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020-05-26王礼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3期
关键词:思考实践

王礼华

【摘要】  小学科学作为学生启蒙学科之一,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为了保证小学生对小学科学教学的喜爱及兴趣,并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效果,让学生们积极动手,动脑去主动学习,促进小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与思考,如何展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并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为目标,以期给小学科学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思考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3-129-01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而小学科学这一学科,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为其今后的学习起到很好地启蒙作用,能让其在今后的学习中得到更高的发展。而教师要作为一名向导为学生的前行引领道路,所以教师不仅要在学习中引导学生们前行,同样也要为他们人生的道路指明前进的方向。在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自己动手进行一次一次的实验,从而在实验中理解事物的真正含义,在实验教学中就养成小学生主动探索的习惯。

一、增加小学生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课堂的兴趣

当下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若还是采用传统的科学教学方法,就会导致让本来就理解能力有限的小学生,对学习感觉到乏味失去学习科学的兴趣,也不会感受到动手做实验的乐趣,就造成了科学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并且还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很容易偏离,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课前准备工作,提高小学生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课堂的兴趣,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入手。但是笔者认为小学科学学科的本质,就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知识点并获取知识,且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也更适合亲手实验。

例如,在《神奇的电磁铁》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进行合理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通过设定一些小游戏,活跃课堂的气氛,并将学习内容带入。教师准备一些带有磁铁的鱼竿,以及部分有磁铁,部分无磁铁的鱼模型。请学生进行钓鱼比赛,在比赛结束后,进行问题提问:“咦为什么那些鱼却没钓上来呢?”学生就会进行议论,部分学生会要求对鱼跟鱼竿进行研究。当学生发现磁铁后,就可以对教学内容开始讲解。这样提高课堂教学兴趣,更利于开展科学实验课堂教学。

二、为小学生构建自主探究的实验教学情境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科,并且科学学科是以实验操作为基础,让学生在试验中进行知识点的掌握,也是科学学科的主要特点。所以在对小学生开展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将实验操作与理论教育进行有机地融合,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科学实验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在《动手种蔬菜》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再家中种植豆芽,每天对豆芽的生长变化进行观察,并写下观察日记,将植物生长历程、生长规律等进行记录。并让学生通过翻阅书籍、查询相关资料解决豆芽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对豆芽生长的观察后,教师开展科学实验教学。在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与总结,再为学生梳理知识,使学生明确植物的生命周期。紧接着带领学生探索植物的构造,先让学生将疑问提出,教师给出相应提示,学生通过大胆猜想对问题进行探索,最后明确植物体的功能、结构和生存之间的联系。通过构建植物生长自主探究的實验教学情境,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培养自主探索习惯,增加学生对科学知识点的理解能力,也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实验实践能力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出现,激发小学生们学习科学的热情,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地提升。多媒体教学可以活跃小学科学课堂气氛,拓展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内容,改善科学实验教学的教学环境,极大地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在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让一些较为抽象,小学生不能理解的问题,通过图片,视频,PPT等多媒体方式,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提高科学学习积极性。使理解能力本就不强的小学生,更好的掌握科学知识。

四、培养学生对小学科学学科的自主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具有感性化,进而为了学生可以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就需要打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气氛,使科学知识更有趣更吸引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致,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多种新型教学方案逐渐广泛应用在小学科学中,如情境教学、微课等。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进而活跃课堂氛围,消除学生恐惧课堂、厌恶等情绪,使其逐渐增加与科学相关知识,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开展教学。小学学生由于年龄因素导致注意力较差,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

例如,在《位置和方向》学习中,教师制作太阳东升西落的视屏课件,并为学生进行播放,再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总结出太阳在早晨、中午和傍晚时太阳的方位,并分组讨论太阳位置是如何变化的、温度最高的时间等问题。在此情境教学当中,为学生播放太阳升落情境,让学生自行体会、思考和感受事物的本质,可吸引学生眼球,集中其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其学习水平的提升,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在对小学生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中,教师也要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并对学生的进步进行肯定与鼓励,这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增加自主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养成。

[ 参  考  文  献 ]

[1]王华秉.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J].天津教育(下半月),2019,(3):111-112.

[2]黄晓红.小学科学体验性实验教学探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11):38.

[3]杨礼山.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改进与创新的实践研究[J].新教师,2018,(10):70-71.

猜你喜欢

思考实践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