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育并举”与新时代“三全育人”体系的构建

2020-01-10李英敏谷岳奕

科教导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五育并举德智体美五育

李英敏 田 苗 谷岳奕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 辽宁·大连 116024)

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五育并举”的提出响应了新时代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是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与方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三全育人”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对“五育并举”育人目标最及时的响应。

1 教育方针的提出及“五育”的时代价值

“五育并举”在党的教育方针中多有提及。党的教育方针随着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在具体提法上有所不同,但是都是一以贯之地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因此,在谈“德智体美劳”时,一定要结合新时代特征去看,才能更深刻地领悟其价值与意义。在建国初期,毛主席提出要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这是最早的党的教育方针,将人才定位于“劳动者”;改革开放之后,对人才的需求迅速提升,《中国人民教育法》中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时提到了德智体与劳;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199 年,全国第三次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努力造就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教育方针从培养劳动者到培养建设者再到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内涵不断充实、丰富与完善。

新时代以来,面对新矛盾、新要求、人民对高等教育的新期待,习总书记多次深刻指出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改革开放成果的进一步深化,许多青年人在物质文化发达的环境中成长,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然而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却有所下降,社会上出现了种种怪相,因此党提出了构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体系,再次将“劳育”体现在育人目标之中,这是对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精准响应,突出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立德树人的具体体现,是人才培养的战略布局,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了,“立德树人”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在实践层面,德智体美劳五方面既有各自的内涵和边界,互相之间也相互制约、彼此支持,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缺一不可。“德”是所有其他四个方面的基础,是方向,所有的培养方向都要以“立德”为根本;“智育”既指专业知识,又指各种可迁移技能,为其他各项提供知识基础和智力基础;“体育”为其他各项提供身体基础,同时也能够从“体育”中提升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美育”是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品格,促进德育、智育的发展;“劳育”是落脚点,要使学生知行合一,促进行动,以劳动为美,创造人生价值。

2 五育并举的现实落差

多年来,各高校均在积极探索有效思政教育体系,取得很多成果,但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之下,仍存在一定问题。

(1)“五育”发展并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十分重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高精尖有余而广泛性不足,其中劳育还显得相对缺失。

(2)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充分。比如体育、劳育、美育,虽有很多精品赛事,但更多是教育者自上而下的策划组织,由学生发起自下而上的活动较少。

(3)德育教育的显性和隐性关系处理不到位。比如,科研育人是目标是方向,需要教育者组织学生在科研的管理、研发、团队协作、成果创新、历史演进中传承红色基因,发挥育人功能,科研育人的内涵没有转化为显性表达。一些其他的德育教育也是如此。学生在德育实践中无法有真认知、真感受、真情怀。有时反而起到相反作用。

(4)对美育认识仍存在片面。美育重点应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是广义上的“美”。然而更多时候将美育停留在艺术活动方面,课程美育、科研之美、行为之美等内涵的拓展和宣传不够。

(5)劳育教育相对缺失。其原因是多层面的。比如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劳动技能的缺失,在社会物质生活愈加发达,社会分工愈加细化的大环境下,学生劳动环境的缺失,如当下学校公区卫生基本上由物业部门承担,导致很难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意识。

3 如何以“三全育人”体系实现“五育”并举目标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身作则,行为世范。什么是立德树人?“立德”就是通过教师自我学习、反思、规范、提升,来提高教师自身的社会公德意识与职业道德水准。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包括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教师等在内的全校所有教职员工都是广义的教师。教师的文明礼貌、助人为乐、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都会直接影响学生。“树人”则是以身作则,感化影响学生,提升其精神境界,塑造其高尚人格,德不立则人难树。高校应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成立教师工作部,提升教师的道德水平、政治素养、育人能力。

(2)凝聚力量,协同共育,形成全员育人格局。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可能没有人比辅导员更了解教育对象,更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立德树人工作。前提是辅导员要具有战略眼光、大局意识、系统化思维,真正立足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社会的和谐稳定、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所以辅导员要主动做好“全员育人”的粘结剂,学校层面也应协同多方力量,深挖可利用的资源积极提升育人质量。如出台“专业班主任量化考核条例”,除学生评价外,将一考平均分、二考不及格率、科创获奖数量一一进行赋分,加强班主任的指导力度;将学部党政领导班子、研究所所长、专业负责人、资深教师纳入指导咨询队伍,提升咨询水平,拉近师生的距离。

(3)成果导向,坚守初心,设计载体打通全过程育人。推进五育并举虽然需要创新理念、创新载体,但并不是只做增量,不做减法。还需要我们善用成果导向理论,紧密围绕育人之初心,设计、评估、审视现有活动的价值性和实效性。避免对德智体美劳概念的片面理解,避免活动的形式化、碎片化或受教育者只有少数。所以,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花费很多人力、财力、精力策划的活动其影响力是否在逐渐扩大?需要思考围绕德智体美劳开展哪些教育可以让一些“佛系青年”、舒适圈里的青年、“空心青年”或者“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得以转变?开展“五育”教育需要我们要立足时代特点,把握好思政教育规律,科学研判学生的成长规律,做好分层分类有效指导。大学生思政工作既有过程性的层层递进,也有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专项工作,横纵交错,错综复杂。因此更需要我们做好顶层设计,科学布局,充分运用思政教育的内化外化率、适度超越率、协调控制率、双向互动率的具体规律,提升教育实效。

(4)以生为本,促进发展,搭建平台落实全方位育人。德智体美劳五育是均衡发展,但不是平均发展。需要发挥好学生各党团组织的骨干作用,自觉开展五育教育。同时也需要我们注重发挥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完善机制体制,加强文体类、专业类社团建设,通过校园社团的丰富和发展,激发更多学生发展兴趣,提升自信和人际沟通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活力校园的建设。教育者的任务是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平台,足够宽容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发展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使学生心灵更丰盈、精神更饱满、人格更完善、能力更彰显。

猜你喜欢

五育并举德智体美五育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本期话题: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建设教育强国的鸿篇巨制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
走向“五育并举”的现代学校管理
谈职高音乐与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
试析高中政治思想品德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