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渗透环境保护教育的途径

2020-05-26陈广辉冯文杰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3期
关键词:环保意识高中生物

陈广辉 冯文杰

【摘要】  如今,全球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直接且深远的影响,也对动植物带来了较大的威胁。环境保护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话题,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将其渗透到日常教学中,重视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增加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其能够懂得保护环境,最终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中生物 环境保护教育 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3-027-01

在高中阶段,生物学科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教学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重视环境保护教育的渗透。教师需要不断增强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掌握更多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生物知识,并将其渗透到日常教学中;认真分析教材内容,挖掘其中隐藏的环保知识;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环境保护方法,增强其环保意识;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将环境保护教育真正落实到位。

一、重视教师群体,增强环保意识

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是教师和学生,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与设计者,承担着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任务。因此,要想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生物教学的方方面面,就需要教师能够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掌握更多的环保方法。要想达成这一目标,就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培养,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定期开展跟环境保护相关的主题教育,使全体生物教师既能懂得环保,又能掌握环保方法,从里表两个层面不断增强教师的环保意识。

学校需要从环保意识入手,定期开展各式各样的培训活动,使全体生物教师都能具备较强的环保意识,提高其环保能力。这一方法不仅能打造出一个专业化的生物教师队伍,还能让教师在生物教学中更好地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学校可以通过专家授课、集中学习等方式,稳步提高教师的环保能力与教学能力,并引导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落实环保教育,为学生环保能力的提高做好充足准备。

二、分析教材内容,挖掘环保知识

高中生物教材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教学,它能让学生从中学习更多的生物知识,教材是生物知识的主要来源,包括了所有的教学重点和要点。如果教材编制的内容足够合理,那么就可以大大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要想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生物教学的方方面面,就需要教师能够重视教材内容的挖掘,提炼出其中跟环境保护教育相关的知识,并将其融入到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与环保相关的知识。教师需要保证环保知识与生物知识的有机统一,实现二者的有效渗透,这样才能将环境保护教育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例如,在教学《种群数量的变化》时,教师就需要重视环境保护教育的渗透。在正式教学前,教师需要全面且深入的分析教材内容,认识到该节课是让学生能够懂得种群数量的基本变化,了解和掌握种群数量模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进一些与其相关的案例,开展环保教育,如澳大利亚出现野兔泛滥情况,美国出现小龙虾泛滥情况等。教师需要将该节课的知识点和案例进行融合,创设与之相关的环保主题,开展相应的环境保护教育。在完成知识点的教学后,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环境保护与种族变化之间的关联,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开展实践活动,掌握环保方法

高中生物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切勿将教学地点限制在课堂中,还需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积极开展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为环境保护教育的渗透提供必要的载体。教师需要结合近期学习的生物知识,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计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并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增加课外实践活动的趣味性、知识性以及环保性。在这些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掌握更多与生物、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还能有效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开展有趣的课外实践活动,更好的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了解影响生态环境的诸多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将会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了解如何降低这些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课外书籍、报刊、杂志等,在这些材料中了解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并将其中的知识记录下来。利用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联系实际生活,落实环保教育

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教师不仅需要教给学生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这样才能将环境保护教育真正落实到位。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掌握生物知识与环境保护知识,不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例如,在教学《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时,教师就需要将这些教育理念落实到位,开展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活动,并重视环境保护教育的渗透。该节课是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使其能够牢牢掌握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知识。因而教师需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引导学生说一说身边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当地的河流出现污染问题。学生需要认真分析这些河流出现污染问题的原因,制定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措施,真正认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不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锻炼学生的环境保护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高考试题中也出现了很多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题目。因而教师需要认识到环境保護教育渗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其与生物知识有效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其能够在掌握生物知识的同时,也能了解更多环境保护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梁园.高中生物学习方法与绿色环保思维初探[J].祖国,2018(20).

[2]刘娥.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态教育[J].中学生物教学,2019(6):50-51.

[3]李帆.解读高中生物学习与环保思维的形成[J].高考,2018(33).

猜你喜欢

环保意识高中生物
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汽车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南京市民绿色出行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