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共育的现状及有效优化措施分析

2020-04-21王小芳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优化措施现状分析

王小芳

摘 要:家校共育能够增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并实现资源共享以及优势互补,强化对学生的教育,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与学习。但就当下家校共育发展现状而言,还存在很多的弊端,不仅缺乏合理的关联机制,而且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深度不足,虽然两方对于家校共育的认同度较高,实际行动上却存在很多不足。本文结合小学家校共育发展中的局限问题,详细讨论有效进行优化的措施,希望能够促进二者有效形成教育合力,发挥出实际效果。

关键词:家校共育 现状分析 优化措施

前言

家校共育实际上就是联合了学生最多涉及的两个部分——家庭和学校,将二者的教育资源充分结合起来,实现有效沟通以及互相配合,以增进对学生教育能力的提升。家校共育理念目前越来越受人重视,尤其是在当下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及身心健康发展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基于这一理念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并且增进与家长间的有效交流,将学校教育教学优势与家庭方面进行合理对接,信息及时全面地传递,妥善解决家校矛盾,以促进更科学完善家校共育模式的构建。

一、家校共育的现状

1.家校之间在沟通深度上存在不足

虽然很多学校与家庭之间确实会定期进行沟通交流,讨论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但是在沟通深度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是在沟通形式上过于单一,目前很多学校和家长还以家长会为主,不仅形式比较单一,而且因为时间有限以及家长人数较多,教师与家长无法进行有效沟通,虽然有些学校以微信群、QQ群等形式增进联系,但缺乏合理的管理,也容易出现混乱情况。另一方面在于沟通内容上的浅显,很多教师只是简单告诉家长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如何,出现哪些问题,对于家长应该怎样做往往会缺少明确的介绍,而且因为工作繁忙等原因与家长在配合解决问题中存在很大的缺失,导致实际联系效果不佳。

2.学校与家长思维上的偏差影响共育发展

部分家长虽然认识到家校共育重要性,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却不能真正落实,这也直接导致家庭与学校常会出现一些矛盾问题。目前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德育工作,但是很多家长过于重视学生成绩教育,在进行与教师交流讨论中,容易出现很多理念上的偏差,不仅会对教师教学产生压力,而且容易导致二者之间的矛盾。再者教师有时会出现对家长参与教育的过高或者过低期待,比如过高期待家长参与,将学生更多学习内容结合家长参与中,却可能使家长认为教师偷懒,不负责任等,对教师教育工作产生不满,从而也会影响到家校共育的效果。

3.学校与家长各自局限性有很大的限制

学校与家长在家校共育中都会有各自的局限性,学校主要在于缺乏完善的与家庭对接的平台,教师因为工作繁忙问题,常常难以及时与家长进行良好沟通,而且很多家长与教师之间的矛盾无法及时解决反而会对正常的教学活动产生影响,导致更多教育问题出现。家长多是由于工作原因在教育参与中时间有限,甚至有些家长因工作需要几乎无法参与到家校共育中,教师也很难与其及时进行联系,家庭教育资源更无法应用到学生教育中[1]

二、家校共育的优化措施

1.加强沟通交流渠道的完善

促进家校共育首要一点就是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具有更加便捷全面的沟通交流渠道,首先要重视家长会的作用,这是增进家长对教育参与的关键引导,以学校重视引起家长重视。

要定期开展家长会,其中要特别重视家长参与,让其有机会表达自己所关注的教育问题,使其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同时可以结合一些参与活动,如鼓励优秀家长代表分享家庭教育的经验,增进家长之间的教育互动,也能促进家长在教育重视度以及教育方法上的优化。同时学校还可以结合当下常用到的一些网络信息技术,比如微信、QQ等,实现更加规范化、分类化的沟通渠道,如可以构建功能清楚的微信群,用以教师与家长进行教学任务讨论、家访通知等等,以确保教师与家长进行交流时更加便捷。最后,学校还可以建立专门的家校联系站,成立网络管理平台,将家校联系制度化,实现统一标准化的管理工作,以规范化处理家长与学校联系中存在的复杂问题,并对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渠道进行维护管理,以使两方都能及时进行联系[2]

2.重视家长思维发展教育

家长思维发展,增进对家校共育的全面理解与行动上统一进行是确保理念推进与优化的关键,让家长也重视起学生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所以需要加强对家长的相关教育工作。可以结合家长学校的创办和推行,完善其组织结构和教育内容,依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成长需要进行差异化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设定,并且注意营造家长学习氛围,对于一些存在教育理念严重偏差的家长还应注意进行相应的理念教育,帮助其明确家校共育的实际作用,增进其教育学习积极性。再者还可增进亲子互动的方式提升家长对家校共育的理解,比如在开学典礼、家长学校参与等活动中,都应鼓励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在亲子互动中可以结合教师的引导与建议,使家长获得孩子教育的新看法,如多进行自身行为反思,树立良好的学习生活榜样,积极参与到学生学习中等等,使家长在教育思维上更加丰富与完善。

3.完善评价机制

家校共育需要进行合理的监督以及管理,构建完善的评价机制就更有其必要性。在评价机制中需要参考学生的成绩,但其也只能作为一方面,更应重视家长及教师在家校共育中发挥的作用。学校可以制定规范的对应评价机制,对教师包括家访、家长会等活动开展情况讨论以及家长评价、学生评价等,同时对应家长相关参与及表现。这其中不仅要有家长与教师的评价,也都应该结合学生的评价,对教师在家校共育中的表现进行总结,用于完善教师的考核制度,同时也选出优秀家长,进行鼓励。最后还应对具体学年或者阶段内的有效发展方法和经验进行分享传递以促进家校共育相关理论与实践内容的完善,更好地促进教育发展[3]

结语

总之,家校共育作为目前学生教育工作中重要应用理念之一,在实际应用過程中还面临着很多问题,教育效果难以充分发挥出来,所以教师更需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将之作为系统化工程全面推进,并且帮助家长更好参与到学生教育工作中,发挥出各自优势以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强大助力。

参考文献

[1]邢增明.谈家校共育的现状及对策[J].学周刊,2019(04):158-159.

[2]张兰芳.构建家校共育的有效机制例析[J].中小学德育,2019(08):70-72.

[3]岳茜.张弛有度,协同发展——小学家校共育的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197.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优化措施现状分析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医院工资薪酬分配及优化对策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