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对缺钙型羟基磷灰石合成及其热稳定性的影响
2020-06-08饶群力范小兰黎玲玲
饶群力,范小兰,顾 湘,黎玲玲
(1. 上海交通大学 分析测试中心, 上海 200240; 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工程实训中心, 上海 201620)
磷灰石陶瓷的晶体结构与天然骨相似,在生物医学领域被广泛应用,现已有多种合成技术[1-3].羟基磷灰石(HA)化学式为Ca10(PO4)6(OH)2,钙磷物质的量之比n(Ca)/n(P)为1.67,一般人工合成法得到的产物即为此值,而人体骨磷灰石约为1.5.要获得与天然骨更接近的化学成分,就要降低钙的比例含量,形成缺钙型羟基磷灰石(D-HA)[4-5].研究表明D-H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6-8],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骨替代材料.
但是,与化学计量化合物HA相比,缺钙型HA在热稳定性方面表现较差.内部钙缺失造成晶体缺陷,导致其稳定性降低,在较低温度下便会发生脱羟基反应.作为人工骨替代支架的先驱粉体材料,化学合成的缺钙型HA通常要经历后续高温处理,以便获得较高强度的多孔支架.因此,如何提高缺钙型HA的热稳定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研究发现氟能明显提高HA热稳定性.Eslami等[9]将等量HA和氟化羟基磷灰石(FHA)在 1 300 ℃条件下保温煅烧1 h,纯HA已经分解为β-磷酸钙(β-TCP),FHA则没有分解,甚至在 1 400 ℃时也仅有少量磷酸四钙出现.然而,氟对缺钙型羟基磷灰石制备有何影响,合成产物及其热稳定性如何,还需要深入研究.本文采用化学沉淀法,以氟化钾为氟源,合成得到缺钙型氟化羟基磷灰石(D-FHA),并研究了FHA经煅烧发生的相变过程及氟含量对相变产物的影响,探讨其影响机理.
1 合成实验及表征方法
1.1 样品合成
采用Ca(CH3COOH)2·H2O,KH2PO4以及KF·2H2O为原料,室温下,pH=7,连续搅拌4 h以制备FHA粉体.6种样品的具体原料用量(n)如表1所示,合成工艺具体步骤可参考文献[10].
1.2 样品煅烧
取等量样品分别置于6个干净的坩埚中,盖上坩埚盖,防止异物如灰尘、碳粉落入样品中.坩埚放入熔融炉中,进行煅烧.升温速率以10 ℃/min从室温加热至设定的温度,保温2 h,煅烧结束后,样品随炉冷却.设定保温温度分别为200,400,600,800,1 000 和 1 100 ℃.
1.3 测试与表征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 (iCAP 6300,Thermo)测量合成样品中Ca,P,K物质的量.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 (XRF-1800,SHIMADZU) 基本参数法(FP)定量测定F含量,工作电压为40 kV,电流为95 mA,每个样品测4次,取平均值.利用X射线衍射仪(D8 Advance,Bruker,Germany)分析煅烧前后产物,扫描角度2θ范围为10°~80°,扫描速率为4°/min,采用铜靶光源,工作电压为40 kV,电流为40 mA.
2 合成产物相组成
图1列出6种合成样品的X射线衍射(XRD)图谱,其中样品00F和02F分别不加氟和加少量氟.可以看出:样品00F的衍射谱中,主要成分为二水合磷酸氢钙(DCPD)的衍射峰,几乎没有对应HA的衍射峰;样品02F衍射谱中,DCPD衍射峰强度减小,而对应HA的衍射峰强度增大.从样品04F~10F的衍射谱可以看到,合成产物在成分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DCPD衍射峰消失,只剩下FHA衍射峰.
从XRD结果来看, 样品02F与00F相比,DCPD数量在减少,对于04F及氟质量分数更高的样品,其产物中DCPD完全消失.由此可见,氟促使DCPD向FHA转化.氟质量分数达到04F标准后,如果进一步增加,则衍射峰峰形变窄,强度增大,说明氟有促进FHA晶体完整性提高的趋势.
在无氟和低氟条件下,产物中出现DCPD而非全部是HA或FHA,可能与制备过程中采用KOH作pH调节剂有关.KOH为强电解质,加入反应液后全部电离出OH-,OH-很快与H+结合,参与合成HA的机会大为减少;添加F后,随着加入量的提高,F-优先于OH-与H+结合,从而有更多的OH-可以参与合成HA的反应.
表2 合成样品的主要元素含量Tab.2 Contents of main elements in synthetic samples
表2为合成样品中主要元素的含量,w为质量分数.可见样品中w(F)随着反应物中氟添加的增多而逐渐增加,但样品04F~10F实际氟结合量并未达到反应加入的氟化剂理应得到的结合程度,这表明并非所有加入的氟都参与了替代羟基和结合磷灰石的反应.究其原因:部分F-和H+结合,促进DCPD向FHA转化,同时消耗了氟,使其参与结合HA的反应概率降低.从表中可知,全部形成FHA后,n(Ca)/n(P)从样品04F 的1.32增加到样品10F的1.52,但均小于计量比羟基磷灰石中的比值1.67.另外,所有的合成样品中钾含量很低,质量分数为0.08%~0.13%,基本保持恒定,表明钾离子对6个样品反应的作用比较小,并未随F的加入及多少而改变.
根据上述分析,在不添加氟的条件下,生成DCPD的化学反应式为
Ca(CH3COOH)2·H2O+KH2PO4+KOH→
CaHPO4·2H2O+2K(CH3COOH)
(1)
对于样品04F~10F,XRD图谱显示产物中FHA与空间群P63/m的HA有相似的密排六方晶体结构,没有出现CaO峰;而元素分析的实验结果中n(Ca)/n(P)较低,说明合成产物FHA属于缺钙型FHA.其中,F-取代部分OH-,产物化学式为Ca10-x(HPO4)x(PO4)6-x(OH)2-x-yFy(0≤x<1,0≤y<2),这与文献[5]中给出的D-FHA化学式Ca9-x(HPO4)1+2x(PO4)5-2x(OH)1-yFy较为相似.生成化学反应式为
6CaHPO4·2H2O+
(4-x)Ca(CH3COOH)2·H2O+
(8-y-2x)KOH+yKF·2H2O →
2(4-x)K(CH3COOH)+
Ca10-x(HPO4)x(PO4)6-x(OH)2-x-yFy+
2(11-x+y)H2O
(2)
由式(2)可见,DCPD和原料中的醋酸钙都参与了反应,其中DCPD占据主要比例.
3 样品煅烧产物分析
将6种样品分别在200,400,600,800,1 000,1 100 ℃条件下煅烧,通过XRD图谱分析,得到不同氟含量和不同温度下煅烧产物的相组成,如图2所示.图2(a)为样品00F,02F和04F在200 ℃加热条件下的相组成,与图1(a)相比较,02F和00F中DCPD消失,出现磷酸氢钙(DCPA),表明200 ℃加热条件下主要发生脱水反应,DCPD转变为DCPA;同时,02F中D-FHA峰比未加热处理前增高,虽然DCPD也转化成DCPA,但DCPA峰比00F弱很多,表明氟促进了DCPA向D-FHA的转化.04F中除D-FHA外,没有其他相存在,表明D-FHA在200℃加热没有明显变化.
图2(b)为6种样品400 ℃加热处理后的XRD图谱.对比02FHA和00FHA,图谱中可见DCPA消失,D-FHA峰减弱,但出现了焦磷酸钙(Ca2P2O7)和极微量的磷酸钙(β-Ca3(PO4)2).在600 ℃煅烧后,如图2(c)所示,00F谱图中Ca2P2O7和β-TCP峰增强,04F产物中也出现了少量Ca2P2O7和β-TCP.在800 ℃煅烧后,如图2(d)所示,00F中D-FHA消失,β-Ca2P2O7继续增多,06F产物中也出现Ca2P2O7和β-TCP.在1 000 ℃煅烧后,如图2(e)所示,08F中也出现了Ca2P2O7和β-TCP 这两种煅烧产物,可见高氟含量样品逐渐表现出不稳定性.1 100 ℃时,00F产物中Ca2P2O7消失,只剩β-TCP;10F产物也出现β-TCP,但未见Ca2P2O7,表明该温度下分解反应不再经历先转变为Ca2P2O7这一过程.
另外,对比10F中FHA的峰形变化(图2(b)~2(f)),发现随着煅烧温度提高,(021)晶面的峰形变窄,半高宽减小,表明随着温度升高,FHA晶粒长大,结晶性提高.
3.1 热分解相变机制
图3为04F和10F合成态样品在未经加热时的微观形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和分析,可见两者都以针状形态为主,区别在于10F晶粒尺寸较大,针状形态更均匀.
图4为10F样品经1 100 ℃煅烧后的形貌.与煅烧前相比,加热中晶粒长大合并而造成晶粒边界模糊.
图2 合成样品煅烧产物的XRD图谱Fig.2 XRD pattern of calcined products of samples
图3 04F和10F合成态样品形貌Fig.3 Morphology of Sample 04F and10F as received
图4 10F样品1 100 ℃煅烧后的SEM形貌Fig.4 SEM morphology of Sample 10F under 1 100 ℃ sintering condition
表3 不同温度下煅烧产物的相组成Tab.3 Different phases obtained by calcining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Ca10-z(HPO4)2z(PO4)6-2z(OH)2→
Ca10-z(P2O7)z-s(PO4)6-2z+2s(OH)2(1-s)+
(z+s)H2O→(1-z)Ca10(PO4)6(OH)2+
Ca3(PO4)2+(z-s)H2O
(3)
Ca10-x(HPO4)x(PO4)6-x(OH)2-x-yFy
在相变过程中同时分解形成2种主要产物β-Ca2P2O7和β-TCP.反应式如下:
Ca10-x(HPO4)x(PO4)6-x(OH)2-x-yFy→
(4-x-y/2)β-Ca3(PO4)2+y/2CaF2+
(x+y/2-1)β-Ca2P2O7+(2-y)/2H2O
(4)
而Ca10-x(HPO4)x(PO4)6-x(OH)2-x-yFy转变成为β-Ca2P2O7和β-TCP的相变机理分别如下:
(5)
(6)
3.2 氟对热稳定性的影响
表3结果的进一步分析显示:在600 ℃条件下,00F~04F中的FHA开始分解;800 ℃时,06F中FHA开始分解;1 000 ℃时,08F中FHA开始分解;1 100 ℃时,10F中FHA开始分解.可见随着氟质量分数增大,FHA相变温度随之升高.其原因在于:① 从D-FHA的表达式
Ca10-x(HPO4)x(PO4)6-x(OH)1-x-yFy
图5 不同氟加入量在各煅烧温度下产物中的相组成Fig.5 Phase components in calcined products at different fluorine contents and Calcination temperatures
为了更清晰地表现氟对合成产物热稳定性的影响,将氟加入量n(F)、煅烧温度T与产物的相组成绘制于图5中,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实验数据点,模拟出不同相区的分界线.整个图大致包含2个单相区(b和e区),3个两相区(a,d和f区),1个三相区(c区).由图可见:煅烧产物相组成及其含量是由温度和氟含量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氟含量低于3.2 mmol且温度低于600 ℃时,首先出现两相为D-FHA+DCPD;温度升高,DCPD转变为DCPA,形成新的两相为D-FHA+DCPA;继续升温,DCPA完全转变为焦磷酸钙,出现D-FHA与Ca2P2O7两相共存于a区.氟含量高于3.2 mmol且温度较低时,只有单相D-FHA(b区);氟含量介于0~8.0 mmol且温度高于400 ℃,形成D-FHA+β-Ca2P2O7+β-TCP三相(c区);氟含量介于0~3.2 mmol且温度为800~1 100 ℃时,形成梯形两相区β-Ca2P2O7+β-TCP (d区);氟含量低于1.6 mmol且温度超过 1 000 ℃,产物只出现单相β-TCP(e区);氟含量大于6.4 mmol且煅烧温度高于 1 000 ℃,D-FHA只发生部分分解,形成D-FHA+β-TCP两相区(f区).
3 结论
本文在氟的加入量不同而其他制备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化学合成氟化D-FHA,并将合成产物在不同温度下煅烧,通过分析讨论得到以下结论.
(1) 反应物中氟含量较低时,合成产物主要是DCPD;随着氟含量增加,DCPD转变为D-FHA,其化学式为Ca10-x(HPO4)x(PO4)6-x(OH)1-x-yFy.DCPD转变为D-FHA的合成反应式为
6CaHPO4·2H2O+
(4-x)Ca(CH3COOH)2·H2O+
(8-y-2x)KOH+yKF·2H2O→
2(4-x)K(CH3COOH)+
Ca10-x(HPO4)x(PO4)6-x(OH)2-x-yFy+
2(11-x+y)H2O
(2) 煅烧过程中随温度升高,DCPD的相变过程为:DCPD失去结晶水转变为DCPA;DCPA脱水转变为β-Ca2P2O7;最后,β-Ca2P2O7中的P—O—P键断裂,形成β-TCP.
(3) D-FHA煅烧过程中发生分解转变,同时得到β-Ca2P2O7和β-TCP,分解反应为
Ca10-x(HPO4)x(PO4)6-x(OH)2-x-yFy→
(4-x-y/2)β-Ca3(PO4)2+y/2CaF2+
(x+y/2-1)β-Ca2P2O7+(2-y)/2H2O
温度越高,D-FHA的分解比例越大.
(4) 可以通过提高氟化HA中氟含量,推迟D-FHA的分解温度,提高其稳定性;通过控制煅烧温度,可以获得不同成分的骨替代材料.
致谢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巩梦安和郭晓亮硕士对本文实验和分析工作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