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挪威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的学习与借鉴
2019-12-09肖评
肖评
摘 要: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层面来看,挪威现代学徒制教育体系较为完善,且展现出独特吸引力和教育成效。介绍挪威现代学徒制的主要特点,对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创新应用提出几点启示。
关键词:技工院校;现代学徒制;模式借鉴
早在1994年,挪威传统学徒制教育体系已经实现现代学徒制的改革转变,特别是在职业教育领域,以完善的制度、机制来确保现代学徒制教育培训体系的稳健与高效。如挪威《教育法》、《学徒法》的修订,中央对权利、责任的充分下放,各职业院校、政府、社会伙伴(企业雇主联盟或雇员联盟)间协同机制的建立,为现代学徒制发展提供了政策、环境保障。现就其管理模式及特点进行梳理,对改进我国现代学徒制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 挪威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基本内容
在挪威,现代学徒制在技工院校职业教育培训中应用广泛,成绩卓著。其模式基本如下:在完成初中义务教育后的学生,可以参加高中教育,也可以选择“建筑”、“电气”、“卫生与社会保健”、“设计、艺术和手工艺”、“服务与交通”、“农业、捕鱼与森林”、“餐饮与食品加工”、“技术与工业生产”等九大门类的职业教育计划。這些职业教育计划多采用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成绩合格颁发相关行业证书或熟练工证书。同样,在不同职业教育计划学科领域,现代学徒制实施模式又灵活多样。如“2+2”模式、“1+3”模式、“3+1”模式、“双元模式”、“实践证书”模式等等。以“2+2”模式为例,其内容为两年学校教育+两年正规学徒制培训。前两年以学校教育为主,后两年以参与企业岗位培训为主。在课程上,学校本位课程有“公共核心课程”、“公共计划科学”、“深入学习项目”等课程,以学生在学校、企业交替学习等方式,获得行业生活、学习体验。后两年主要是参与企业岗位学徒培训,如一年的学徒培训、一年的生产性工作体验。考虑到不同学科实际,在学制模式上各时段的学习也有所差异。
二 挪威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主要特点
分析挪威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其特点有三方面。一是政府对教育权力的充分下放,企业对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充分参与。根据挪威现代学徒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权力下放体现在国家宏观职业教育管理框架及各级职业教育与培训管理结构中,各职业院校与政府、企业三方协调机制的构建,中央将权力下放给各郡,各郡接受中央财政支持,并对辖区内各职业院校进行统一管理,学徒制的实施,由各职业院校与培训企业共同承担。同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所有职业教育顾问委员会均匀社会伙伴席位,且占多数,为现代学徒制提供了广泛的行业企业基础;政府设立专门学徒制专项经费补助,确保现代学徒制稳步推进。二是灵活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确保学生继续学习路径宽广。如前所述,对于初中毕业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某一职业教育计划,且与行业企业共同协调,为学生提供极具灵活性的学制模式。如学生可以选择学徒制课程获得行业证书或熟练工证书,还可以选择继续教育课程,转向高等教育;获得行业证书的学徒制毕业生,也可以继续学习,选择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继续提升自身职业资格等级。三是更加重视学徒制教育质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现代学徒制教育之所以受到广泛认同,与其自身重视质量教育传统有关。在挪威,现代学徒制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涉及“质量标准”、“质量体系”、“质量文化”、“质量机制”等方面,《教育法》及其他法律,对职业教育学徒制提供者、课程标准都有明确规定。注重教育质量督导,确保师资建设质量。
三 挪威现代学徒制模式对我国职教改革的启示
我国在职业教育改革工作实践中,通过借鉴挪威的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新应用。一是健全法律法规制度,为现代学徒制教育提供法律保障。学习挪威的改革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法》进行修订和完善,着重增加现代学徒制教育相关条款,明晰现代学徒制教育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义务、责任、要求,优化现代学徒制办学标准、课程结构,确保各方协同发展。如对企业技师队伍建设,从政府政策法规层面给予明确,完善企业技师发展配套指南,促进校企师资的共享、共建。二是完善企业深度参与机制。现代学徒制需要企业的深入协作,但我国企业参与积极性不足,缺失校企合作育人传统。通过宏观政策、微观制度建设,从顶层设计上完善政府、院校、企业三方合作模式,引入现代学徒制教学指导和评估委员会,给予企业多数席位,充分尊重企业的利益诉求,强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从试点单位实践来看,企业技师队伍建设刻不容缓,但试点单位又无法承担技师培养任务,则需要从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改革上,出台职业教育师资专业化建设战略,完善师资培养指南,为师资专业化、科学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参考文献:
[1]贺天柱,丁仰阳,裴佳兴,时燕雄,牛云光,杨少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理论与实践研究[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19(01):33-39.
[2]何蓓蓓,谢莉花.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实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9(05):5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