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阅读教学语境意识培养的思考
2020-06-19许捷
摘要: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语境意识的培养。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应注重文本的情与景、意与境的相互交融,体会平淡的语言背后深刻的情感。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在高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境意识的一些感悟。
关键词:语境意识;语文教学;感悟
何为语境意识?在阅读的时候,学生需要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有效地了解言语者的各种特征,从而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文学作品中,词语呈现出来的含义不同于其在词典中的意思,在一定的情境下它带有一定的临时意。所以,学生的语境意识对学习语文有一定的意义,重视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语境意识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现实的语文阅读教学却出现了以下现象:(1)就题讲题。注重知识性的讲解,方法的归类总结,缺少对语文语境意识的培养。学生只记住方法和模式,不能形成独立的个性见解。(2)将语境意识错误等同于语言表达。语境意识需要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筛选出关键性语言信息,结合头脑中储存的认知经验,展开连锁思考。所以,如果教师上课过分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并不利于语境意识的培养。(3)缺少具体的操作方法。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语境意识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只是在阅读中强调语境意识,缺少可供学生操作的具体方法,这就致使语境意识的培养成了空中楼阁。笔者针对以上问题,谈谈在高中阅读教学中语境意识培养的感悟。
一、立足语篇语境,整体把握
一篇文章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章。某个词语、句子单独拿出来有一定的含义,但是将其进行组合后会产生新的表达效果。在现实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出现断章取义的毛病,比如,学习《听听那冷雨》一文,学生对“无瓦的公寓”“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等语句理解时不联系语境,直接将其理解为“物质的匮乏”“自然的破坏”。其实结合前后的语境,可以将其理解为“农耕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或者是“工业时代的高楼大厦和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所以,在阅读教學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整体的语境意识,这样理解文本才能更加符合作者的本意,理解才会全面深入。学习《今生今世的证据》一文,许多学生对文中较为深奥的话语理解不透彻,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先梳理清文章的脉络,弄清整体语篇写的内容。梳理文脉后学生总结:(1)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今生今世的证据;(2)没有证据会对过往生活怀疑;(3)即使有证据也难以证明内心的生存;(4)人们所经历的各种感受都是对今天的最好证明。这篇文章整体的语境为:“一旦物质与精神的家园荒废,人们将踏上虚无之途。”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文本中具体的语句进行细读,从而深入思考作者的情感。教师可以说出自己阅读的语句:“现在,谁还能说出一棵草、一根木头的全部真实?谁会看见一场一场的风……” ,结合这篇文章整体表达的情感,会发现这里的内涵应该是“人生所经历的一切,会转瞬即逝,也会与世永存,重在能否留下证据。”由此,学生依据教师对文本理解的方法,可以找出文中一些语句。比如,有的学生结合“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相信过去。”理解为:“人总会怀念自己的过去,而在自己生命中最有分量的应该是自己生存之地、精神栖居之所”;还有的学生理解为:“人总是与故乡难舍难分,无论走多远,身处何地还会有一个精神的故乡。”这些个性化的理解都是建立在整体语篇的语境上,激活思维,进行条分缕析,形成个性化的理解。由此,学生体会了作者的构思之妙,挖掘文章的审美价值,避免了将有血有肉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的问题。
二、再现情境语境,巧抓细节
同一个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情境下,其作品表达出的情感也是不一样的。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要挖掘作者在文本中的真实情感,与作者产生心灵间的交流和共鸣,就必须还原作者的情感。
巧抓细节,再现情境。文本中的一些细节能够再现作者创作的情境。比如,阅读《老王》一文,有些学生会主观地认为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文章主题意在“赞扬底层人的光芒”。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的细节,还原作者的写作情境,就可以使学生透彻地理解这篇文章的主题。笔者在执教这篇文章的时候,从学生认知经验出发,先让学生找出描写老王的具体语句。学生纷纷举手,找出不同的语句,说出自己心目中不一样的老王。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刚才自己找出的语句中一些细节性的词句,说一说在特定的语境下的特殊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文中这样的语句:“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可以抓住这里的“有个哥哥”可以看出心存希望,但是后面“死了”两字希望立刻又破灭,“有两个侄儿”又燃起了希望,“没出息”又一次希望破灭。这样仔细地咀嚼很好地还原了当时杨绛对老王同情的情感逐层加深,而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给老王帮助的一种愧怍之情。
由此,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学生抓住细节,认真分析,再现作者写作的场景,走进作者的内心。
三、联系社会语境,深度思考
在阅读教学中, 社会文化语境对于学生解读文本,深入理解作者创作的意图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所谓的社会文化语境是指作者创作作品的时代背景、民族文化、地域特点等,它是学生走进文本,进行深入思考的关键。注意有效补充知识,联系社会文化语境,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回归到文本,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构建语言认知,从而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比如,学习《老王》一文时,教师必须补充杨绛写作的背景,让学生知晓这篇作品是在物质较为匮乏的“文革”年代创作的,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老王送给杨绛一家的一瓶香油、十来个鸡蛋是如此的重要了,学生就不难理解杨绛一家对老王的愧怍之情了。这种愧怍不仅仅是杨绛一家没有给老王等额的金钱,而是在精神上没有平等地看待老王。这是一种等级的歧视,所以杨绛在作品的结尾会由衷地发出了“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的人的愧怍”。
同样,高中阶段,学生会阅读许多外国作品,中外语言叙述的本身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果学生不能对作品的写作背景、社会文化语境有一定的了解就很难准确理解文本深刻的内涵。比如,阅读《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文,需要了解写作的社会文化语境。笔者执教时给学生展示了一家报纸对作者伯尔的评论:“海因里希·伯尔走了,他是崇尚和支持自由的,常让一些人感到不舒服。他又是爱好争论的,由此激起人们的反响,同时也引起人们对他的敬爱。”然后引导学生着重抓住文本中“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一细节作用,学生结合写作的社会文化背景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一颗“把德国人的灵魂从俾斯麦和希特勒的阴影里解救出来”的良知。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注重文本的情与景、意与境的相互交融,体会平淡的语言背后深刻的情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中激活思维,展开想象,收获阅读带来的美好体验。
作者简介:许捷(1990—),女,江苏省江都中学二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