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对浆膜型肝结核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0-01-13刘松
刘 松
(丹东市结核病防治所影像科,辽宁 丹东 118000)
临床上单纯肝结核比较少见,多由肠结核及肺结核等病变继发而来,而桨膜型肝结核又是肝结核中比较少见的一种病理类型。浆膜型肝结核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极易导致误诊,延误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笔者收集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浆膜型肝结核的CT诊断影像,研究其CT影像学改变,以期为浆膜型肝结核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穿刺活检及手术后病理证实的60例浆膜型肝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21~68岁,平均(56.63±4.46)岁。
1.2 检查方法:CT机型号为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螺旋CT机,指导患者取仰卧位,行上腹部平扫、上腹部增强扫描,在深吸气末由膈顶至肝脏下缘层面进行连续螺旋方式扫描。扫描参数设定:准直为0.5~0.7 mm,螺距为1.125~1.200,矩阵为512×512,层厚为5 mm,管电流为100~160 mAs,管电压为120 kV。增强扫描检查前先将70~100 mL碘帕醇(300 mgI/mL)非离子型碘对比剂通过肘前静脉压力注射器注入,流率设置为2.5~3.5 mL/s,分别在30 s、60 s、120 s行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进行扫描。扫描结束后将原始图像上传到后处理工作站,然后根据诊断需要分别行多方位重建、薄层重建、多窗位观察等。
1.3 图像分析:60例患者的图像均由2位副高职称以上的影像学医师进行阅片,当意见不统一时,请上级医师进行再次阅片后再统一阅片,分析病灶的大小、密度、形态、增强特征及病灶与周围毗邻组织的关系。
2 结果
CT平扫:60例患者共72个病灶,肝包膜表现为结节状,均有不同程度增厚;病灶边缘可见环形壁;72个病灶均对临近肝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压迫;病灶可累及周围结构(n=18),形成束腰并形成束腰或者哑铃样结构改变(n=12),部分患者可以出现病理窦道并连接表皮(n=6)。增强CT可见:所选60例患者中共计检出72个病灶,其中行三期扫描的有12例,即延迟期、门脉期及动脉期显示为多房状强化病灶,并呈现环壁及分隔渐进性强化表现,48例行门脉期扫描,其中多房状强化(n=20),单环状强化(n=20),囊性改变(n=8)。
3 讨 论
浆膜型肝结核是发生于肝包膜的结核,主要是由于机体受到结核病菌感染后通过不同途径侵犯肝包膜而导致的结核病类型[1],原发性浆膜型肝结核较为少见,浆膜型肝结核主要继发于肠结核及肺结核,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低热、盗汗、肝区疼痛、乏力等。
结核杆菌侵犯肝包膜后,可导致肝包膜出现弥漫性增厚,随着病情进展,病灶可表现为实性、囊性及囊实性,肉芽肿、纤维病灶的CT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实性结节;液化坏死、干酪坏死病灶的CT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囊实性图像,钙化结核病灶影像学多呈片状、中央斑点及边缘弧形的高密度影。若病灶呈现囊实性或囊性,并且周围能够明显见到环形壁表现,部分病灶可以出现分隔,从而使病灶呈多房状改变[2]。随着病灶的进一步进展,病灶可侵犯胸腹壁、胸腹膜、肝实质等周围结构,由于肝脏具有较强的再生修复能力,同时人体内胆汁能够直接作用于结核分歧杆菌抑制其生长繁殖,所以肝包膜结核病灶难以直接通过蔓延的方式侵袭肝实质。但结核病灶能够以蔓延的方式对胸腹膜进行侵袭,CT可见结节状突起,局部可见胸腹膜增厚;而随着病灶的逐渐繁殖增长,能够对胸腹壁软组织不断的进行侵袭,最终产生外凸囊性包块,典型CT征象主要表现为束腰状或哑铃状改变。
浆膜型肝结核的CT增强扫描检查可表现为不均匀或均匀强化、环形强化等。若病理分型为完全液化坏死,CT增强扫描检查可表现为均匀强化、环形壁较薄、环形强化等,部分病灶出现分隔,表现为多房状强化。若病理分型为部分液化坏死,CT增强扫描检查可表现为强化不均匀,分隔粗细不均匀、形态不规则、壁较厚等[3]。
浆膜型肝结核由于影像学特点及临床症状缺乏典型,因此极易被误诊为原发性肿瘤或转移性肿瘤。CT检查在诊断浆膜型肝结核上有着独特的优势,CT平扫检查可由多方位观察病灶形态、内部结构、病灶分布范围、大小、所在部位等,而CT增强扫描可能够进一步明确病灶内的血供情况,如患者行CT检查时可见肝包膜发生囊性或囊实性病变,应高度怀疑病变为浆膜型肝结核。
综上所述,浆膜型肝结核的CT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仔细分析其CT平扫及CT增强扫描表现,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