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求寓言教学的有效路径

2020-06-19华英旦

语文教学之友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学路径寓言语文教学

摘要:寓言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并给人以启示。在部编版中学语文教材中强化了寓言教学,中学生对寓言故事所揭示的哲理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教师依据学情,立足寓言文本,探究寓言教学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寓言;教学路径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通常为带有讽喻或讽刺的故事,篇幅短小精悍。寓言主题多借此喻彼,借古喻今,借远喻近,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因此,对寓言中故事的把握就成为寓言教学的有效切入口。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把这个切入口当做重点乃至全部,就有失偏颇了。

最近,笔者观摩了一节讲授寓言《卖油翁》的公开课。执教老师首先介绍文本作者以及文本创作背景,然后引导学生诵读全文,梳理文意,让学生回答概括寓言所叙写的故事。在学生概括之后,教师简单地总结寓言的创作主旨,即让人们明晰熟能生巧的道理。实际上,这就是典型的片面抓寓言故事的教法。这种教学只注重“言”所承载的“事”,而忽略了“寓”的文学指向功用。为此,笔者以执教《卖油翁》为例,谈谈如何在寓言教学中架设起有效的文学路径。

一、以“言”切入,从形象探讨寓言的讽喻意义

文学作品呈现给读者的语言都是值得认真推敲的,特别是那些传承至今的经典作品,更有其独特的魅力。以欧阳修的《卖油翁》为例,文中的“言”可谓精彩纷呈。教师执教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完成语言层级化的学习任务,从而使学生把握文本塑造的人物形象。

第一个层级,完成对文中各种文言基础知识的梳理,借此把握文章大意。这个教学环节应该是所有教师都会设计和实施的,只不过不同的教师处理方式不同,教学效果也会不同。较为合理的做法是让学生在自由诵读的基础上自行把握文意,并说出各自的理解(包括对疑难的自我解答和存留)。接着,学生、教师认真讨论,完成对疑难问题的解答。第二个层级,需要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适宜的引导,使学生重点关注作者描写人物形象时运用的语言。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陈康肃在与卖油翁谈话时生发出怎样的情绪?实际上,这是教师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刻画手法之一的语言描写。正所谓“言为心声”,学生很快就发现了两句话“汝亦知射乎”“尔安敢轻吾射”,并对此产生了兴趣。在这种情景下,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揣摩这些语言在刻画人物方面的妙用。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陈康肃的口吻说这些话,引导全班学生推敲其中的意趣。很快,学生会发现:“汝”与“尔”都表现了陈康肃对卖油翁的轻视,显露出其傲慢无礼。由此类推,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发现之后,再鼓励学生对描写卖油翁的语言进行研习。实际上,这是对细节描写手法的赏析,因为文中运用了“睨之”“微颔”“徐”等词语进行了人物细描。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做的是导引学生品味刻画人物的语言美、细节美。

二、以“事”关联,从文本叙事中把握寓言的讽喻意义

寓言的主体架构是叙事。在寓言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把握文本叙事。但可惜的是,一些教师忽视了叙事的多层级性。于是就出现了在对寓言叙事简单理解的基础上对《卖油翁》的较为浅显的主题概括。

事实上,对于《卖油翁》的叙事,从教学反馈来看,学生大多能自行梳理清楚。但是教师应能发现学生掌握的叙事大多是浅表叙事,并不能凸显寓言“比”的文学特性。新课标要求在寓言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发现文本中的深层叙事。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根据学情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文中的深层叙事。教师可以在“比”上做文章,引导学生发现文中的“比”。当然,教师要提前给学生普及“比”的相关知识。“比”最早源于《诗经》“六义”,就是我们如今所言的“类比”。然后,就由学生拿着这把“钥匙”,自主尝试“解锁”。经由学生的交流其会发现,第一个层级的“比”很容易显现出来,即以卖油翁从钱孔里注油类比陈康肃的射箭。至此,教师要肯定鼓励学生的发现,点拨学生从主题概括的角度理解“比”,引导学生从“这一个”上升到“这一类”,使学生发现作者是借助卖油翁和陈康肃的事件类比人世间的众多事物。至此,就从文本的叙事中掌握了寓言的讽喻意义。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回顾所学的寓言,品味其共性。在达成共识之后,教师再做进一步的阐释。在寓言作品中,作者通常有两种叙事,一种是个体层面的,一种是群体层面的。文学作品中的叙事也具有个体性和典型性,将这两种特性结合起来,才算完成寓言的叙事架构。客观上讲,这种概括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没有这种文学叙事路径的铺设,学生对寓意的把握大都是肤浅的、不到位的。因此,把握寓言的深层哲理需要分析文本的故事情节,从而感悟寓言故事的讽喻意义。

三、以“境”阐发,深挖寓言的创作主旨

对寓言叙事的典型性把握之后,教师还要进一步带领学生共同品析创作的目的。

笔者认为教师需引入一个概念“境”。“境”即环境,主要指作品关涉的社会环境,有文中关涉的,也有创作者关涉的。就前者而言,教师要让学生分析文本中两个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陈康肃社会地位显赫,卖油翁则相对卑微,两者之间差距显著。但是,就是这样的地位之差却有着不对等的本领之差。由此,学生可以在这种对比的品味中明白一个道理:并不是地位显赫的人能力就非凡,不要忽略平凡人的力量。学习《卖油翁》,还应了解作者及文本的创作背景。欧阳修创作此文绝不仅仅是为了揭示熟能生巧以及平凡人力量大等道理。由此,教師要介绍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在宋神宗治平四年(1067年),作者遭受小人谗言,自求外放,出知亳州,成为“在野”之人。介绍完这个背景,教师可鼓励学生结合上文所述的“比”,理解文本的创作主旨。学生据此可得出一个结论:作者想借助此文表达自己虽处朝堂之外,身份不再显赫,但本领却如卖油翁一样非凡,强过那些中伤他的官员。上升到这种层次的鉴赏,学生有了不同的学习感悟,这种审美愉悦必然有助于学生在文学鉴赏之路上越走越远。

文学可以多元解释,也正是在这多层级、多品类的赏析中,学生对寓言的学习才会更有意义。立足于文本,把握寓言这一题材的特点,从语言、叙事、意境三方面入手,探寻寓言教学的有效路径,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寓言所要阐发的哲理是寓言教学的根本方向。

参考文献:

[1]尚恒.谈初中语文寓言教学的展开策略[J].语文教学之友,2019(9).

[2]张伍红.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寓言的选编与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9.

[3]陈雪峰,张国忠.从“告知”到“体知”——《卖炭翁》教学设计突破之法[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7).

作者简介:华英旦(1981—),女,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路径寓言语文教学
时装寓言
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人文精神关怀下的德国音乐学教育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伊索寓言》是谁写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强化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