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中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0-05-14史志红

家长·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史志红

摘要:新课改内容颁布并实施之后对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最为重点的一项内容就是解决当下初高中历史内容的衔接问题。通过教师的指导,帮助学生实现初高中历史知识内容上的衔接,以便更好地开展历史课程学习;保证初高中历史知识的完整衔接,以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关键词:历史教学;内容衔接;核心素养

历史的学习从大局观来看可以分为初中及高中两个年级段,看似这二者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但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而存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是在初中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延伸。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二者的教学是各自独立的两种状态。造成独立的原因大致有两方面,一是初中、高中是两个不同的教学环节。另一方面是初高中的历史衔接没有得到学校及教师的充分重视。这使学生在步入高中的初始阶段,很难快速适应高中的教材内容及教学方法。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将阻碍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初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

初高中历史学科素养是现阶段中考及高中之中的重点考察内容,通过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分析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方向。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大致可以分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证实、家国情怀等几方面。这些理念从多角度解释了历史学科,帮助学生构建起对历史知识的正确认识,承担了立德树人的基本教学任务。教师通过对初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衔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学习成绩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通过课前预习更好地建立历史关联

课前预习是进行高中历史衔接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对学生课前预习环节的指导,以初中历史内容引出高中历史内容,借助初高中历史知识的关联完成衔接过渡,从而在学生脑海之中建立一个历史学框架,将初高中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与此同时,这也会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历史核心素养,以初中历史知识为基础并加以更深层次地学习。所以,教师在最初的教学内容设计之时就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点把握,体会历史教材内容之中的核心素养含义,并加以练习,逐步引导,以建立起相应的历史结构框架,提高学生对历史教材内容的理解能力。

三、加强情感教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历史学科的学习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知识、事件的学习,更是一个通过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去体验、感悟历史情感的过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也对学生的内在品格及外在行为作出明确规定,教师通过情感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起更好的价值观念。历史教材之中的内容是由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组成,教材编辑者在内容选择之时也考虑到这些事件的意义及表达的情感,通过学习使情感加强也为学生未來道路点亮了一盏明灯。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历史教材之中所要表达的真挚情感在课堂上积极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历史情感的熏陶,逐步养成自身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念。当学生价值观念变得积极又正确,初高中历史知识内容的衔接也会变得更加顺利。

四、通过历史资料的学习,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历史资料是历史学习过程之中的基本素材,在历史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合理利用相应的历史资料进行教学分析,能够启发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锻炼学生对历史资料的感知程度,为日后步入高中的历史学习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学生对历史材料解答时最先要做的便是读取材料,这是进行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学生进行材料读取时一定要进行3-5遍的阅读,三次阅读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第一遍阅读要进行大概的内容浏览,简单、粗略阅读即可,对于一些生僻字及难度较大的文言词汇可暂时放弃,不能过于执着于此以免耽误时间。第二遍阅读之时,要正确地分析出材料所提到的观点,明确材料之中所表明的立场,获得有效的信息并作出重点标记,以便日后使用。第三遍阅读便是要求学生带着材料所提出的问题进行阅读,并找到可以利于解答的材料关键语句。切记不可未读懂题目便凭借自己的知识基础及臆想进行答题。如果三遍之后还没有正确的思路,可以选择再进行阅读,但切记不能过于沉浸于一个题目之中,以免耽误过多的时间而影响全部题目的解答。在历史资料的帮助下,学生对历史资料的分析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加强。在高中时期的历史学习之中,许多版块的学习都需要借助历史材料进行验证,通过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初高中知识衔接。

五、借助历史故事,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

高中历史知识在初中历史的基础上,更加深入挖掘了历史的内涵和文化。在初高中历史的衔接阶段,教师可以借助历史故事开展课堂教学,利用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可以通过故事联系初高中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到初高中历史知识的区别,带领学生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建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开展高效的学习。例如在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的知识时,在初中阶段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发展历程,而在高中阶段,教师可以借助各个国家的外交策略深入分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知识,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从而建立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快速进入学习活动中,在教师的带领下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将初中高中的历史知识充分联系在一起,开展高效率的学习。

六、结语

通过对现阶段初高中历史教学现状的分析,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衔接已经成为当下历史教师教学实验探索所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为了更好地改善现状,历史教学必须以五大核心素养为支柱,深入贯彻并落实新课程标准之中的内容,将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衔接起来,提高整体教学成绩。

参考文献:

[1]黄燕,李谨文.关注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4).

[2]褚健.浅析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14).

(责编 杨菲)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