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2016-10-08
刘晓宇
摘 要:高效课堂教学一直是广大教师所追求的目标。在新课改背景下,要积极创设情境,重视新课引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高效课堂;导入;兴趣;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6-0084-01
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课堂教学由过去以教师授课为中心逐步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转变,这不仅仅是课堂形式的改变,而是教学结构与内容的重组。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将改革落到实处,改变课堂教学结构,引导并帮助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形成对知识的探索、发现、整理和改组能力,达到“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的目标。
一、积极创设情境,重视新课引入
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首要环节,精心设计导入可以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习动机;引起学生注意,创设学习情境;铺设学习桥梁,明确学习目的;获得反馈信息,调控课堂教学等。为了让导入充分发挥其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和任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采用讲故事、设置悬念、开展游戏及引用旧知识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情趣而导入新课。
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才能主动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使课堂教学最优化。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教师的良好形象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学生喜欢教师,就会对他的课感兴趣,就会喜欢他教的学科。因此,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全身心投入教育活动,心中时刻装着学生,智慧地引导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成为学生的表率、良师益友。第二,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现代教师不再是“孩子王”“教书匠”,而是教育专家、教学专家、学者型教师。作为学者型教师,应灵活掌握各种教学方法,能根据教材、学生实际选择适用的教学方法。还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常变常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创设操作活动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操作是素质教育下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要在教学中增加学具的操作环节,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知识主动内化、吸收,并可以运用自如。第四,多媒体辅助教学,强化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快捷、清晰,可从直观入手,动态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演示力;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具有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的作用,使教学更形象、生动。
三、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把引导学生看书、思考、质疑、分析及讨论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让学生会学。以手机应用为例,随着社会进步,几乎人人都有手机,但学习应用手机的过程却很有意思,方法可谓五花八门。细心的,先认真看说明书,再一步步操作各项功能;大胆的,拿来乱按一通,反复尝试,练中生巧;内敛的,闷头自己摸索;外向的,向同事和好友询问;想象力丰富的,类比“书本”或“菜单”触类旁通;能力强的,遇到问题上网一查就会;做事勤奋的,多走几步路,到销售商处讨教或找高人指点迷津;接受慢的,必须由师傅说慢点、讲细点、练多点。最终,如何打电话,如何发短信,如何拍照,如何上网,如何登录QQ,如何收发电子邮件,如何购物,如何玩微信,就都会了。这一事实对我们至少有三点启发:第一,能力和方法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四五十年前,人们连“手机”的名字都没听说过,但今天全民普及,人人会用。这说明什么?有些知识可能滞后,但方法和能力是可以超前的。所以,着眼未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非常重要,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第二,学习的方式、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自学,可以探究,可以研讨,可以求教;可以先试后教,也可以先教再练;可以问题探究式,也可以学练同步式;可以从书本学,可以向同事学,也可以上网学;可以单向接受式,也可以双向交流式。第三,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式,才会有效。一个人的学习欲望天生具备,但学习潜质却有所不同,个人喜好也因人而异,因而,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式,才是最有效的方式,学习方式多元化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
四、结束语
总之,教师必须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利用当前多种教育资源,尽最大努力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充分发挥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将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课堂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适时适度地进行引导,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除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还要重视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喜欢课堂,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参考文献:
[1]郭戈.名师发展与教学模式[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5(03).
[2]任林昆.浅析学法指导[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