,使少数学生在课中能有的放矢。引导少数民族学生主动查阅资料来理解课文,组织他们在质疑、交流、讨论中完成学习目标。

四、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要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给予合理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反馈功能。我们都知道,适宜的赞美和激励中有助于孩子自信而健康地成长和学习。每个少数民族学生都有闪光点和可取之处,教师要能够善于发现并给予及时而恰当的鼓励。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将自己的现在与自己的过去进行比较,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师、生、家长互动的多向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价。如:学生自评、组内评价、师生互评、家长参评等。评价方式的改进,使少数民族学生在阅读中得到了肯定和自信,促使他们更能主动、积极的阅读、思考、探索、获取,使其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均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总之,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只有领会课改精神,把握课改方向,想方设法培养和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为先导,开启少数民族学生思维,运用各种有效策略,组织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自主精神,少数民族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得到同步得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阿依夏木古丽·阿不力米提.浅谈少数民族学生汉语阅读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5期

[2]李智涛.任务型教学在民族学生汉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白丽娟.如何培养民族学生的汉语阅读能力[J],中国民族教育,2011年Z1期

[4]呼玉山.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年10期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兴趣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