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问题设计 靠师生互动 促主体素养提高
2020-02-27张凯
张凯
【内容摘要】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中学物理核心素养也倡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打破教师问学生答的浅显交流方式,我们通过创造有利于师生互动,学生主体发展的情境,利用问题的巧妙设计能很好地促进这一环节落实,孕育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建构物理知识的沃土,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和责任,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学生为主体 问题设计 核心素养
物理是一门与现代生活科学技术联系密切学科,内容多,规律抽象,很多学生感觉学习过程中难理解,现在的学生生活无忧,迷恋网络,学习意志力薄弱,即使学习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们采用高压推进或者题海战术提高成绩很难。这些不利于未来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鉴于此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我们通过恰当的问题的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种教学趋势。
一、从生活感兴趣的素材走进物理课堂
从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下手,从生活中的素材下手,初中生好奇心强,对生活中事物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们愿意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并为之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从这些素材入手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从而更好地师生互动。如在《声音是什么》这节课课前播放一段让学生喜欢的音乐Love story,在美妙的歌声中进入课堂,学生很开心,有的跟着就哼起来了,然后老师顺口问,你们会唱吗?学生异口同声说必须的。唱完后,老师给予掌声鼓励,在欢歌载物后,老师进入新课教学。在声音的产生环节当中,我让学生选择常见的纸片、笔、饮料瓶、水……你们能让这些物品发出声音吗?学生不由自主地举起手,有的吹,有的弹,有的拍……有的同学还主动纠正前面同学的做法不够好,不断的补充,各种新奇想法接二连三,一气呵成。
尽管这个环节结束了很多学生意犹未尽,争先恐后地去展示自我,紧接着我趁热打铁问道你们可以多种方法让物体发出声音,那你们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吗?学生学习热情还在,不由自主地把手放在喉咙边哼,有同学说道是振动。其他同学跟着模仿,你追我赶,也接着把手放在喉咙上声带振动,手感觉到震颤感觉。
教师紧跟着抛出问题:“现在给你一个音叉,你有哪些办法证明你们刚才的猜想是正确的?”
学生立刻不由自主进入思索状态,片刻有同学举手示意分享自己的观点。
学生1:“老师我们可以把音叉敲一下,贴着脸,脸比较柔软,感觉明显得很,你试试看。”
通过尝试同学们感同身受,老师跟着问道:“同学们能设计方案用肉眼观察到现象吗?”
学生2:“可以把发声音叉放在水里面,水面会溅起水花。”
学生3:“可以在发声音叉旁边放一个弹力球,会看到弹力球不断的弹起。”
老师:“如果让现象更明显,你认为选择什么样的弹力球呢?”
学生4:“肯定轻一点的物体,而且弹性好。”
老师:“有没有比弹力球效果更好的物体?”
学生4:“乒乓球。”
老师:“请上台展示一下,下面的同学描述观察现象后评价实验的优缺点。”
学生5:“我們看到音叉发声后乒乓球弹起,但是如果手抖动会影响实验现象,可以用铁架台吊起。”
教师小结评价后,孩子满满的成就感。孩子收获的不仅是信心,动手能力、探究意识得到了不俗的提高。好的素材的选择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抗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会达到新高速。
二、在争议中求同存异,掀起高潮
初中学生由于心智还不够成熟,再加上认知差异,经常会出现物理现象与自己认知有不同,通过合理的问题设计,很容易产生学生的思维碰撞,处理好了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物体的运动》这节内容中运动相对性这一环节教学中,之前讲过运动,又讲过禁静止,学生对知识还没有完全固话,觉得思维混乱。如果在这个时候直接给一个实例让学生去回答,学生就觉得之前学的参照物选取是任意的,如何准确的选择产生了疑问。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渗透物体运动的相对性思想呢?我设计了以下的活动,班级八列同学分成两组,一三五七列为奇数列,二四六八列为偶数列。让奇数列的同学把物理书抱在怀里,偶数的同学向右看自己同桌,让奇数列学生按照我要求起立、坐下、再起立、坐下。活动结束后问偶数的同学你的同桌怀里的书运动了吗?学生回答动了啊!再问奇数列的同学你们怀里的书动了吗?学生说没有呀!老师紧跟着抛出问题怀里的书究竟是否运动?哪一组的同学说的是正确的?请同学们展开激烈的辩论。看谁的理由充分,说服力更强。同学们争奇斗艳,辩论的面红耳赤,有的甚至嗓子吵哑了。课堂气氛和学生自主参与程度空前提高,学生的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最大化的激发。最后,通过一轮又一轮的辩论,同学们还是达成了共识,得出判断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关键看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改变就是运动,反之是静止。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由于参照物的选取不同,具有相对性。学生的物理概念通过自己交流得以生成,物理素养也得到了自我发展。
活动结束了,目标达到了,但我们的教育行为并没有结束,鼓励学生交流评价,即使学生错了,我们也要积极引导,千万不能批评,鼓励他们在攀登知识的高峰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很正常的,关键是遇到困难和失败时用勇气去克服和应对。在物理课堂中处处时时关爱学生的成长,成为启迪智慧的伊甸园。
三、小组合作弥补群体差异
无论活动如何开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总会存在着差异,这是正常的,但是他们都不希望自己不如别人,更希望自己的努力被肯定更能获得认同。通过小组合作,把不同层次学生分在一个小组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对于能力欠缺的学生可以从同伴中取长补短,循序渐进,实现突破。对于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协助同学完成学习目标。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最好的学习方法知识掌握最好的方式是将知识教会掌握。如在光的直线传播实验教学环节中,我让学生设计如何验证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学生1:用激光灯打开开关对着空气照,看光路即可。
学生2(顺手演示):看不到光的传播路径。
学生3:擦黑板可以看到太阳光光路,我们也可以用粉笔灰,但粉笔灰有限,还不卫生。
学生4:将纸片燃烧也可以产生烟雾,而且容易收集,不过气味难闻。
学生2(点燃纸片用激光灯照):用蚊香点燃,燃烧慢,风一吹就分散了。不易长时间观察。
学生1:可以加一个玻璃罩,蚊香下面垫一张厚纸防止烧坏桌面,让同学3点燃蚊香,同学1打开激光灯,同学4记录现象,大家群策群力,一起上台展示成果,即使是学困生也自信满满,挥洒自如。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献上掌声。
就在这时我请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补充,问:是否还有小组有更好的设计方案愿意与大家分享?
经过刚才的活动经历很多中等生很不服气,连比自己差的学生都能展示,都愿意为小组争光,为什么我不可以。他们也开始争先恐后地表达。
学生A:烟雾比较麻烦,我们可以喷水雾,这样直观快捷无污染。
学生B:我们可以激光灯贴在白板或者平放的白纸上,看到一只光斑,旁边放一把尺子,刚好可以和直尺一端重合。
学生C;直接照在头发上,也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直的。
学生D;我们也可以找一根毛线拉直,既然白板可以,那么激光灯贴在拉直的毛线边也可以看到光柱是直的。
学生E:我们也可以找一根吸管,因为吸管半透明,我们可以让激光燈光通过吸管,不仅能看到路径是直的,还能在另一端看到亮斑,如果吸管弯的就看不到,说明光在均匀介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大家都想为小组争光。通过小组的其他成员展示,不断地听到惊叹的声音。学生的主体参与、探究意识和思维品格不断推向高潮,教学目标超前落实。这时教师借题发挥,不断的鼓励学生参与到小组学习中来,只要我们乐于探究,敢于取长补短,小组同学众志成城,那么成功的喜悦将会与我们不期而至,复杂物理的学习也会变得所向披靡。(通过语言激化,学生的科学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小组合作实现了全员参与,通过问题的引领孩子们动手能力、思维品格、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教师的小组设置可以两人一组,如果难度大的可以四人一组,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好中差均匀分配,每一组都配备一名能力较强的同学做组长,以便更好地互助感染,实现群体提高。
总之物理课堂的问题设计要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情相联系,教师在备课时各个环节突出学生为主体,考虑到他们原有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终极目标。一节课,一些问题,不断的师生互动,核心素养的多维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