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工作

2020-04-21钟爱女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0年9期
关键词:良好习惯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

钟爱女

摘 要: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学习和生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习惯是健康生活之基。在学生初入小学时,班主任对学生习惯的养成起关键作用。班主任的以身作则能够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班干部能够使班级管理事半功倍;编口诀立规矩更容易让学生执行;奖罚有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家校联合,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良好习惯;班级管理

著名教育家孙云晓认为:“良好的习惯是健康人格之基。”好习惯,益终生,下面笔者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方面分享笔者在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勤到班,身作则,行胜于言

早到班。早上,笔者会提前到教室等待学生的到来,并主动跟学生问声早,慢慢他们就学会了礼貌。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早读,班主任的早到班就显得尤为重要。等学生差不多到齐了,笔者会带学生早读《日有所诵》。这本书都是儿童诗和儿歌,趣味性较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带着读几次学生基本也会背了。带读一两周后,学生可以自己早读了。

午到班。我们学校有下午回校午读的习惯,学生自由阅读课外书。笔者会提前挑选一些有趣的绘本故事,利用午读时间,让学生看图,然后读给他们听。最初提供给他们看的书是《大卫不可以》《大卫上学去》《大卫惹麻烦》。后来学生也会带书回来放教室书柜分享。

课间到班。笔者课间到班主要有三个目的:第一,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做学生听众,了解学生的生活。学生天真活泼,会主动跟教师说很多事情,“我今天打跆拳道”“我妈生了个小弟弟”“我昨天去吃大餐”……第二,做视察。学生与同学们的关系如何?谁有比较多的朋友?第三,做疏导。课间追跑很容易受伤,可每个班总有课间追逐的现象,屡禁不止。与其禁止不如疏导。利用课间,带学生玩井字过三关、剪刀石头布等游戏,让他们带涂色本、棋子回来下课玩。

二、编口诀,立规矩,常抓不懈

学生从幼儿园进到小学的学习,需要一个转变的过程,这就是学习常规。一个班的习惯养成非常重要。“猴子不上树,多敲几遍锣”。对于学生的行为规矩,笔者把每一个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都编成简短易懂的口诀,对于每天要做的事情,让学生每天重复口诀做动作,最后口诀滚瓜烂熟,学生也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习惯,形成良好的课堂常规,课堂上学生才能专心听讲。

三、精挑选,细培养,事半功倍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选一位能干的班干部,班主任工作更为轻松。笔者选班干部有明确的目标:胆子大、声音响、有威信、自控能力强,还要活泼有带动性。笔者会通过三个环节来完成选班干部工作。

毛遂自荐。能自荐的学生一般都是胆子比较大的。大部分低年级学生都想当班长,谁能胜任,就要经过一番考验。从中筛选出一些平时课间视察时发现的好苗子,每天选2名学生当临时班长,考查他们的管理能力。

投票选举。经过两周左右的临时班长,笔者会选几个合适当班干的学生,先介绍他们做临时班长的情况,再由学生举手投票,选出一个正班长和5个副班长。

定岗+轮换。一个正班长,统筹全局,赋予班主任权利;每天一个副班长,一个轮换的值日班长,协助管理班级工作。值日班长的轮换有时根据学号轮,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轮完一遍,再根据奖励制度的心愿轮值,比较灵动,总之值日班长就是奖励给有进步或表现优秀的学生。

一个优秀的班长,经过一两个月的培养后,能把班级事务管理得井井有条。教会学生自我管理,这样以后不用什么事都要班主任亲力亲为。

四、奖多样,惩有度,积极向上

奖励的项目要多样。我们习惯在课堂用小贴纸来表扬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得到贴纸会很高兴。第一学期,笔者会采用“比比谁最棒,看谁贴纸多”等方式。一个学期后发现,优秀的学生比其他学生获得更多的贴纸。贴纸本是激励学生的奖励,结果激励的还是优秀的学生。如果奖励贴纸仅限于课堂,对其他学生并不公平,因此笔者将贴纸运用到其他可以表扬的项目上:如书写工整、坐姿端正、有错就改、文明礼貌、讲卫生……利用贴纸激励学生进步,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奖励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奖励的形式要多变。第一学期用贴纸,第二学期笔者换成用印章,各方面表现好的在书上盖章。一般积累足够的印章就可以换礼物。但这种形式不够挑战性,于是笔者就运用进阶奖励法,如印章换星星卡,星星卡换表扬信,表扬信换礼物或者心愿。

奖品变心愿。在一次的道德与法治课,笔者让学生提出自己最想得到的奖励,最后统计出来,学生最想得到的奖励是当班长、免作业、免值日、免批评、免留堂。笔者把他们这些精神层面的心愿变成他们的奖励,只要达到相应目标就可以实现,发给他们免作业、免留堂证等。

每周一评。每周一评是笔者一直坚持做的。每周利用10分钟,给每个学生的一周表现做出评价,对于没有违反纪律的学生,在公布栏“我最棒”画上星星,然后就可以得到一张表扬信。学期末,星星最多的学生可以被选为三好学生。

关于惩罚。大家对“罚”字较敏感,所以笔者一般称其为班级服务。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需要为班级做服务,特别是扣班分的学生,要让他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为班级服务的内容一般包括:擦墙壁、擦窗台、擦书柜、擦垃圾桶等等。

五、事做细,家校合,助力成长

沟通方式多样。开学初,笔者会添加每一个家长的微信,并把家长联系电话也全部存进手机。

微信群的管理。微信群管理得好,方便班级管理。群里禁止发广告及一切与学习无关的言论。孩子情况应私聊。如需交流孩子的学习及生活,请家长另建一个聊天群。

把学生当白纸教,也要把家长当白纸教。事情无论大小,凡是要让家长配合做的事情,笔者都会细化成一个一个的步骤,或罗列清晰,再发给家长,让家长一目了然。

想家长所想。当孩子进入小学,孩子在学校怎么样?表现好不好?这是父母比较关心的问题。家长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呢?

发信息。开学的第一个月很关键,每周五晚,笔者都会在班群发一次班级总体情况,并点名表扬一些学生。然后把表扬学生的具体表现发送信息给家长;个别行为需要改进的笔者也会私下联系,呈现孩子行为→提出该行为导致的后果→再提出希望家长配合的一些建议。但要注意的是,发信息要写上孩子的名字,这样家长才会真正明确教师所说的是自己的孩子。每周发送几则信息,争取一个月内每个家长都能清楚孩子在校的表现。

如果信息不够直观,就拍照片。因此,在平时可以给学生拍一些相片发到班群,尽量从学生认真看书、坐姿端正、玩得欢乐、优秀作业等正面积极的表现进行拍照。

把事情做细,想家长所想,家校合力才能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六、创活动,建班风,活泼团结

创设时机活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笔者会创设时机让学生活动活动。如语文课、道德与法治课、班会课、放学前几分钟等的时间,笔者会利用起来,让学生表演课本剧、追风、放风筝、玩游戏、比賽读书等。

有目的地活动。没有目的活动会很散乱,所以,每次的活动笔者都是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每个活动的目的都是很明确的:为什么要带他们去活动?怎么活动?有一次学生的数学课学时间,一分钟能做多少事呢?笔者就利用放学前几分钟带他们到风雨亭,一分钟能写几个字、一分钟跳绳能跳多少下?让他们确切感觉到一分钟的长短。

在繁忙的学习中抽时间让学生活动身心,让他们放松心情,释放学生的天性,更好地与同学交流,更利于他们学习,也给他们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

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平凡又琐碎,以上六方面并不能涵括班主任的所有事务。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需要教师不懈地努力,不断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猜你喜欢

良好习惯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策略探究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