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后勤文化创建探析

2020-03-16郑建勤

高校后勤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师生员工后勤工作高校后勤

郑建勤

高校后勤文化创建探析

郑建勤

[兰州文理学院后勤处]

高校后勤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宗旨、管理、安全、节约、劳动、智慧、创新、廉政等文化,是在管理、服务和保障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有文化。文章围绕高校后勤文化的内涵和特点,阐述了高校后勤文化创建的意义及内容,并对后勤文化创建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

高校;后勤文化;创建措施

高校后勤工作在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构建以宗旨文化、管理文化、安全文化、节约文化、劳动文化、智慧文化、创新文化、廉政文化等为内容的后勤文化,既能丰富和深化大学校园文化内涵,更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很好载体和有效途径。

一、后勤文化创建的现实意义

(一)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高校后勤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与高校校园文化氛围相融合,共同形成高校的育人环境。因此,后勤文化建设始终要体现以师生为本,以“三服务、三育人”为宗旨,作风上要务实、高效、创新,管理上要安全、顺畅、精准,服务上要方便、快捷、优质,环境上要整洁、温馨、舒适;经营上要规范、效益、品牌,队伍上要敬业、专业、爱岗,进而形成“团结务实、优质高效”的后勤文化氛围。

(二)凝聚后勤员工力量

由于主客观条件原因,很长时间以来,大多数后勤员工学历不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观念落后、信息闭塞,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后勤人员管理、服务和保障的信心不足。要通过思想教育、业务培训激发和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民主管理,严格规范行为,贯彻“服务是第一要务”的理念,打造后勤高品质文化,统一思想,凝心聚力。

(三)提升后勤工作品质

后勤文化建设是后勤管理的软实力,从明确后勤工作目标,到制定后勤工作规范和标准,再到明晰工作思路,以及完善工作制度、提出改革创新设想等等,通过这些后勤文化建设转变员工观念,端正工作态度,从而激发工作的创造力,增强工作的执行力,不断提升后勤工作品质。

(四)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后勤文化建设是促进后勤管理工作发展的精神动力,应通过推进学习型后勤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后勤员工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通过阶段性目标实现逐步达到后勤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通过信息化手段逐步实现智慧后勤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成本;通过加强与服务对象的沟通和交流,争取师生员工对后勤工作的理解,得到他们的支持,从而提高后勤服务工作的整体水平。

(五)形成后勤工作特色

以文化后勤建设为统领,通过深入开展“马上就办”“烟头行动”“厕所革命”等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特点的活动,逐步形成后勤工作特色。

二、后勤文化创建的内容

(一)宗旨文化

后勤服务工作始终要体现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服务的宗旨,要把师生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评判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1]后勤部门做出每一个决定,做好每一项工作,心里始终要装着师生,为师生着想。服务工作中始终坚持“马上就办”的后勤服务工作作风,用心尽力为师生员工搞好服务。后勤服务工作主要包括餐饮、保洁、维修、绿化、安保、医疗、卫生等,[2]师生员工在这些方面时时处处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都希望尽快得到妥善解决。可以开通24小时后勤服务热线,即“后勤服务110”,第一时间回应大家的诉求并分类处置,对马上能够解决的即时处理,需要短时间内解决的限时处理,一时半会解决不了的说明情况,实时通报进展情况,抓紧解决。

(二)管理文化

后勤管理应先“理”后“管”,重点在“理”,要理清基本职责、服务范围和服务事项,明确工作规范、标准、流程和方式,只要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实现有效地管。后勤管理关键在“管”,要依据自己的职责,对后勤服务的财、物、事,分门别类实行科学监督、有效保护和保值增值,逐步形成一套完整严密的管理制度。如对校园内商户的管理,严格实行淘汰制。校园商户包括餐饮、银行、通信、书店、超市、理发等,少则数十家,多则数百家。依据事先制定的考核办法,按月加强日常考核,半年发放学生评价意见表,年终进行综合评定,每年按考核对象的10-15%进行淘汰。淘汰制能使每家每户有危机感,对保证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效益效果明显。

(三)安全文化

后勤部门肩负着学校安全稳定的重任,安全工作是后勤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后勤工作的重要内容。[3]食品卫生安全、能源安全、公寓安全、生产安全、消防安全等,每一项都与师生员工的生命及财产息息相关,马虎不得。确保各项工作安全,一是建立重大危险源点位图,明确责任人和巡查时限及次数,强化日常管理,及时发现、化解不稳定因素,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与各部门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实行分级管理,层层包干落实,责任到人;三是制定和完善各类安全管理规范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四是强化责任担当,做到守土有责、负责、尽责,确保师生平安、校园和谐稳定。

(四)节约文化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后勤文化的永恒主题。古训“勤俭兴邦,奢侈覆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至今仍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持续开展“光盘行动”“绿色低碳校园”,以及人走关灯,去超市自带环保袋,做志愿者捐旧物、旧书给需要的人,每个宿舍配发垃圾袋,要求学生把垃圾主动送到回收站并分类等活动,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节约意识,养成节约好习惯。同时,申请专项资金,实施燃气锅炉余热回收、分时分区供暖、用水用电动态管控等项目,节约能源,提高效能。

(五)劳动文化

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许多内容都与劳动有关,后勤工作性质和特点更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内容与大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可通过勤工俭学,为学生安排一定数量的劳动课,与学生处、各院系、学生社团、志愿者组织共同协作,组织学生义务植树、义务搞卫生等。同时,向大学生提供公共区域卫生保洁、食品卫生监督、会场服务等力所能及的劳动岗位,让大学生在劳动中得到锻炼,体验劳动成果的喜悦,培养劳动观念,提高劳动技能和动手能力。

(六)智慧文化

借助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现代科技, 充分利用互联网、管理软件、手机应用等信息传输手段,建设智慧后勤,提高后勤服务保障的智能化水平。如建立“智慧后勤服务信息平台”,增加实用性服务模块,包括物业缴费、水电暖气充值、饭卡即时查询、维修实时跟踪、失物招领等服务项目,最大限度方便师生员工。“智慧餐厅”实现师生员工就餐秒结算、零差错,解决就餐拥挤问题的同时,提供灵活多样的个性化服务,满足师生员工多样化饮食需求。

(七)创新文化

创新求变是后勤建设与发展的永恒动力,后勤工作要不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 适应时代要求,[4]立足师生需求,拓宽发展空间,丰富服务项目,同时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造独具特色的后勤文化[5]。如在后勤综合改革实践中,从体制入手,逐步建立“小机关多实体”,由“管理科室”向“服务中心”转变,由侧重“管理”向侧重“服务”转变。在机制改革中,实行定期研判制度,每半年向学生发放征求意见表,一是征求意见,及时解决问题;二是对学生反复提出而未解决的问题,每两年对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在队伍建设中,管理干部实行定期轮岗制度,既增加干部在不同岗位得到锻炼的机会,又降低了干部因在同一岗位时间过长而出现的廉政风险,同时避免产生懈怠思想。

(八)廉政文化

后勤服务保障涉及面广,接触学校包括人、财、物等事项多,其经济往来、现金流通与物资进出量大,廉政工作尤为重要[6]。为推进廉政规范化,必须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事事约束,时时警醒,始终把廉政工作落到实处。如增强廉政防控能力、建立廉政风险点清单并严格盯控;在资金项目管理上,实行处长、分管副处长、科长、办事员四级签字,班子成员共同审批制度,确保资金使用不出问题;加大敏感岗位和重要环节的监督制约,严格实施“阳光后勤”监督制度,实行采购、验收、管理分离监督;严格执行后勤管理中报告、立项、审批、合同、验收等制度,严把合同关,坚决按合同办事;不断转变党建工作方式,坚持后勤领导班子党政议事制度;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职责,警钟长鸣,防微杜渐,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后勤服务作风明显转变,保障后勤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三、后勤文化创建的措施

(一)树立核心意识,文化先行,逐步推进

增强文化意识,明确服务理念,塑造后勤工作核心价值观。在方式方法上,加强规范化管理,引进现代管理制度、理念、方法,如提供主动式、全程式、预约式服务,提高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能力;在内容上,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拓展服务范围,延伸服务长度和广度,丰富服务途径,逐步形成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服务的浓厚氛围。

(二)做好顶层设计,理清思路,措施得力

后勤文化建设既是思想观念的更新,又离不开实际工作。因此,首先要从思想观念和顶层设计入手,描绘出一个系统的愿景。可以提出“保障事业运转,服务师生员工,创造优美环境,实现有效育人”的工作理念,“服务至上”的工作宗旨,“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团结务实,优质高效”的团队精神,“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实施步骤等,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抓好落实。

(三)领导带头创建,上下一致,全员参与

后勤文化是全体后勤人的文化,需要全体人员共同努力。在创建过程中,领导是关键。领导的形象是整个集体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要求员工做到的,管理层应率先垂范,尤其领导要做一名脚踏实地的践行者,这样才能上下步调一致,所有人员齐心协力,使后勤文化在执行的过程中不走样、不变味。

(四)突出舆论引导,不断强化,持之以恒

后勤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积累与凝练的漫长过程,要充分利用简报、校报、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扩大宣传面,对后勤的核心理念、感人事迹、成功做法等对外传播,使更多的人了解后勤,提高声誉,树立形象,而且要长期坚持。

(五)融入日常工作,切合实际,善于借鉴

后勤文化建设要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与学校总体发展目标一致,与后勤的战略规划相结合,与后勤日常工作相结合。首先,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提高员工思想认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树立后勤核心价值观。其次,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同时开展管理、技术等创新。第三,根据实际需要,对岗位、文化层次、专业水平等不同的员工,采用分层次的培训方法,培养一支技术精良、责任心强、靠得住、用得上的专业技术骨干队伍。按照特种岗位、技术岗位和普通岗位等类型,设置岗位等级,以岗定薪,确保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稳定。第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员工在活动中增进彼此了解,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增强团队合作精神。第五,加强对外学习交流,扩大视野,取长补短,博览众家之长,借鉴其他领域的文化建设,从而促进后勤文化的建设。

(六)构建质量体系,坚持标准,科学规范

借鉴和引进先进理念,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考核及分配办法,根据后勤改革需要,对已有制度和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剔除那些不适合目前工作实际的制度和流程,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管理制度和办事流程。推进精细化管理,建设“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据可查”的后勤制度文化,使管理办事程序简捷便利。进一步完善分配体系,按照以岗定薪、绩效挂钩、同工同酬、多劳多得的原则,全面推行全员聘任制和劳动合同制。引入先进理念,如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HACCP食品安全控制体系、MSE系统化作业管理体系等,贯穿于后勤管理服务的全过程,打造“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向质量要效益”的后勤质量文化。

四、结束语

总之,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重要而长期的工作。塑造高校良好的后勤文化,每个后勤人员都应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当前后勤文化的新特点,开展一流服务,实现一流管理,建设一流团队,获得一流效益,努力实现“科学化管理、人本化服务,文化型、节约型和满意型”后勤的奋斗目标。

[1]叶榜生.加强高校后勤精神文明建设之思考[J].中国高校后勤研究,1998(03):62-63

[2]万波,付瑞华,周晓明.关于高校后勤文化内涵的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10(02):66-68

[3]于波.如何建构高校后勤文化[J].高校后勤研究,2015(05):28-29

[4]陆体艳.建设高校高效后勤团队初探[J].高校后勤研究,2017(04):40-42.

[5]陈宏尔.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1(06):90-93.

[6]万波,邹文彬.抓党风廉政建设 促后勤事业发展[J].高校后勤研究,2009(01):59-61

(责任编辑:赵永奎)

猜你喜欢

师生员工后勤工作高校后勤
吉林省教育厅向全省广大师生员工恭贺新春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浅谈国有企业后勤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高校领导干部以群众路线为基础践行“三严三实”的长效机制研究
高校后勤餐饮业的财务管理探析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
和谐校园下的高校后勤工会创新路径探索
关于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如何全面提高师生员工的道德素质
精细管理后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