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血常规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2020-01-13李大利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5期
关键词:病毒感染细菌性血常规

李大利

(台安县恩良医院检验科,辽宁 台安 114100)

细菌性感染是儿科中较为常见的为疾病,该病是由病菌进入血循环中产生毒素和代谢物引起的全身感染[1]。其病状表现为寒战、皮疹、发热、等症状。如果对儿童治疗不及时,则会严重发展为败血症。因此对小儿细菌性感染患儿早期诊断非常重要[2]。本次对细菌性患儿采用血常规检验中的效果进行研究,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30例细菌性感染患儿为细菌感染组,30例病毒性感染患儿为病毒感染组,以及30例健康的儿童为对照组。细菌感染组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5.45±2.78)岁。病毒感染组其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6.13±3.23)岁。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6.34±3.78)岁。三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细菌感染组患儿和病毒感染组患儿在入院当天进行空腹采集静脉血3 mL,对照组儿童在体检时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按照每分钟3000转的速度持续离心20 min,血清分离需静置10 min,放入冷藏柜保存等待检测。使用血常规检测仪进行检测,操作方法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1.3 观察标准:将三组儿童的WBC计数进行比较。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WBC阳性率进行比较,阳性率判断标准:WBC计数>10.0×109/L。

1.4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三组儿童的WBC计数。WBC计数:细菌感染组的(17.98±3.55);对照组(6.55±1.92);病毒感染组(12.84±2.37)。细菌感染组的WBC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WBC计数要高于病毒感染组,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WBC计数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细菌感染组差异(t=21.936,P=0.001);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差异(t=9.327,P=0.001)。

2.2 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阳性结果比较:细菌感染染组阳性率为83.33%(25/30)明显高于病毒组40.00%(12/3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为(χ2=11.915,P=0.001)。

3 讨论

小儿感染性疾病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可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以及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于病毒性引起,下呼吸推动主要是由病菌、细菌、支原体、微生物感染等因素引起[3]。儿童体质较弱,易受到细菌的侵入而引发感染,会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一般对小儿感染性疾病不会采取抗生素治疗,因为儿童的机体耐受性较差,所以治疗时要谨慎选择治疗方案,不能使用抗生素药物。对病情确诊是小儿感染性疾病患儿治疗的重要关键,因此要进行早期的病情检查。在对细菌感染性进行诊断中,一般采用血常规进行检测。血常规是通过对血液中含有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分类计数和血小板(PLT)等为参考标准,对机体内较多的病理变化有着敏感的反应[4]。此项检测方法较为简单,通过对化验单来判断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其主要参考的参数是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结果出现白细胞不高时,要以淋巴细胞类为主,如果CRP不高,则是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超高,要以中性粒细胞为主,CRP高则说明是细菌性感染[5]。能够以简单有效的方法来反应患儿的感染原因,同时血常规检查常用于观察治疗效果、停药和用药、治疗与停止治疗、疾病痊愈和复发。

经本文研究得知,细菌感染组的WBC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毒感染组WBC计数对比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细菌感染组WBC计数要高于病毒感染组,并且细菌感染组WBC阳性率同样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综上所述,血常规检验有助于细菌感染患儿以及病毒性感染的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病毒感染细菌性血常规
历史上那些骇人的细菌性传染病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