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 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
2019-11-25唐芙蓉
【摘 要】“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综合性、实践性特点的体现。统编语文教材,在三、四、五、六年级下册以一个学习单元的方式集中呈现了“综合性学习”。教者应研读教材,立足学科特质,引领学生走进“真实”的综合性学习,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单元;教材解读;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73-0014-03
【作者简介】唐芙蓉,江苏省盐城市实验小学(江苏盐城,224003)教师,高级教师,盐城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一、综合性学习单元的教材解读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行的结构进行编写。“综合性学习”的内容编排从一年级教材开始,在课后的练习、语文园地等处陆续渗透,在三、四、五、六年级下册则以一个学习单元的方式集中呈现。站在课程高度,细读中、高年级的综合性学习单元,教材呈现有着鲜明的特点。
1.穿插与集中呈现结合,体现梯度提升。
三下的《中华传统节日》、四下的《轻叩诗歌大门》被称为“小综合”。这两个“综合性学习”穿插在单元教学中,与阅读教学、语文园地同在,且分别在课文的后面分散出示了两个“活动提示”,单元传统板块中的“口语交际”“习作”未作安排。
五下的《遨游汉字王国》、六下的《难忘小学生活》被称为“大综合”。这两个“综合性学习”,完全取代了常规单元的教材内容,未编入阅读、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内容,是对综合性学习的整体设计。
从教材内容的显性取舍来看,似乎省略了某些内容的教学,但细致研读教材,我们会发现,被舍去的教学内容全部涵盖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如口语交际,四个“综合性学习”都安排了班级或小组的商量、讨论、交流、展示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是真实情境下的口语交际过程,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明确的任务完成中得到发展;习作教学,每个“综合性学习”都根据实际活动任务相机安排了练笔,《中华传统节日》“写一写过节的过程”,《轻叩诗歌大门》“试着当个‘小诗人写写诗”,《遨游汉字王国》“尝试着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性报告”,《难忘小学生活》“写一份策划书”,这些都是对学生习作能力的训练;阅读教学,除了搜集大量的资料需要阅读外,两个大综合的“阅读材料”都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了空间。因此,教者首先要确立一种意识,即综合性学习是对语文课程诸多内容的整合,该教、该学的一样都没有少。
从“小综合”到“大综合”,从第二学段到第三学段,体现了编者依据学情循序渐进,螺旋上升,逐步培育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
2.传统文化主题占主流,凸显文化自信。
四个“综合性学习”,有三个主题都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相关,分别是《中华传统节日》《轻叩诗歌大门》《遨游汉字王国》,凸显了鲜明的课程立场。
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传统节日中有《元日》《水调歌头·中秋》等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有历史人物屈原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有元宵、月饼等令人垂涎的传统美食,有“鹊桥相会”等美丽动人的传说……现代诗歌,比古典诗词表现形式更为自由活泼,其蕴含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同样带给学生无限的遐想。汉字,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最美标识,“阅读材料”中的字谜、歇后语、小故事、汉字演变史等文章,培养了学生对汉字的深厚感情;“书法欣赏”中蒙学读物《千字文》的部分内容,以三位书家的楷书、草书、行书同时呈现,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对文化之美的彰显,激发了每一个学生身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力。
3.“任务链”形成活动支架,提供学习支撑。
统编教材,无论是“小综合”还是“大综合”,在主题的统领下,编者对活动的过程都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细化和分解,形成了统一主题下的“任务链”。
“任务链”将较为抽象的主题具体化,避免了以往教材中将活动任务一股脑儿地交给学生的弊端。这些有内在联系的、可操作的小任务、小目标,通过“活动提示”(小综合)“活动建议”(大综合)逐步给出,成为学生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支架”。学生循着这些支架,在环环相扣的活动中拾级而上,能力得到训练,素养得到提升。
其实,“综合性学习”的支架还有图文结合的“阅读材料”,还有散落在教材中的“贴士”“批注”“气泡”……它们都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实践的语文学习旅程提供了资源,激活了思维,给出了方向。
二、综合性学习单元的教学建议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是“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这样的方式学习“语文”这门课程。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教材的编排特点,笔者认为,教学中要力争做到三个“真实”。
1.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持久的动力。
“综合性学习”以单元的方式集中呈现,意味着有序列,也意味着学习时间长;学习过程中,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实践,而且能较为持久地保持兴趣,才能最终达成学习目标,促进语文素养的协调发展。
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当任务转换成可视、可感、可体验的真实学习情境时,学习事半功倍。教者可未雨绸缪,链接学生的生活或者校园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综合性学习。如《轻叩诗歌大门》,可以和学校读书节活动对接,提前策划成为四年级部的特色活动,在班级海选的基础上,再举行年级乃至全校范围的诗歌朗诵会和诗集展出,评选出“小小朗读家”“最美小诗集”等并进行隆重的颁奖仪式。在搜集、整理、朗诵、写诗、编诗集、评选、展示等一系列活动中,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调动了一切能量,内驱力被启动。
美国语言学家古德曼在《全語言的全,全在哪里》一书中,通过“语言特质与学习难易度对照表”告诉我们,生活性、趣味性、应用性是提高语言学习效率的关键。开展综合性学习时,链接生活,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提供真实的任务需求,才能催生学生真正的学习热情。