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教育强国的鸿篇巨制

2018-11-21陈如平

中小学管理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五育并举劳动教育

陈如平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科学系统地建构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将我国教育事业的功能定位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将教育的战略地位升华到一个全新境界;将“劳动教育”重新纳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构建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发展新篇章。

关键词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重要教育论述;“德政工程”;“五育并举”;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8)10-0005-03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新历史起点上开启教育事业新征程的一次关键性会议,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着力推动解决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既有很强的理论创新性又有明确的实践针对性,既着眼宏观战略又涉及具体工作,既关照当下教育改革的实际又面向教育事业发展的未来。

习总书记的讲话,从教育的功能定位、地位作用、发展规律、工作目标、根本任务和实践路径等六大方面,科学系统地建构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总体规划和战略设计,是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讲话充分体现了习总书记一贯主张的“改革要加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重要主张,系统地概括了十九大以来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核心思想,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的鸿篇巨制。深入学习领会、全面准确把握习总書记大会讲话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

一、“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将我国教育事业的功能定位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教育的改革发展关系到国家和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关系到党的事业发展后继有人的关键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体现了党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对发展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是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愿望的生动体现,也是党顺应时代潮流作出的战略抉择。习总书记在大会讲话中郑重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1]毋庸置疑,教育就是党的事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是党的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准确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就必须要站在党领导教育事业的基本立场和政治站位上。2016年习总书记就曾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2]2017年10月30日,习总书记在会见清华大学相关专家时更是旗帜鲜明地指出,“培养人才,根本要依靠教育。教育就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3]2018年5月2日,习总书记在参加北京大学120周年师生座谈会时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言辞凿凿,毅然决然。

“党之大计”的核心,就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者是指人才培养的规格,反映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和各级各类人才的问题。接班人则是明确了教育要坚持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向性任务。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具有政治正确性和合法正当性。因此,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是各级各类学校不可推卸的神圣使命,更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责主业。

二、“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将教育的战略地位升华到一个全新境界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讲话中强调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5] 这一新表述是对教育战略地位的深刻阐释,既坚持了长期以来对“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这一地位作用的基本认识,又从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站位,上升到“德政工程”这一高度来认识考察教育改革发展的伟大意义和重要价值,使教育事业发展更加富有政治意蕴和长久考量。

所谓“德政”,即有益于人民的政治措施和政绩。自先秦以来,我国就有以道德教化为施政准则的政治主张。习总书记大会讲话的主旨以及一直以来的治国理政思想,其实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德政”立场观点和学说的传承、弘扬和升华。“德政”思想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厚植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习总书记曾经郑重承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6]后来还反复强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7]他在这次讲话中进一步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观点,并指出教育工作一定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更加明确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目标,确立了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导向,建立了教育改革发展的评价标准。

从“德政工程”出发,习总书记将“在实践中,我们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概括为“九个坚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8]“九个坚持”高度凝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基本经验,深刻总结了教育工作在实践和理论上的规律性成果,完美体现了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又一次飞跃,也是推进教育“德政工程”的标准要求和核心内容。习总书记强调,“这是我们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来之不易,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9]“九个坚持”在内在逻辑上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组成一个结构清晰的有机整体,深刻阐明了做好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职责使命和实践要求,回答了事关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具有非常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九个坚持”浓缩成一句话,就是教育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必须遵循的“纲”和“魂”。

三、将“劳动教育”重新纳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的回归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基本观点和核心价值。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此后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本次大会讲话中,习总书记多次提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围绕“培养什么人”这个首要问题,旗帜鲜明地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劳动教育”重新纳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观点的回归和坚守;更深层次的意义是,德智体美劳五育缺一不可,都要抓紧,各育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在教育中的功能作用,只要发挥得好,就能充分推动个人和整个社会的重大发展。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方针,既可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形势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指明今后一段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与重点,也可正面回应和解决当前教育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着力克服重智轻德、片面发展等顽疾,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归根到底,就是立德树人。前不久,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10]习总书记的这次讲话中提出六个“下功夫”:“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全面阐释了孕育“时代新人”的具体内涵。[11]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必须自觉落实好“育新人”的要求和部署,努力培养在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精神状态等方面同新时代要求相符合,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四、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谱写“五育并举”的教育改革发展新篇章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为我们清晰地描绘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美好蓝图和美丽愿景。

关于如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习总书记在大会讲话中从人才培养体系、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各方责任的角度,提出五大方面实践路径。[1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研究者对此应予以关注和重视,应列入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加以研究实践。

习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13]围绕立德树人目标,落实学科、教学、教材、管理四大体系的统筹规划和总体设计,才能凝心聚力、取得实效,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为人才培养打造更高水平、更科学的制度基础。这应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努力方向和目标任务。

习总书记的大会讲话新提法之多,新观点之高,新思想之深,需要我们更加系统、完整、历史地去学习领会把握,需要我们更多地从思想价值层面和方法论层面去深入理解体会,切忌割裂、片面、数字表述式地简单解读。只有这样才能将习总书记的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用于指导教育改革发展,推动波澜壮阔的伟大實践。

参考文献:

[1][5][8][9][11][12][13] 吴晶,胡浩.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2018-09-10)[2018-09-27].http://www.xinhuanet.com/ politics/leaders/2018-09/10/c_1123408400.htm.

[2] 吴晶,胡浩.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 OL].(2016-12-08)[2018-09-27].http://www.xinhuanet.com// 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3] 李忠发.习近平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和中方企业家委员[EB/OL].(2017-10-30)[2018-09-27].http:// 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0/30/c_1121879572.htm.

[4]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8-05-02)[2018-09-27].http://www.xinhuanet.com/2018-05/03/ c_1122774230.htm.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7]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 OL].(2017-10-27)[2018-09-27].http://politics.people.com.cn/ n1/2017/1028/c1001-29613514.html.

[10] 张晓松,黄小希.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8-08-22)[2018-09-27].http://www.xinhuanet. com/2018-08/23/c_129938245.htm.

猜你喜欢

五育并举劳动教育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政策演变、价值诉求与未来建构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观照与理性回归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
走向“五育并举”的现代学校管理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