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优化学生写作思维与能力的指导策略

2020-07-14李治英

天津教育·中 2020年6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李治英

【摘  要】写作一直都是小学语文学科中的一个重要教学活动,需要全面引导小学生综合调动自己的语言知识储备,在特定的主题背景下进行遣词造句与谋篇布局,以便切实展开个性化的书面创作,使其懂得用文字来记录个人成长、传递个人观点与情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切实优化小学生的写作思维,丰富小学生的写作经验,稳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将从创设写作情境、总结写作技巧、创新写作形式、完善作文修改四个角度来分析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优化小学生的写作思维与能力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能力;培养策略

常规的小学语文教学对待作文课的态度是比较随意、散漫的,因为教师普遍认为写作能力与小学生的天赋有关,而且难以及时在课堂教学中看到明显的教学成效,即便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注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也难以及时优化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久而久之,小学生也会产生无效、枯燥的学习感受,难以在写作课上积极展开思维创作。然而,从本质上说,科学的写作指导可以帮助小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特点与表达规律,减轻小学生的畏写心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要客观反思教学现实,对症下药,切实优化写作教学结构,稳步优化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借此综合发展小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创设写作情境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通常会直接引导学生在写作课上围绕主题来重构语言材料,并未关注小学生对写作主题的认同感。然而,写作除了要以丰富语言素材为基础之外,还要有足够的写作灵感,否则是难以自主完成书面创作的。如果缺乏写作灵感,那么小学生便有可能会为了应付写作任务而照搬现成素材,出现“千篇一律”这一现实问题。其中,创设写作情境是为了促使小学生产生写作欲望,使其自觉搜集语言材料,在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的前提下完成作文构思与书面创作,是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重要活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创设写作情境,及时调动小学生的生活回忆与特定情感,促使小学生自觉进行书面表达,由此优化小学生的写作意识与感受,初步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就如在“写日记”一课教学中,我就组织了一个行为表演活动,即小学生可以通过外在的肢体动作模仿自己在做某件事时的动作、神情,借此分享自己的现实生活。这个游戏比较直观,直接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切实调动了小学生的生活回忆,使其积极进行了动作表演。之后,我就导入了日记写作指导,告诉学生日记是记录自己生活的基本方式,解释了写日记的基本格式规范与内容要求,鼓励学生通过日记来进行文字表达。如此,小学生就可以直接在日记中写下表演活动中的生活回忆,借此完成了写作任务。通过本轮写作练习,有不少学生表示写作并不难,并不抗拒写作任务。这就可以为后续的写作教学开个好头,且小学生也会自觉写日记,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二、总结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是指存在共性特征的写作方法,反映的是特殊的写作规律,是优化小学生写作思维与能力水平的关键要素。常规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所以一直高耗低效、小学生无法及时实现有效写作、且会出现重复的写作问题,便是因为他们并未及时整合写作技巧,缺乏迁移经验。而且,由于小学生并不能自主迁移写作技巧,所以有不少学生在写作时会写出流水账,毫无美感,也不懂如何确定写作重点,难以合理组织语言素材。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及时引导小学生总结写作技巧,切实优化小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小学生在写作中积累有效经验,由此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小学阶段,叙事类写作活动最为常见,而且会出现在各类文体写作任务中,所以我与学生一同总结了记事技巧。首先,在一篇完整的作文中,叙事活动是完整的,有事情的起因、发生过程与结果,而这就需要学生系统地梳理事件经过,借此整理语言材料。其次,事件的发生也有一定的时间顺序,而学生也要及时根据写作诉求去选择倒叙、顺叙或插叙等写作顺叙,借此确定文本的结构与布局方式。另外,为了营造某种情感与环境,学生也可直接借助环境描寫去优化叙事内容,切实提高文本的渲染力。再者,叙事活动一般会伴随着人物动作发生,所以直观的人物描写也十分重要。这就涉及人物描写写作技巧,需要小学生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细节描写活动结合起来。具体来说,还需小学生根据具体的人物形象来措辞。在此过程中,小学生要慎用外貌描写,且如果外貌描写不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便要删掉,精简写作语言。如此,小学生就可以及时内化叙事技巧,自主完成叙事类的写作任务。之后,我就鼓励小学生在日记中自主内化叙事技巧,也会根据单元写作任务来组织小学生进行叙事创作。

三、创新写作形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般发生在单元教学之后,且以纸笔写作为主。但是,我们并不能确定小学生何时才能产生写作灵感,也无法确保单元作文是否可以切实满足小学生的写作诉求。而且,小学生本身存在“喜新厌旧”的思维特点,一成不变的活动形式很难长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无法全面发散小学生的写作思维。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创新写作形式,开放写作空间,鼓励小学生自主写作、灵活写作,使其真正将作文表达看成是自己记录生活与心情的基本方式。如此,小学生便可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也能在有效写作经验的积累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我从来不会局限写作空间、写作次数与写作方式,而是会充分解放学生,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表达诉求去写作。比如,有的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一件值得感恩与纪念的事情时,便会直接以“我所经历的事情”为主题进行作文练习,由我及时为学生提出修改意见,帮助学生重新整理叙事类文本的写作技巧。抑或者,在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心得、感悟等来记录自己的学习情感,及时丰富日记内容。除此之外,我还鼓励学生积极利用互联网来进行书面创作,比如写微博、在微信中发朋友圈等等,借此丰富小学生的书面表达经验,希望小学生可以爱上写作。本班有不少学生都申请了网络账号,用来与他人交往。对此,我要求本班学生每周要完成三篇“微写作”任务,即在微信平台上描写本周的学习经历、成长问题、交往活动、景物观察心得等,体裁、题材与篇幅都不受限制,关键在于自主创作。

四、完善作文评改

常规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虽然会让小学生自主创作书面内容,但是却并未及时完善作文评改,一般是由小学语文教师统一讲解写作注意事项,呈现优秀范文。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不单独指出他们的书面表达问题,他们是很难对号入座,主动调整书面表达方式的,而这必然会限制小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主动完善作文评改指导,既要针对性地指出每一篇作文存在的表达问题,也要监督小学生自主完成作文修改任务,促使小学生在修改中积累有效的写作经验,形成良好的写作评价能力,以便进一步优化小学生的写作思维与表达能力。就如在“观察校园里的一处景物”写作教学中,我就在作文指导课上引导小学生学习了写景状物类作文的书面表达方式,组织了景物写生活动,鼓励小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景物,借此展开书面创作。

待小学生独立完成写作任务之后,我会组织6人小组互评互改活动,要求各个小组罗列修改建议。为此,我会使用导学案标注评改标准,以便各个小组对照评分标准作出科学评价,如是否准确描写了景物特点、是否包含真实的抒情内容、写作顺序是否流畅、语言表达是否通顺且做到了轻重有度等。接下来,我会整理各个小组的作文评改意见,修改、补充相关建议,然后便要求小学生自主修改作文内容。在此过程中,我会监督、观察每一个小学生的修改行为,针对性地解释修改建议,帮助小学生明确修改方向。如此,小学生便可顺利完成修改任务。之后,我会组织小学生自主总结写作经验,希望他们可以在写景状物类作文中规避现有不足。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优化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便于小学生形成语文综合素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及时丰富写作指导,引导小学生自主写作、真诚写作,使其逐渐爱上写作、爱上表达。

参考文献:

[1]余三女.基于兴趣引导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模式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0).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