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综合类博物馆自然科学研究的科普教育功能与发展对策

2020-03-14阳纯

人物画报 2020年29期
关键词:发展对策

阳纯

摘 要:新时期综合类博物馆开展自然科学研究工作时,应当对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功能进行合理开发,充分体现出综合类博物馆的社会价值,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建构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圍。

关键词:综合类博物馆;自然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功能;发展对策

引言

科技兴国战略背景下,为掀起一场全面科学教育的社会潮流,应当充分发挥出综合类博物馆的自然科学教育价值。基于新时期科学教育工作的时代需求,应当推动综合类博物馆自然科学研究与科普教育的现代化管理,并创设展教合一的运行机制,不断提升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水平。

一、综合类博物馆自然科学的科普教育现状

随着国家对科学普及教育工作的不断重视,综合类博物馆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在综合类博物馆建设时,涉及各个领域,如文化、艺术、军事、科技、历史等,成为现代科普教育工作的新载体。由于综合类博物馆一味地追求大而全,没有突出博物馆的特色,如科学类博物馆、文史类博物馆,使得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工作,没有得到质的提高。基于该种工作开展情况,必须对综合类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并对其发展模式进行改革创新。

二、综合类博物馆自然科学的科普教育功能

1.普及科学思想与知识

在博物馆自然科普教育工作的开展下,可将自然科学知识进行客观的反馈,引导人民群众科学的认知人类的起源与地球的运行。现代社会中仍存在一定的封建迷信,自然科学需长期与其进行斗争,使得人民群众了解科学、走进科学。由此可见,现代综合类博物馆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开展时,不可闭门造车单一进行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同时需不断开展自然科学科普教育工作,向参观者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使得民众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可采取科学合理地方式方法,发挥出自然科学知识普及的现实价值。

2.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纵观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可知,古人通过智慧创造出很多文明结晶,如瓷器、铸铁、印刷术、指南针等,在近代中国发展过程中,由于封建体制的影响,使得中国从贫弱受欺的境遇下逐渐觉醒发展,不断挖掘中华民族的内生动力,提升国家民族的综合实力,而博物馆中的文物,则是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见证。在现代综合博物馆自然科学研究工作进行时,应当基于科普教育功能的实现,有效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参观者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使得参观者自发地生成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主义情怀。笔者认为,现代博物馆教育工作开展时,应当挖掘出博物馆内部的文化内涵,合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使得综合类博物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使得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不断提升,并在博物馆文物地抓手下,对参观者的思想情感进行有效熏陶。

3.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青少年学习成长过程中,自然科学知识不断积累,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与知识体系,促使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现代教育改革背景下,为达到素质教育工作目标,应当合理开展科普教育工作,针对性的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通过对青少年参观博物馆的行为与神态进行观察可发现,青少年的求知欲被全面激发,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放大自己的好奇心,满足自己对知识的求知欲,进而使得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有效提升。现代综合类博物馆自然科学教育工作开展时,应当充分发挥出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功能,针对前来参观的青少年进行有效地科普教育,使得青少年拓宽知识视野,启发青少年的自然科学探索意识。由此可见,综合类博物馆通过科普教育工作的持续开展,可有效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三、综合类博物馆自然科学的科普教育发展策略

1.开发新途径

综合类博物馆开展自然科学研究与科普教育工作时,应当主动探索科普教育工作开展的新途径,打破传统纯理论的科普教育工作模式,合理引进现代科学技术,为参观者展示立体多视角的博物馆文物,如全息投影、人工智能、AR增强虚拟技术、人机交互系统等,使得参观者可主动参与其中,在全身心沉浸体验过程中,了解每一件文物的历史背景与形成的过程。在新的科普教育工作模式运行过程中,应当打造综合类博物馆的科普教育特色,面向参观者进行专业的科普教育,将相应地自然科学知识普及给参观者,达到综合类博物馆的预期科普教育工作效果。

2.建立展教合一的体系

综合类博物院开展自然研究工作时,应当组织内部工作人员对博物馆涉及的知识进行深度学习,确保工作人员开展科普教育工作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现代综合类博物馆科普教育工作开展时,主要以展示+理论的科普方式。在多媒体影像设备、考古材料的支持下,保证科普教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效果。未来,综合类博物馆开展科普教育工作时,应当尝试建立展教合一的工作体系,使得博物馆的相关知识得到有效传播。如工作人员基于博物馆的内部文物标本,在多媒体动画演示还原过程中,有效开展科普教育工作,发挥出新时期综合类博物馆的时代影响力。

3.实施现代化管理

为充分发挥出综合类博物馆的科普教育价值,应当对博物院的管理运营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对综合类博物馆开展现代化管理,将科普教育责任与经济收益相统一,基于市场需求与社会发展规律,在博物院内部建构奖惩机制与绩效考核制度,有效调动职工的工作主观能动性,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全面提升综合类博物馆的各项工作开展质量与效率。在对职工的工作能力进行评估时,应当通过数据分析与工作观察,对职工进行定量与定性的综合评估,为后续的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开展铺垫基础。

结束语

综上,文中对综合类博物馆自然科学研究的科普教育功能进行阐述,并对未来博物馆的科普工作开展模式进行判断,论述了现代化综合类博物馆的运行模式改革重要性。基于时代发展趋势,围绕社会科普教育工作需求,不断对博物馆自然科学科普教育工作进行完善优化,提升博物馆自然科学的科普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师述文.综合类地志博物馆科普展初探[J].云南科技管理,2016,29(04):31-33.

[2]陆佩蓓.浅谈博物馆不同类型教育活动的特点和影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6):168-170.

猜你喜欢

发展对策
甘肃银行惠农贷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论新医改下医药物流与医疗供应链体系的发展模式
基于RMP分析的龙岩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现状探究
基于RMP分析的龙岩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现状探究
河南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新余蜜桔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LED照明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