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医融合做防控 居家健身战疫情

2020-05-22高玲娣许琛

医学教育管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适用人群运动量体育锻炼

高玲娣许琛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69)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疫情,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国家卫健委及时公布了新冠肺炎预防指南,为了避免扩大疫情,建议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减少传播途径[1]。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广大人民群众听从专家建议,宅在家中为防疫做贡献。与此同时,微博、朋友圈达人纷纷“卧室客厅一日游”照片,人们在电子屏幕的陪伴下“从床上移到沙发,再从沙发移到床上”,体力活动不足,成为静坐少动人群。

身体活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石[2],WHO世界卫生组织把身体活动不足(每周中等强度活动不足150 min 或相当量)列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也已经证实,身体活动不足是健康危险因素之一,列为第四位的死亡危险因素[3]。因此居家防控不仅要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卫生习惯,还要每天抽出一部分时间进行适量运动,减少静坐少动的不良生活方式,做到体医融合,科学防控,这不仅对自己身体健康、提高免疫力大有好处,同时也是为战胜疫情蓄积健康力量。

适量运动是指运动方式和运动量适合个人的身体状况。适量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耐力和体能,还可以调节心理平衡、减轻压力、舒缓焦虑、改善睡眠等[4]。成年人每日应当进行6~10千步当量的身体活动,动则有益,贵在坚持[5]。据目前的科学证据显示,每周3~5天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有益于身体健康[6]。衡量运动强度大小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测定心率来确定,中等强度约为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70%,运动者的生理反应表现为微微气喘,可以说出完整语句。如1小时6公里的快走或者慢跑就是中等强度运动。

1 运动方式

居家防控期间,受场地、器材、环境等限制,需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下面介绍几种简单易行、锻炼效果良好、适用于居家身体活动的运动方式。

1.1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1.1.1 太极拳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特色项目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而且动作幅度、运动量的大小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而进行调整。太极拳柔和缓慢,可避免肌肉、关节、韧带等器官的损伤以及因用力不当和呼吸不当引起的胸闷紧张、气血受阻等[8]。简单易学的太极拳项目有:八式太极拳、二十四式太极拳。

适用人群:不同年龄、不同体质均可,练习者可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动作幅度和运动量。

1.1.2 八段锦

八段锦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医疗保健功法,是中国传统导引养生与保健的功法,它有锻炼平衡能力、防病治病、纠正形体等作用,同时又具有针对性强、适用面广等特点,是动静结合、身心互动、健患均益的健身方法[9]。

适用人群:不同年龄、不同体质均可,练习者可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动作幅度和运动量。

1.2 体能训练

体能是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10],是人体对环境适应过程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11]。通过体能训练,发展心血管耐力、肌肉耐力、柔韧性、敏捷性、力量、平衡性,达到发展身体运动功能、促进体质健康、预防运动损伤、产生最佳运动效果的目的[12]。可以跟随一些小程序,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计划,例如:KEEP。

适用人群:身体健康者、青少年。

1.3 健美操

健美操是融体操、音乐、舞蹈于一体的追求人体健康与美的有氧运动,通过健美操锻炼达到改善体质、增进健康、塑造体型、控制体重、愉悦精神、陶冶情操等目的。因为健美操具有体育、舞蹈、音乐、美育等多种社会文化功能,特别适合女性,受到了广大女性同胞的喜爱。而且健美操主要锻炼练习者的心肺功能,是控制中年以后体重迅速发胖较好的健身项目[13]。健美操的分类很多,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爱好选择不同的练习内容,还可以选择排舞的简单动作进行练习。

适用人群:身体健康者、青少年、女性。

1.4 广播体操

广播体操是一项广为人知、练习者众多的体育运动。因为徒手不用器械,在有限的场地就可以开展。广播体操通常编排为8节,每节对机体的主要关节、骨骼和大肌肉群具有合理性、专一性的刺激,对人体产生的运动负荷由低到高,可较全面地促进人体各个运动部位的合理运动,达到提高机体运动系统机能的目的。同时,锻炼者可视自身情况通过调整动作幅度控制运动负荷。广播体操以其动作简便易学、负荷适中、适用面广、音乐优美、节律适中受到各行各业的青睐[14]。

适用人群:青年、中年人群为主,男性女性均适用。

1.5 健身瑜伽

随着体育全球化的发展,瑜伽在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及大众健康意识的显著提升下,成为一种时尚流行的健身运动。作为一种非常古老的能量知识修炼方法,瑜伽能加速新陈代谢、增强身体力量、提高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培养气质、塑造形体等作用[15]。

适用人群:有一定基础的人群。

2 锻炼的原则

体育锻炼的目的是增强自我运动水平和增进自身健康,要获得良好的体育锻炼效果,就必须自觉地遵循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并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身体状态,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和运动方式,制定适宜的运动方案。

2.1 FITT 原则

FITT原则是目前世界上流行的体育锻炼原则,它是运动频率(Frequency,每星期进行身体锻炼的次数)、运动强度(Intensity,身体机能所要承受超负荷的水平)、运动时间(Time,每次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和运动种类(Type of Exercise,不同的运动类型)的有机结合,4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达到锻炼的最佳效果。《中国成人身体活动指南》推荐健康成年人每日进行6 ~10 千步当量身体活动,经常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和娱乐活动,维持和提高肌肉关节功能,日常生活“少静多动”[16]。

2.2 自觉性原则

自觉性来源于目的性,自觉、自愿、主动地进行身体锻炼,可以调动锻炼的积极性,有利于正确确定体育锻炼的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

2.3 个性化原则

在制定锻炼计划时,应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能力等情况,制定出适合个体发展的活动方案,避免损害身体健康和运动损伤的发生。

2.4 全面性原则

人体是统一的有机体,需要全面提升机能水平,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掌握多种运动技能。

2.5 渐进性原则

体育锻炼是一个适应过程,它既体现在锻炼的全过程,也体现在每一次锻炼过程中。在整个锻炼过程中要注意动作由易到难,时间由短到长,强度由低到高,运动量由小到大。一般来说,通过先增加运动量、再增加运动强度来提高运动负荷。

2.6 经常性原则

有规律的锻炼可使体能得到增强。在体育锻炼中要不断强化体育意识,确定合理的目标,选择适于自己的锻炼项目,同时把体育锻炼纳入作息时间表,结合日常生活持之以恒的进行。

3 评测量表

在运动过程中,可以根据人体的反应与运动强度等情况,利用RPE 量表、自我感受评定表等工具进行评判和反馈,适时调整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科学安全的进行运动。

3.1 RPE 量表

RPE 量表(表1)是主观疲劳量表(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是 一 种 在 国 内外被广泛采用的运动负荷量化评估手段[17],由Borg 创制,最初是一个6~20级的医用量表,用于评价人们在身体活动过程中的主观疲劳感觉和用力程度,之后修改为0~10级[18]。再结合心率,可以很好的监测运动强度是否适当。

表1运动强度与运动自觉量表(RPE)

3.2 自我感受评定表

自我感受评定表(表2)主要是评价一次运动的强度是否适宜,一般评测锻炼过程中和锻炼结束后4~12小时(甚至24小时)内,身心对疲劳程度的自我感受[19]。

表2自我感受评定表

3.3 体育锻炼科学性评测表

通过体育锻炼科学性评测表(表3)可以了解被测试者平时是否注意体育锻炼及科学性等情况。总分3 分以下为很差;4 ~6 分为不好;7~9分为较好;10~12分为好。

表3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评测表

4 锻炼的注意事项

(1)锻炼前后,要做好准备和整理活动。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调动各器官系统的积极性,使人体从相对静止状态逐渐过渡到紧张的活动状态。整理活动是放松练习,可以缓解运动后的疲劳,迅速恢复体能。一个完整的锻炼过程包括准备活动-基本内容-整理活动。

(2)根据锻炼的原则做到运动有度、循序渐进、全面锻炼、活动多样、运动有恒、贵在坚持,并注意身体健康状况的变化,根据身体的情况适时调整锻炼计划。

(3)注意正确的姿势,错误的技术动作常常违背了人体结构、功能特点与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容易造成损伤。

(4)注意根据身体情况及时调整运动间隔和运动强度、运动量。睡眠或休息不好、疲劳、疾病或伤病初愈时不应进行大强度锻炼,因为此时肌肉力量、身体的协调性和动作的准确性都处于较低水平,警觉性和注意力减退,机体反应迟钝,剧烈运动或练习较难的动作时很容易发生运动性损伤。

(5)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正确的呼吸习惯,对健身效果、提高运动效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错误的呼吸节奏,会使身体出现不良反应,比如头晕、缺氧、体力不支等。

(6)合理膳食。合理膳食是提供全面、均衡营养的前提,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更要注重饮食结构,合理膳食。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在于锻炼,锻炼在于坚持,坚持就是胜利,无论你身处何处,都请不要忘记锻炼身体,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更应该积极主动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猜你喜欢

适用人群运动量体育锻炼
大树的日常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真实世界证据用于支持药品适应证和适用人群扩展的思考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驴乳的营养成分含量声称和适用人群
余额宝适用人群及其风险管理研究
不容忽视的膳食纤维
你每天的运动量够吗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