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科学教学策略探究

2020-07-14徐洁

天津教育·中 2020年6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效率现状

徐洁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全面,这也就是新课程改革中要求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科学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之一,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对学生的科学启蒙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科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要重视教学方式的创新,从而达到更高效率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效率;科学意义;现状;措施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认识世界和了解社会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有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在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对学生的科学启蒙和科学认识世界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能够学习到许多科学基础知识,并且通过实践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起对自然的好奇心和对问题的批判创新意识,同时形成对社会的责任感。科学对于小学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科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也要意识到科学对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积极地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从而为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一、对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进行科学教学的意义

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进行科学教学,对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和学习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拓宽学生知识范围,培养学生科学意识

小学学生尤其是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和世界的了解还不够完善,这就导致学生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但若是在这个阶段不能够给学生一个科学指导的话,小学学生就很容易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科学的认知还是不够完善的,而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科学教学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科学知识教育使小学学生获得基本的科学概念,拓宽学生知识范围,培养学生科学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其发挥创造力,从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地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应用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便捷了我们的生活。在这个千变万化的社会中,为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单纯天真,好奇心和模仿能力都比较强,但学生的生活阅历却少之又少,因此潜在的危险无处不在,所以,安全教育是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水、电、煤气等都有可能威胁着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要意识到生活中事物对小学学生的威胁,利用科学教育的方式为学生普及安全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水、电、煤气的危险性和应对这些危险的措施,让学生知道危险的存在。并在科学课上不断加深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能够掌握科学正确的防范措施,为学生树立安全意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小学科学教育现状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一)教学方式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在教育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但是,在现如今的小学教学中,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的教师并没有转变教学观念,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没有意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方式严重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烦的情绪。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教师也是如此,教学方式单一,总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使科学教学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不能够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教学效率十分低下。

(二)教学内容不能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小学科学这一门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的,在教学过程中,很大一部分的小学科学教师只是重视课本内容的传授,而忽略了科学的生活性和实用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也讲到过实践和理论的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地了解理论和实践的作用,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从而更加高效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教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科学这门课程同艺术一样来源于生活,但是科学并没有高于生活而是应用于生活。在对小学学生进行科学教学的时候,科学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科学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小学低年级科学教学措施

在对小学学生进行科学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措施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一)小组合作,发散学生思维

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能够很好地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沟通探讨,从而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思维方式较为发散,想象能力十分丰富,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沟通交流,能够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产生不一样的“火花”。小学科学教师在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要重视小组中每一位学生的详细情况,保证小组中至少有一位教学内容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保证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和探讨时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在分配完小组之后,小学科学教师可以通过结合教学内容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提问。例如在教授学生认识“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一章内容的时候,小学科学教师就可以提问学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种叫作液化气的可燃性材料,有些家庭利用液化气做饭,那么液化气到底是属于液体呢?还是属于气体呢?”通过结合教学内容的方式向学生提问,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巩固教学知识,并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更加充分的理解。

(二)实践操作,提升动手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对小学学生进行科学教学的时候,科学教师也要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实践的本质就是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动手,参与科学教学中,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科学知识,更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实践及动手能力。注重实践,是提高小学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促使学生对科学课堂产生兴趣的重要方法。

小学科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时候,应该充分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使学生能够对科学实践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认识植物教学的时候,便可以利用实践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在教授完学生知识后,可以让学生从家中带一些种子到学校,然后在科学课堂上,教师教授学生怎样种植植物和怎样养护植物,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然后将学生种植的植物摆到班级当中,让学生呵护其成长。从实践中让学生获得快乐和科学知识,也从中感受到生命的珍贵,为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三)创设情境,结合生活实际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理解能力还是比较差的,小学科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就不能够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而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能够将教学的内容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更好的理解,从而使科学课程更好地开展。小学科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位置与方向”这一章内容教学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首先要在班级中空出一块地方,在空地上用粉笔画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然后,小学科学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站在不同的位置,然后再挑选一名学生装作“迷路”的样子给自己的朋友打电话,说出自己准确的位置和身边的参照物,让朋友来“救援”。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对教学内容有所了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实际上奠定了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基础,是认识世界、思考世界的启蒙课程,对小学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和人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科学教师要积极地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凯明.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和学科化[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15).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教学效率现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