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讨

2020-07-14韩新芳

天津教育·中 2020年6期
关键词:国学经典渗透小学语文

韩新芳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近几年,国学教育逐渐在语文教学中兴起,国学教育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良好品德的培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等方面都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语文;国学经典;渗透

国学经典是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际上很早就有这方面的涉及,例如《三字经》《百家姓》等,都属于国学经典的范畴。在当前的教育发展中,学生需要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要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國学经典进行接触与学习,培养小学生浓厚的国学文化底蕴。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国学经典渗透教学的同时,也需要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国学经典产生更多的兴趣。

一、国学经典的渗透教育对小学生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小学生浓厚的文化底蕴

国学经典涵盖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思想与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进行国学经典的渗透教学,能够让学生开始接触诸子百家、两汉文化、魏晋风骨等各个时代的文学内容以及优秀的思想文化。例如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其中有许多学术大家提出的思想甚至被沿用至今,或是对后世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小学生在学习相关的国学经典时,例如《论语》,同时也会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文化底蕴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有利于对小学生的智力开发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渗透教学,首先从诵读和背诵国学经典篇章开始,在记忆与背诵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小学生提高记忆力和诵读能力,同时也会成为学生自身知识的沉淀和语言的积累。学生在学习国学经典的同时也会对其中的内容产生一些想法与感悟,这也会带给学生关于生活和学习上的启迪,促进学生养成坚忍不拔的品质和热爱学习的态度,对他们的终身发展有着良好的作用。

(三)有助于实现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这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不良的影响。因此,现阶段的学校教育肩负着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的历史重任。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瑰宝,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优良品质和民族文化精华,实现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现阶段小学国学经典渗透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在小学国学经典渗透教育中常呈现“碎片化”形式

近年来, “国学热”的教学现象非常普遍,但是在这热闹的教学表象下,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则存在着明显的“碎片化”形式。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每册中都收录了一部分关于国学经典的篇目,但是这些篇目,大多是国学经典的节选,在编排上也缺乏一定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这就使国学经典的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形成较为零散、不够集中的现状,严重影响了国学经典的渗透教学效果。

(二)国学经典进行渗透教学的形式陈旧、单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进行渗透教育的形式受到教师教学理念的限制,在进行渗透的形式、内容、领域方面都存在着较为狭隘的现状。另外,教师在进行渗透教育的过程中,也是片面地进行知识层面的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精神、道德品质方面的渗透,缺乏全面性和深刻性。

(三)教师自身国学素养相对缺乏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自身的国学素养直接影响着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教育效果。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一般对国学经典的学习都不太重视,从而导致教师本身的国学素养较为缺乏,从而无法深刻地进行国学经典精髓的挖掘,严重影响了渗透教育的效果。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的策略

(一)充分挖掘语文课本中的国学经典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是紧跟时代、符合学生的发展的,其中饱含着丰富的国学经典内容。教师可以从教材中涉及国学经典的课文对学生进行扩展性的教学,使学生对国学教学产生更多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将相和》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向学生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在历史的同阶段,我国还有哪些有名的思想家、文学家等。这些相关内容的介绍能够让学生对课文中故事发生的时间空间进行更加丰满的理解,从而对课文有深刻的思想与感悟,并且产生更多的兴趣。

(二)注重开展多种国学经典渗透教学的形式,提高渗透教学的效率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很多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纷纷涌现,这就为小学语文国学经典渗透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积极地进行国学经典渗透教学形式的创新和改革。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对国学经典进行吟咏、诵读。教师可以利用课前10分钟的时间,为学生提供吟咏、诵读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充分地调动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进行国学经典内涵的理解和感悟。其次,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增强国学经典渗透教学形式的趣味性,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喜欢的游戏、故事、谜语、表演等形式进行有效的融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国学经典学习的乐趣。再次,教师还可以通过情境化教学的形式,提高国学经典渗透教学的有效性。情境化教学模式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项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国学经典中的情感基调,从而更加深刻地进行国学经典蕴含思想情感的体会和感悟,从中得到道德品质的熏陶和感染,同时也加深了国学经典渗透的层次和广度。

(三)在班级内开展国学经典相关活动

语文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定期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而在渗透国学经典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定期开展国学学习、宣传活动,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活动来进行国学经典的渗透。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开展国学经典朗诵比赛,以赛促学,让学生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国学内容。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的板报、学习园地等设置展板,对学生制作的国学小报以及优秀的传统文化手工制作进行展览,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加强国学经典的了解与学习,增强自身的文学底蕴。

(四)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国学经典的阅读

国学经典只是语文课程中包含的一部分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够对其进行较为长期全面的教学。但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国学经典的阅读,在语文课前进行一段国学经典的诵读作为学生的个人展示,这对于帮助学生接触更多的国学经典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时,可以将自己在课下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向教师提出,及时获得解答与帮助,这对于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和了解国学经典有着帮助作用。教师在渗透教学中,不仅仅需要鼓励学生阅读、学习、背诵,更需要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接触国学经典的时候可以适当地通过资料搜索以及感悟思考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学生的国学学习能力提升也能够为他们国学的深入学习和语文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国学经典具有一定的鉴赏性、教育性,对于小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培养、思维能力的锻炼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能够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做出贡献,是在当前教育模式下值得推广与发展的教学目标与方向。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学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9]GHB0698)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魏晓辉.浅谈国学经典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2015(21).

[2]吕立尊.浅谈国学经典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的传承与应用[J].华夏教师,2014(5).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国学经典渗透小学语文
吟诵国学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
浅谈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整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根植经典固本培元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