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分析
2020-06-05赵欣
赵欣
摘 要:孩子是解放天性的使者,无忧无虑,天真浪漫,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孩子追求自由的同时,也要教会他们遵守规则,适当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和慎独精神,教会他们只有遵守规则才能获得真正地自由的道理,幼儿的规则意识很好树立却很难培养,还需要家长持之以恒地努力。本文将从做游戏、家长的言传身教以及反省机制三个方面全方位阐述家庭教育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家庭教育;规则意识;培养分析
1 引言
幼儿的规则意识是幼儿必备技能中的一个,具备了规则意识的幼儿往往能在上学时更快地融入学校生活,更好地适应学校的管理,而不具备规则意识的孩童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去适应学校的程式化管理。以此,在家庭教育中帮助幼儿树立规则意识就是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了。幼儿往往释放天性,因为无知所以无畏。家长在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时首先要保证自身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这可以通过看书等方法来学习,以保证达到效果最大化。其次要有耐心,幼儿记忆时间短,且容易教过就忘,反复无常,下面将具体阐释家庭教育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2 通过游戏树立规则意识
幼儿往往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他们随心所欲,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和新奇的事物会很感兴趣,家长可以选择利用游戏吸引幼儿,通过制定游戏规则,增设奖励机制等方法让他们快速进入游戏角色,幼儿往往对游戏只接受“我赢了”的消息,而不接受“我输了”的消息,所以当他们输掉游戏时,常常耍赖逃避惩罚或者索求奖励,家长需要抓住这一机会对幼儿进行规则意识的教育,对他们进行思想上的教导,促使他们根本性的转变。
例如,最简单的游戏,“石头剪刀布”。在游戏中,家长出石头,孩子出剪刀,就代表孩子输了,孩子就要接受一定的“惩罚”,可在脸上贴小纸片之类。在游戏前,先和孩子说明游戏规则,要争得孩子的同意才进行游戏。当孩子在游戏中输了,可能会采取耍赖的方式来逃避被贴小纸片,出现这种现象,家长就抓住机会,对孩子进行规则教育。孩子开始耍赖,家长就终止游戏。孩子若要求继续游戏,家长需要拒绝孩子的要求,出现哭闹的情况,家长也不要使用打骂的方式,可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再对孩子进行教育,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
3 通过言传身教加强规则意识
人不论是在幼儿时期还是在成年以后,最擅长的就是模仿。孩子喜欢模仿身边的事物,尤其喜欢模仿父母,不难发现,孩子的言行、举止很多时候父母都会非常相似,由于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依据这一点家长就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加强树立孩子的规则意识。所谓言传就是家长要用语言来强化孩子对规则的认识,树立规则意识;所谓身教,就是家长以身作则,自身就要具备强烈的规则意识,这样才能以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
例如,在父母带着孩子过马路,要遵循好“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的规则。在原来盛行“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群人,不用管红绿灯直接过马路。这种行为及其不安全。如今不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带着孩子过马路,教孩子辩识红绿灯,告诉一定要等斑马线对面的绿灯亮了才能过,黄灯亮了就需要等待,是红灯一定不能通过。孩子询问原因,父母要进行解释说明,越清楚越好。最重要的是父母自身就要遵守好这一过马路的规则。
4 通过反省机制强化规则意识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让孩子自我反省的功能不可小覷,原因是只有通过反省,孩子才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哪里,并加以改正。父母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反省,强化规则意识。
例如,当孩子出现一些原则性的错误,在商场总是要买玩具,如果父母不买就开始哭闹,撒泼。这时父母最不应该做的就是满足孩子,满足孩子只会让他一次又一次的出现这种行为,父母更不要给孩子做出下次再买这种承诺。之后带孩子回到家中,父母就孩子商场一定要买玩具没买到就哭闹的问题教育孩子,首先指出孩子行为的错误,观察孩子是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根据孩子的回答父母进行下一步的教育。孩子若没有清晰的意识到错误所在,父母也不要直接指出,可提示孩子在商场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孩子寻找错误。
5 总结
总的来说,家庭教育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分析大体上分为建立——巩固——成型三个步骤,本文将过程一般化,具体化,从做游戏、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强化规则意识三个平实地角度切入完成对幼儿规则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的树立任重而道远,没有规则意识地孩子注定走不长远。家长需要了解相关专业知识把好的一道关,尽己所能因材施教,帮助孩子完成质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王艳茹.家庭教育中幼儿规则养成问题及策略分析[J]《好家长》,2019(3):3-3.
[2] 马平平,沈丽,周素娥,王爱华.幼儿违反游戏规则行为的指导策略研究[J].十三五规划科研,2018.
[3] 华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广西城乡中小学生规则意识教育问题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