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节日文化涵养儿童品德

2019-11-25王彤

江苏教育 2019年19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王彤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节日文化;品德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73-0074-02

注重节日文化教育是《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一大特色。为此,笔者以统编《道德与法治》二上中的节日主题教学为例,组织学生过好节假日,在传统节日活动中丰盈民族魂,在法定节假日活動中滋养中国心,让家国情怀落地生根。

1.创设过节情境,在活动中丰盈民族魂。

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在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中,教师如果积极创设情境,充分发掘并凸显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儿童元素,便可以唤醒儿童的参与意识,让儿童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逐渐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感受和认同。

例如: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二上《团团圆圆过中秋》一课前,笔者将教学目标设定为:能在活动中感受中秋节团圆的气氛,体会中秋思亲的情感。教学前,师生交流祖国各地不同的中秋习俗,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民族在秋天有着不同的节日及庆祝方式,感受和理解文化的多样性。教学中,师生一起过中秋节,教师创设的联欢会的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背诵与月有关的诗词,在读诗、品诗中感受中秋文化所蕴含的人文情怀,进而唤起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唱与月有关的歌曲,是在上一活动基础上的延伸。打月饼这一传统习俗凝聚着中国人期盼团圆的文化情结。听与月有关的传说,学生体会中秋节的文化味道。品尝月饼,学生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送中秋祝福环节,教师联系当下的社会生活,呈现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知道有一些人为了让我们过一个团圆祥和的中秋节,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回家和亲人团聚。于是,学生送出心中的祝福便水到渠成。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感受中秋节热闹、团圆的氛围,还能亲近我国的传统文化。

2.动手尝试实践,在体验中滋养中国心。

我国既有传统节日,又有各种纪念性节日,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其中,国庆节是一个举国欢庆的节日。在节日期间,会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有时还会有盛大的阅兵活动等。而这一切,学生似乎只有看的份,但“看”显然是单薄的,因此,教学时,教师可设计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生发爱国之情。

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在学校的升旗仪式上,不少学生漫不经心,甚至交头接耳。基于此,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二上《欢欢喜喜庆国庆》时,笔者首先出示一面国旗并提问:这是什么?请准确地叫出它的名字。你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国旗的样子吗?看谁介绍得最全面、最具体。然后,学生互动交流:你知道我们的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吗?国旗上为什么有一颗大的五角星,还有四颗小五角星呢?你认为它们代表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补充讲解。接着,教师请学生回忆:除了学校,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国旗,然后播放奥运会领奖台上国旗升起时的视频,并让学生描述看到五星红旗升起时自己的心情是怎样的。此时,教师追问:刚才我们看到人们在升国旗时表情都很严肃,这是为什么呢?想象一下他们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然后,现场实践,小组合作制作一面五星红旗,制作现场学生情绪高涨,很快,五星红旗便制作完成了。最后,学生学习升旗的基本礼仪,并跟着教师一起做一做。

对于小学生来说,国家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因此,教师呈现国旗、国徽、国歌出现的场景,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实践表明,引导学生发现国旗、国徽、国歌出现的场所,并明白国旗、国徽、国歌的象征意义,最后通过做国旗、升国旗活动,能让学生深化对国旗的情感。

涵养儿童品德的方式和手段有很多,借助节日文化只是手段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多思考、多研究、多实践,从而为学生品德的提升找到更多、更有效的方式。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
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情感教育
初中《道德与法治》“六步五环”高效教学模式初探
遵循身心特点 助推幼小衔接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理念及其实施探讨
浅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栏目设计的选择和使用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