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的有效教学实践

2020-07-04徐娜波

关键词:教学实践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徐娜波

摘要:我国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使学校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们综合素质的发展。学校教育对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都要落实在各个学科的教育上。在新课程目标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们以后的综合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122-2

初中阶段是衔接小学时期和高中时期的重要阶段,数学在中考成绩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初中数学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们的数学教学方法。数学核心素养包括空间感念、几何直观、符号意识、运算能力等等诸多内容。核心素养一词掀起了学校教育改革的热潮,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逐渐的爱上数学,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将核心素养教育与初中数学知识背景相融合,进而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和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生们的思维创新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目前初中数学课堂的现状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经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是一味的教授学生数学概念以及数学公式的使用方法,学生成为了接收知识的容器,长期以往容易对数学产生厌烦抵触的心理。除此之外,现在仍然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们的成绩为主,使用题海战术提升数学成绩,只是重视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情况,忽略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造成学生在答题过程中采用教师的答题模板解题,长期以往学生们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初中是学生们学习数学的重要关键时期,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做好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如何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进行初中数学有效教学

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使数学核心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纳,并且很好的提高了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们的学习质量。在新课程目标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激发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积极主动性,提升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通过对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培育使得学生们能够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构建属于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化,感受到数学核心素养的价值所在。

1.利用AR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一件事物产生兴趣之后,兴趣会成为这个人追求事件结果道路上的最大原动力。初中数学教师可以运用现在的AR技术向学生传授相关的数学知识,在课堂上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课堂情境,在课堂的导入环节能够迅速的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主动性。当学生处于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会更加容易掌握学习内容,所以教师通过创建课堂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学生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一章《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AR技术向学生展现三线八角。初一年级的学生们正处于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是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教师采用AR技术,学生会对生动形象的和形式多样化的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学生通过希沃白板能够清晰的判别是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形成的什么位置关系的角,弄清是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形成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清晰地图象定义能够更加深入理解知识内容,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

2.利用自主互助式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校教育现在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们思维的引导,教师可以将学生们进行分组,给各个小组布置任务,让小组成员们通过合作探究得出问题的结论,教师对学生们讨论的结果加以正确的指导。学生们通过自主合作的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思维,并且能够学习其他人的优点。这样一来,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并且培养自身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例如:在学生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二章《二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将学生进行分组,之后教师为学生们设置问题给出一组方程提问:上述方程含有几个未知数?是否能够根据所学的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解答出这几个未知数?教师利用“消元法”和“代入法”帮助学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在数学中初步感受到“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能够使得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熟悉,并且能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进而培养了学生们勇于质疑和敢于探究的实践精神。

3.通过师生互换角色,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新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互换角色的教学方法来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经常在黑板上写,学生在下面做笔记,教师很少提问。所以学生即使学会知识也会很快的忘记。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讲解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解,从而加深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并且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讲课的过程中能够及时的调整自己的状态,进而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与教师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生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师生互换角色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让学生在讲台上讲解自己对本章节知识的理解,教师对学生们的讲解加以指导,。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在预习与讲解《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过程中难度会减小,学生有了之前抽象定理的知识基础,可以通过发散思维,从而在课堂讲课过程中能够加深对定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不仅仅会因为自己上台讲课的经历牢牢地掌握本节所学的知识,而且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自我讲解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审视自己,对自己成长有着十分非凡的意义。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是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并且也直接决定了学生们未来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基于核心素养的視角下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我国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数学属于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是数学,能够在以后看待问题时更加具有逻辑性,从而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为学生以后的综合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秋云.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J].新课程,2018(32):44-45.

[2]曹利均.浅析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以“圆”为例[J].考试周刊,2018(39):76-76.

[3]黄玉华.基于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以苏科版七年级下"§12.2证明(1)"为例[J].中学数学杂志,2016(12):5-8.

[4]魏振柱.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1):94-95.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余姚梁辉初级中学,浙江 宁波 315400)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