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两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
2020-01-13徐洪勋张家利迟新丰于博强
吴 波 徐洪勋 张家利 王 涛 迟新丰 冯 禄 于博强
(抚顺市中心医院普外科,辽宁 抚顺 113006)
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疾病,该疾病发病率较高,病情进展快,患病后患者上腹、脐周出现剧烈疼痛,并逐渐向下腹转移,部分患者还可能存在恶心呕吐、体温上升情况[1]。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但传统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本研究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阑尾炎患者,对两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整理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我院确诊为阑尾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性别、年龄、阑尾炎类型)表现相近,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观察组患者行两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患者保持仰卧位姿势,实施全身麻醉,取患者脐孔合适部位作1 cm切口,经切口将腹腔镜置入建立气腹(1.064 kPa),仔细探查患者病灶点,查看患者阑尾病变部位;取腹壁垂直位置阑尾作切口,切口长度为1 cm,将套筒刺入对阑尾粘连部位进行剥离,将盲部充分暴露;阑尾使用阑尾钳夹紧,将气腹缓慢消除,并将阑尾提拉到腹腔外,对腹壁进行按压,使阑尾充分暴露于腹腔外,再切断阑尾并采取结扎措施;使用电刀对阑尾根部0.5 cm进行灼烧和荷包包埋;回纳腹腔后重新构建气腹,将腹腔内渗液和脓液清理干净,采取皮内缝合方式对麦氏切口及脐孔切口进行缝合。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患者痊愈:患者下腹疼痛、恶心呕吐、寒战、腹肌紧张等临床症状消失,生命体征恢复症状;有效:患者下腹疼痛、恶心呕吐、寒战、腹肌紧张、生命体征明显改善;无效:患者下腹疼痛、恶心呕吐、寒战、腹肌紧张、生命体征无改善;总体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做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α=0.05作为数据的检验标准,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对比。对照组(50例):21例痊愈,18例有效,11例无效,总体有效率为78.00%;观察组(50例):37例痊愈,11例有效,2例无效,总体有效率为96.00%;两组临床有效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对比。对照组(50例):手术时间(35.21±13.72)min,术中出血量(12.72±3.71)mL,下床活动时间(15.23±3.51)h,肠鸣音消失时间(20.12±2.56)h,住院时间(5.12±1.23)d;观察组(50例):手术时间(20.75±11.32)min,术中出血量(10.82±2.30)mL,下床活动时间(13.58±3.44)h,肠鸣音消失时间(13.85±1.34)h,住院时间(2.81±0.34)d;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作为普外科常见疾病,阑尾炎发病率较高,在以往治疗时多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手术过程中会对患者脂肪组织造成损伤,如患者血运情况较差,手术拉钩挤压,还可能引起患者切口脂肪液化,引起感染情况,延长切口愈合时间。且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还可能遗留明显瘢痕[2-4]。两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时通常需要两个手术切口,切口长度约为1 cm,仅需将患者皮肤切开,再通过戳孔方式进入到患者腹腔,不会对患者腹壁造成较大损伤,手术操作准确、方便,创伤小,不会影响患者免疫系统和肠道功能[5-6]。
综上所述,采取两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